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总复习观察物体》课教案

发布 2022-07-24 11:21:28 阅读 4449

“植树问题”教案设计。

一、教案背景。

1、面对学生:小学四年级3、课时:1课时。

二、课前准备。

教师课前准备】在编写教案前,先阅读网上大量有关《植树问题》的优秀案例,理解不同版本的教学设计,以便更有效地进行教材重组。

学生课前准备】预习。

三、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117页。四、教材分析教材简析:

本册的“数学广角”主要是渗透有关植树问题的方法,通过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从中发现一些规律,抽取出其中的数学模型,然后再用这些规律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在本节课里,学生第一次接触到“植树问题”。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是实际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复杂问题简单化”的数学方法。让学生能够理解植树问题中两端都栽的情况下数量之间的关系,并能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初步体会植树问题的数学思想方法,感受数学的魅力。同时让学生学会应用植树问题的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学情简析:植树问题”原本属于经典的奥数教学内容,新课程教材把它放到了4年级下册的“数学广角”中让所有的学生学习,说明这一教学内容本身具有很高的数学思维含量和很强的**空间,既需要教师本身的有效引领,也需要学生的自主**。从学生的思维特点看年级的学生仍以形象思维为主,但抽象逻辑思维有了初步的发展,具备了一定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归类梳理的数学活动经验。

教学时可以从实际的问题入手,引导学生在分析、思考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发现隐含于不同情形中的规律,经历抽取出数学模型的过程,体验数学思想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出数学模型的过程,掌握植树问题中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并能利用这一关系解决简单的新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猜想、验证、推理等活动,使学生经历和体验“复杂问题简单化”、“一一对应”等解题策略和数学思想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激发热爱数学的情感。教学重、难点重点:

让学生**发现植树问题(两端都栽)的规律,经历数学建模的过程,体验“复杂问题简单化”的解题策略和数学思想方法。

难点:在**活动中发现规律,抽取数学模型,并能够用发现的规律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教具:课件。

学具:直尺、小棒。

五、教学方法。

1、自主**法学生在植树**的学习过程中,通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归类。

梳理的数学活动,在分析、思考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发现隐含于不同情形中的规律,经历抽取出数学模型的过程,体验数学思想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2、激励评价法评价时遵循“没有差生,只有差异”的教学理念。采用多维和多级的评价方式,尊重学生的人格、情感和差异,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帮助每个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水平。

六、教学过程课前活动。

1.活动。师:在上课之前,老师了解了一下,发现我们班很多同学都很喜欢唱歌,现在离上课还有一点时间,我们一起来唱一首《幸福拍手歌》好吗?(齐唱:幸福拍手歌)

师: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双手创造了幸福的生活,在我们的手上也隐藏了数学奥秘,同学们想知道吗?

师:看着老师的手,你从中得到了什么数字?(5,5个手指)师:老师从中也得到了一个数字—4,你们知道它指的是什么吗?

师:对了,指的是手指间的空格,在数学上我们把这样的空格叫做间隔。我们手上每两个手指之间有一个间隔,大家仔细观察老师的手,5个手指,有几个间隔,4个手指的时候有几个间隔呢?

3个手指,2个手指呢?

师:你们发现手指数与间隔数的关系了吗?谁能说一说?2.引入。

师:连手上都有这么多数学奥秘,看来数学真是无处不在!现在我们可以开始上课了吗?

设计意图】以学生熟悉的手为素材,初步感受手指数与间隔数有关系,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同时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教师出示几幅有关北方沙尘暴的**,引出植树的话题。

师:在我国的北方,冬天经常会出现沙尘天气,你们听说过吗?生:听说过。

师:请同学们看一段录像。生**。

师:沙尘暴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都带来了非常大的危害。同学们,你们知道吗?

沙尘天气实际上是大自然对人类的一种惩罚。由于我们人类过去滥砍滥伐,破坏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才造成今天的恶果。

师:要治理沙尘天气,最好的办法是什么?生:植树造林。

师:对,植树造林。你们看,上至国家领导,下至学生,都积极投身到植树造林的活动。

看到这一排排整齐的小树,如果我们从数学的角度来分析,这里面还有很多有趣的数学问题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植树中的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沙尘暴的**、**引入新课,过渡自然、真实,并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趣味性。

二、提出问题初步解决1、出示问题。

例1:同学们准备在全长100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树(两端都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

2、理解题意(出示课件)

师:学校都有哪些要求呀?理解“每隔五米种一棵”“两端都栽”“一边”

要准备多少棵树苗呢?能帮同学们解决一下吗?做在我们的一号题卡上吧。3、动笔计算4、反馈答案。

方法一:1000÷5=200(棵)

方法二:1000÷5=200(棵)200 +2=202(棵)方法三:1000÷5=200(棵)200 +1=201(棵)……

同样的要求,却出现了几种不同的答案,那学校到底要买多少棵树苗呢?20棵?21棵?……还是22棵。想知道哪个答案是正确的,可以通过实验验证一下,你打算用什么方法验证?

能用画线段图的方法来验证吗?

