一、 一般信息。
课程名称:语文。
课程类型:必修。
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2024年3月第1版。
适用年级:义务教育阶段九年级。
授课时间:90课时。
设计者:二、背景分析。
初中语文课程通过引导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培养语感,发展思维,让学生初步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社会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进而提高其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一)教材分析。
纵观整个初中语文内容,在阅读方面,七年级以培养学生的一般语文能力为主,关注具有普遍意义的阅读方法和阅读策略,并不局限于某一文体;**年级则以文体阅读为核心,力求培养学生某一类文体的阅读能力。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主要以文学作品(包括古代白话**)和议论性文章为主。文学作品作为单独的内容形式出现,不再像以往那样混杂在记叙文和说明文的文体之内,主要培养学生初步的文学欣赏能力。
九年级上册共六个单元,共24课。第一单元是诗歌单元,主要内容是对大自然的赞颂。第二单元是名家名作阅读,我们可以感受人类精英活跃的思维、丰富的情感、闪光的思想。
第三单元是**单元,这个单元的学习必须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的主题,分析人物形象,体会艺术特色,品味**的语言。第四单元是阐述求知问题的议**,是本套教材唯一按议**体安排的单元,有立**,也有驳**。第五单元是我国古代白话**单元,学习时要注意通过人物的言行,结合人物所处的具体环境,把握人物的个性特点,并能对各篇课文的语言特色有一定的体会。
第六单元是历史著作方面的文言文,学习这个单元必须熟读背诵课文,并将精彩的句、段摘抄在笔记本上,积累文言词汇,培养良好的文言语感。课外古诗词背诵:共有10首。
二)学情分析。
根据平时考核和八年级期末考试检测,绝大部分学生已能比较准确的概括文本内容,评析人物形象;能借助工具书和注释读懂浅易古诗文的大意;书面表达能做到叙事完整,并能初步运用记叙、描写、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但在品味语言的含义及妙处,评析文本的思想内涵,赏析文本的艺术手法,理解、鉴赏相对复杂的古诗文等方面的能力有待提高,对古诗文学习的兴趣尚需激发和培养;根据表情达意的需要恰当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的能力和写作兴趣也有待提高。
进入九年级,学生的心智得到一定的发展,思维水平也得到一定的提高,个性的形成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深入,因而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条件,而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也就是读者再认识、再创造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尊重学生多样的阅读趣味,允许并提倡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多样性理解。由于本学期是九年级学生第一次系统地学习议**,虽然九年级学生有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但由于刚刚接触议**,再加上学生实际基础情况。
因此,理解起来还是有一定的困难的。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简单的议**,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本册教材是想通过两个单元的学习,力求让学生能达到课程标准的这个要求。
就九年级学生来说,引导学生区分观点与事实、数据、图表,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并作出判断,不太困难;困难在于区分观点与道理,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并作出判断,因为作为论据的道理有时不易分辨出来,即使分辨出来了,再判断道理与观点之间联系也有一定难度。
3、课程目标。
通过本册教材的学习,我们要达到这样的目标:
一)识字。1.能熟练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写字、释义,会读、会写课文“读一读,写一写”里要求掌握的词语175个。
二)阅读(课内)
1.通过阅读简单的议**,能够找出论点,区别论据类型,发现论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对论证方法做出较为准确的判断。
2.通过欣赏文学作品(**、诗歌),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维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示力的语言。
3.通过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背诵优秀诗文33篇。
其中,九上16篇:《出师表》、《诗五首》、“课后十首古诗”。
三)阅读(课外)
