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4 炼就“火眼金睛”,译好四类特殊句式。
学案略语文言特殊句式虽然不是每年必考,但是临场事实上无法回避。不少考生因缺少特殊句式意识而出现强行翻译的情况。因此,在二轮复习中,考生最需要在翻译的“老君炉”中不断炼就准确判断特殊句式的“火眼金睛”,重点解决那些临场翻译中最不应该忽视的句式问题。
自我诊断,找出答题短板。
1.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申徽字世仪,魏郡人也。孝武初,周文与语,奇之。河桥之役,大军不利,近侍之官分散者众,徽独不离左右,魏帝称叹之。
十年,迁给事营门侍郎。……出为襄州刺史。时南方初附,旧俗官人皆饷遗。
徽性廉慎,乃画杨震像于寝室以自戒。及代还,人吏送者数十里不绝。徽自以无德于人,慨然怀愧,因赋诗,题于清水亭。
(选自《北史·刘转第五十七》,有删节)
1)河桥之役,大军不利,近侍之官分散者众,徽独不离左右,魏帝称叹之。
译文: 答案河桥之战,朝廷的大军出师不利,逃散的皇帝的亲近官吏很多,只有申徽不离左右,魏帝称道赞叹他。
解析 “近侍之官分散者”为定语后置句。
2)徽性廉慎,乃画杨震像于寝室以自戒。及代还,人吏送者数十里不绝。
译文: 答案申徽性情廉洁谨慎,就在寝室画了(廉吏)杨震的像来告诫自己。等到被替代回京的时候,送他的百姓和官吏几十里不断绝。
解析 “画杨震像于寝室”为后置的介宾短语句,“自戒”为特殊的宾语前置句,“及代还”为无标志被动句,“人吏送者”为定语后置句。
2.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四年七月,高祖崩,上(指炀皇帝)即皇帝位于仁寿宫。
以天下承平日久,士马全盛,慨然慕秦皇、汉武之事,乃盛治宫室,穷极侈靡,召募行人,分使绝域。诸蕃至者,厚加礼赐,有不恭命,以兵击之。课天下富室,益市武马,匹直十余万,富强坐是冻馁者十家而九。
帝性多诡谲,所幸之处,不欲人知。每之一所,郡县官人,竞为献食,丰厚者进擢,疏俭者获罪。奸吏侵渔,人不聊生,人饥相食,邑落为墟,上不之恤也。
东西游幸,靡有定居,每以供费不给,逆收数年之赋。区宇之内,盗贼蜂起,近臣互相掩蔽,隐贼数不以实对。或有言贼多者,辄大被诘责。
各求苟免,上下相蒙,每出师徒,败亡相继。黎庶愤怨,天下土崩,至于就擒,而犹未之寤也。(选自《隋书》)
1)课天下富室,益市武马,匹直十余万,富强坐是冻馁者十家而九。(5分)★
译文: 2)黎庶愤怨,天下土崩,至于就擒,而犹未之寤也。(5分)★
译文: 问题反思。
在主要的几种特殊句式中,你最善于判断的句式是哪种?为什么?你最判断不准、译不好的句式是哪种?打算如何解决?
答: 比对答案,领悟答案升格之道。
1.题目课天下富室,益市武马,匹直十余万,富强坐是冻馁者十家而九。(5分) [原文见“自我诊断”第2题]
参*** (他)向天下的富人征收重税,大量购买军马,每匹马价值十余万两,因此而受冻挨饿的富强之家十有其九。
评分建议大意对,语句通顺得1分;“课”、“益”、“坐”、定语后置句各1分。文意不对得0分。
2.题目黎庶愤怨,天下土崩,至于就擒,而犹未之寤也。(5分) [原文见“自我诊断”第2题]
参***百姓愤怒怨恨,国家土崩瓦解,到了被人擒获的地步,他却仍没有觉悟到这一点。
评分建议大意对,语句通顺得1分;“黎庶”、“寤”、“之”、宾语前置各1分;文意不对得0分;最后一句补出主语。
参考译文。四年七月,高祖驾崩,隋炀帝在仁寿宫即位。
因为天下长期安定,兵马强盛,隋炀帝意气风发仰慕秦始皇、汉武帝的功业,就大量地兴建宫室,极尽奢靡华丽;招募使者,出使边远邦国。那些邦国听命而来的,就赏赐给丰厚的礼品;有不听命令的,就派兵攻打。向天下的富人征收重税,大量购买军马,每匹马价值十余万两,因此而受冻挨饿的富强之家十有其九。
皇上生性诡诈,所到之处,不想让人知道。他每到一个地方,地方**都争着向他进献食物,进献丰厚的就被提拔,进献微薄的就会被判罪。**污吏鱼肉百姓,老百姓无法生活,以至人吃人,村庄变为废墟,皇上对此毫不怜悯。
他到处巡游,没有固定的居所,经常因为供给不足,而预先征收数年的赋税。全国各地,起义造反蜂拥而起,亲近的大臣却相互隐瞒遮掩,隐瞒叛乱的人数,不据实上报。有人说叛乱的人多,就会被狠狠地训斥。
**们各自只求苟且偷安,上下相互蒙骗,每次出师征讨,失败接连不断。百姓愤怒怨恨,国家土崩瓦解,到了被人擒获的地步,他却仍没有觉悟到这一点。
借题发挥,突破答题核心问题。
一、强化“根据语言标志辨识特殊句式”的意识。