设计意图】教学要建立在学生原有的经验基础上。这个环节,通过让学生做一做,激活学生的原有经验。出现几种不同的答案,留下悬念,引发思考,激发学生的**欲望。

三、自主**发现规律1、自主**。

画图实际种一种。课件演示:我们用这条线段表示这条小路。

我们从小路的这头开始,因为“两端要种”,先在一端种上一棵,然后隔5米再种一棵,再隔5米再种一棵,再隔5米再种一棵,照这样一棵一棵的种下去……

师:大家看,已经种了多少米?(45米)这么长时间才种了45米,一共要种多少米?(1000米)要一棵一棵一棵一直种到1000米呀?!同学们,你有什么想法?

师:老师也有同感,一棵一棵种到1000米确实太麻烦了。有更简单的方法吗?

预设:(当学生想到方案)生:可以先在短一点的路上栽树。

师:你的想法很独特,很有自己的见解,其实,你的这种方法就是我们数学研究上的一种重要的方法,这种方法就是遇到复杂问题先想简单的,从简单问题入手来研究。板书:

复杂问题简单问题。(当学生没有想到方案)

师引导:其实像这种比较复杂的问题,在数学上还有一种更好的研究方法,大家想知道吗?这种方法就是遇到复杂问题先想简单的,从简单问题入手来研究。板书:复杂问题简单问题。

师:按照这样的思路,1000米太长了,我们先在10米、15米、20米……的距离上能种树,每隔5米种一棵,两端都栽,看能不能发现什么规律,找到了规律,我们再来解决1000米距离上种树的问题。

出示课件)师:请大家任选其中一种情况,利用老师所准备的学具--画纸或小棒,画一画、摆一摆或模拟实际种一种**间隔数与棵树各是多少。

设计意图】创造矛盾,激发学生**欲望,并恰当的向学生渗透“复杂问题简单化”这一数学思想。

2、发现规律。

大家仔细观察**,想一想,看一看,有什么发现?把你的发现和小组内的同学说一说。

师:“棵树比间隔数多1”的规律是同学们用较小的数据研究出来的,如果数据增大,这个规律还成立吗?

课件演示)一个间隔对应一棵,这样一直对应下去,100个间隔有100棵树,但种完了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到,不管数字多大,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最后还要不是一棵,才达到两端都栽的结果。

3、总结规律。

师:谁来总结一下在两端都栽的情况下,棵树与间隔数的关系?

总结:瞧,老师介绍的方法,遇到复杂问题先想简单的,在简单的事物中发现了规律,解决了问题。这种方法好不好?记住了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到研究问题可以从简单入手,将困难的变为容易的,将复杂的变为简单的,用这样的方法,可以有效的解决问题。把抽象的数学思想渗透在教学中,让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中体验到数学思想方法的价值,提高思维的素质。

3、运用规律。

刚才我们通过**知道了在1000米的小路的一边栽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都栽,需要201棵树苗。如果还是那条小路,每隔4米栽一棵,两端都栽,需要多少棵树苗?老师在小路上栽了5棵树苗,每隔5米栽一棵,从第一棵到最后一棵全长多少米?

设计意图】就植树问题举一反三,巩固“植树问题”数学模型。

四、解决问题巩固提高。

瞧,咱们刚刚**出来的规律就运用的这么好,真厉害。利用植树问题的规律不仅能解决植树问题,还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比如说安路灯、上楼梯、听钟声、挂灯笼、过车站等等。

设计意图】再现生活中的类似“植树问题’,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培养学生灵活运用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回顾总结拓展延伸。

1、今天我们学会了什么?你是用什么方法学到的?

2、拓展延伸。(出示课件)“只栽一端”“两端都不栽”的情况下棵树与间隔数又有什么样的关系。

设计意图】拓展延伸环节是学生对后续的学习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激。

发进一步学习热情。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本课的教学,并非只是让学生熟练掌握解决植树及与植树问题相类似的实际问题,而是把解决问题作为渗透数学思想的一个学习支点,目的在于向学生渗透复杂问题从简单入手的思想。

反思整节课的教学流程,我认为这节课有以下几个特点:1、创设浅显易懂的生活原型,让数学走进生活。

2、有效借助数形结合,让学生充分感受知识形成的过程。如果说生活经验是学生学习的基础,那么借助图形帮助学生理解是建构知识的一个拐杖。有了这个拐杖,学生才能将文字信息与已有额知识经验相互吻合,达到思维发展的生长点。

3、借助互联网,引导学生从身边的情景出发,感受数学中的乐趣,使学生。

学得更轻松。能把互联网教学与数学学科教学有效地整合。

2023年4月26日。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总复习观察物体》课教案

观察物体 2 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多组由小立方体拼成的几何形体,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位观察到的形状和相对位置,并发现不同几何体从同一方向看到的形状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经历观察 想象 拼摆 验证的过程,体验从同一角度观察不同物体的结果,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总复习观察物体》课教案

观察物体。学情分析 本节所学内容是在一年级学习 从两个方向观察物体 的基础上发展到 从三个方向观察简单物体 的,教材设计这个观察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观察纸箱后体验 站在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不一样。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亲自走到不同的位置进行实地的观察体验,再通过找一找 连一连 看一看 想一...

五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

一 复习的主要内容 1.小数乘 除法的意义。2.运算定律 混合运算。3.多边形的面积。4.简易方程。5.应用题。二 复习的主要目标。1.复习巩固第。一 二学段所学的数学知识,获得适应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 包括数学事实 数学活动经验 以及必要的应用技能。2.经历对知识回顾和整理的过程,掌握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