1.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本学年阅读《水浒传》、《傅雷家书》《培根随笔》三部名著,抓住主要内容,写出读书笔记。
四)写作 1.继续学习写记叙文,能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2.学会写简单的议**,努力做到有理有据。
3.能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4.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
5.作文每学期一般不少于7篇,其他每周一篇不少于的练笔。45分钟能完成不少于的习作。
五)口语交际
课堂内外讨论问题,能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中心、有条理、有根据。能听出讨论的焦点,并有针对性地发表意见。
六)综合性学习
能就教材提出的问题,或提出学习的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共同讨论,选出研究主题,制订简单的研究计划,从报刊、书籍或其他**中获取有关资料,讨论分析问题。
4、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
五、课程评价。
一)过程评价(30分)
过程性评价评定等级: ①优秀(10%);良好(20%);合格(30%);需努力(30%)。
补充说明: 1.对学生当堂进行评价,可通过提问次数,回答问题情况进行评价。根据学生反馈数据情况,及时调整课堂内容。
2.在学校积极与班主任交流学生学习情况,利用校信通与家长交流学生在校学习状况。定期反馈学生学习上下浮动情况。
3.利用小组长进行过程评比。结合平时数据采集,反馈数据。
4.基础字词,诗词背诵,语段分析,写作训练等。
5.学生自评和互评相结合,教师、家长的评价相结合,给每位学生做出综合评定,评价方式应当多种多样,即可用书面考试、口试、活动报告等方式。
二)终结评价(70分)
终结性评价分为月考,中考及末考,主要以卷面形式考核。
成绩的评定等级: ①80分以上者,优秀;
70分以上,良好;
60分以上,合格;
60分以下不及格,需努力。
三)学期语文学业总评(100分)
总评成绩=过程评价成绩(30%)+期末考试成绩(70%)。
四)评价结果处理。
总评成绩85分及以上为优秀,75~84分为良好,60~74分为达标,60分及以下为未达标。未达标者在新学期开学补考。
根据学生学期语文学业总评结果,教师给予针对性的评语及改进建议,学生作品、评价结果、教师建议等放入学生语文学习成长记录袋,便于学生及家长了解学业成长情况。
六、教学方法。
根据课标,教材及学生的特点,调节教学的方法,组织好自主学习、训练操作、反馈矫正、延伸迁移几个环节,突出生本课堂下的学生自学,师生、生生之间的合作交流等活动。注重学习过程中的课堂反馈和课后反馈。具体操作:
1.通过朗读、速读、默读学生能迅速抓住课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梗概。
2.开展各项综合性学习,让学生自己动手搜集资料。说出自己的观点和感悟。
3.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让学生通过自学、对学、群学进而爱上学习。
4.开展作文指导课,让学生在写作中有素材可写,有方法可循。
5.每周至少两次练笔(作文,周记),通过作文指导课,学生知道“写什么”和“怎么写”。
6.面向全体学生,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指导策略。
7.文言文单元要让学生反复诵读,对于经典名篇要熟读成诵。同时,能说出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8.积累文言词语,背诵一定量的文言实词,表述诗歌意境,做出简单的赏析和评价。
九年级语文上册课程纲要
初中九年级语文上册课程纲要。课程类型 义务教育必修课程。教学材料 九年级语文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设计教师 闫少彦。授课时间 80课时。授课对象 九年级学生。学生分析 从学生方面看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生理 心理变化日趋明显。九年级是教育的关键时期,其心理发展具有过渡性 动荡性 闭锁性和社会性的特点...
九年级语文上册课程纲要
课程类型 义务教育必修课程。教学材料 九年级上册语文 人民教育出版社。授课时间 76课时左右。授课对象 郑州市第十三中学。九年级七班,八班学生。授课教师 卢朝锋。设计时间 2013年8月27日。课程目标。1 阅读简单的议 能够找出论点,区别论据类型,发现论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对论证...
九年级上册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 数学课程类型 必修。教材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适用年级 初中九年级。教学课时 44课时。设计者 许睿郑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 张娟郑州航空港区冯堂中学 背景。本学期是初中学习的关键时期,这要求在教学过程中的创新意识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问题方式都必须不同与以往的教学,因此,在完成教学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