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九年级人教版第三单元课题2分子和原子同步练习

发布 2022-07-30 23:56:28 阅读 6080

第三单元课题2 分子和原子。

1.(2007·福州市)用分子观点解释下图漫画中小女孩的话,正确的是。

a.分子质量小 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体积小 d.分子在不断运动

2.(2006云南昆明)如下图向盛水的烧杯中放入。

一粒品红,一段时间后,烧杯中形成红色溶液,此实验能。

说明。分子处于不断运动之中②分子大,原子小。

分子可再分,原子不能再分④分子之间有间隔。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

3.(2007·盐城)水分子分解的微观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b.在化学反应前后,分子和原子的个数都不变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d.在一定条件下,水能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4.(2007·威海)下列现象或事实,用分子的相关知识加以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

5.某兴趣小组做以下实验**分子的运动如下图所示。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注:酚酞是一种酸碱指示剂,遇碱性物质变红;遇酸性物质不变色,氨水呈碱性):

1)实验1:在盛有少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滴入2~3滴酚酞试液,再向其中滴加浓氨水,看到的现象是 ,由实验1得出结论是。

2)实验2(如图甲所示):烧杯b的现象是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3)为使实验结论准确可靠,该兴趣小组,设计实验3(如图乙所示)作为对比实验。你认为有无必要? 请阐述你的理由。

答案课题2 解析:该实验不但能证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而且还能证明分子之间有间隔。由整杯水都变红,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品红分子既然能运动到水中去,又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

解析: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不变,但分子的个数,不一定不变。

5.(1)溶液不变色蒸馏水不能使酚酞变红(2)b烧杯中的溶液变红氨分子不断地运动扩散到b烧杯中去的缘故(3)没有必要实验1已经做过对比实验了。

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课题3学案2 人教版

知识点四 元素周期表。1.根据元素的原子结构和性质,把元素按原子序数 即核电荷数 科学有序地排列起来,得到的表叫做元素周期表。2.元素周期表的结构。1 周期 个横行,每个横行叫做。2 族 个纵行,每个纵行叫做8,9,10三个纵行共同组成一个族 3.原子序数 按元素原子递增的顺序给编的号。数数数数。一...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三单元课题2原子的结构

原子的构成。一 教学背景分析。1 课题分析。本课题包括原子的构成 核外电子的排布 相对原子质量三部分,核外电子的排布内容较多还包括离子的教学,原子的构成与相对原子质量两部内容上联系较自然,故可放在一起教学。本节课是化学基础知识的组成部分之一,对今后学习元素 化学式和化学价等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上好这...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课题2原子的结构教案

原子的构成。课题2原子的构成。教材分析和设计思路 人教版 上册 第四单元课题1。物质构成的奥秘是初中化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原子的构成又是学生对微观世界的第二次接触。本课题主要是在学生学习分子 原子的概念的基础上深入 原子的内部构成及介绍相对原子质量。为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介绍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