特殊句式这个小考点平时考试中涉及不多,考生除对特别明显的句式能译出外,对其他稍复杂的句式往往会因忽略而丢分。原因多样,但一个主要原因是句式意识不强,尤其是不会通过语言标志词译准特殊句式。事实上,只要能辨识出特殊句式,译准不成问题。
辨识特殊句式,除结合文意外,强化根据语言标志词辨识特殊句式这一方法意识也十分重要。
译出特殊句式,是以快速、准确地识别特殊句式为前提的。
1.审题时要具备“语言标志意识”。
特殊句式一般都有语言标志,如判断句多以“者……也”或“乃”“即”“皆”“则”等作标志,被动句多以“为”“见”“于”等作标志。考生应特别注意这些标志词。
2.注意容易被忽略的定语后置句和宾语前置句、无被动标志的被动句、无判断标志的判断句和表反问的固定句式、省略句。
总之,平时要多积累,在审题时方能激活原有记忆,借助上下文语境进行辨别。
二、临场翻译,关注“特殊句式”
一)无标志的两种特殊句式:判断句和被动句。
一般而言,特殊句式总有语言标志,这些标志就是我们判断句式的主要依据,包括判断句和被动句。但也有例外,就是不带任何标志的意念判断句和被动句。因为无标志,所以较隐蔽。
要想译到位,全凭对文意的把握。当然,也有小技巧可以辅助。如无标志判断句,译时可加“是”字而意思不变;对句**现了“是”字,当它处在主语位置时,“是”是“这”的意思,该句一般为判断句,如“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对于无标志被动句,可用两个方法判断。①在动词前或后加上“被”而未改变句子的基本意义的,是被动句。如“匹夫不可夺志也”,可在动词“夺”前面加上“被”,也没有改变句子原来的意思,所以这是一个被动句。
②主谓结构的句子能够变成动宾结构主动句的,是被动句。如杜牧《阿房宫赋》中的“函谷举”,可以将其变为“举函谷”。
边练边悟。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2013·广东)咏(指传主张咏)与青州傅霖少同学。霖隐不仕。咏既显,求霖者三十年,不可得。
至是来谒,阍吏白傅霖请见,咏责之曰:“傅先生天下贤士,吾尚不得为友,汝何人,敢名之!”(选自《宋史·张咏传》)
译文: 答案傅先生是天下(闻名的)贤士,我尚且不能和他做朋友,你是什么人,怎敢直呼其名!
解析 “傅先生天下贤士”一句中,“傅先生”与“天下贤士”都是名词性的,这是一个名词性成分直接作谓语的判断句,翻译时应补出来谓语动词“是”;“名”与后面的“之”连用,“之”作宾语,所以“名”是名词活用为动词。
2.杨因见赵简主曰:“臣居乡三逐,事君五去,闻君好士,故走来见。”简主闻之,绝食而叹,跽而行。
左右进谏曰:“居乡三逐,是不容众也;事君五去,是不忠上也。今君有士,见过八矣。
”简主曰:“子不知也。夫美女者,丑妇之仇也;盛德之士,乱世所疏也;正直之行,邪枉所憎也。
”遂出见之,因授以为相,而国大治。(选自刘向《说苑·尊贤》)
1)臣居乡三逐,事君五去,闻君好士,故走来见。
译文: 2)居乡三逐,是不容众也。
译文: 答案 (1)我在家乡,三次被人驱逐;侍奉国君,又有五次被撤职。听说您喜爱士人,特地跑来见您。
2)(他)在家乡三次被人驱逐,这说明他不受大家欢迎。
得分点 (1)被动句;“走”,跑;句意通顺。
2)“居乡三逐”,意念被动句;“是”,表示判断;“不容众”,省略了“于”的被动句。
二)类型最多、用法最复杂的特殊句式:宾语前置句。
宾语前置句种类较多,用法复杂。除常见的类型外,要特别关注易忽略、易错的宾语前置句。
1.否定句中,代词“之”作宾语,前置。当“之”作代词宾语时,易被看作结构助词,不译。其实,它是个人称代词,必须译出。
边练边悟3 翻译下列句子加以体悟。
1)城中皆不之觉。(《李愬雪夜入蔡州》)
译文: 答案城中的人全都没有发觉他们。
2)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三国志·诸葛传》)
译文: 答案 (孔明)每每把自己同管仲、乐毅相比,当时的人不认可他。
3)自古及今,未之尝闻。(《张衡传》)
译文: 答案从古至今,从不曾听说过这样的事。
2.非疑问句中“以”的宾语常前置,需引起注意。
边练边悟4 翻译下列句子加以体悟。
1)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史记·项羽本纪》)
译文: 答案提示:“一以”即“以一”。
2)将子无怒,秋以为期。(《诗经·氓》)
译文: 答案提示:“秋以为期”即“以秋为期”。
3)则思三驱以为度。(《谏太宗十思疏》)
译文: 答案提示:“三驱以为度”即“以三驱为度”。
3.方位词、代词“自”作宾语时常常前置,需引起注意。
边练边悟5 翻译下列句子或文段中的画线句加以体悟。
1)东面而视,不见水端。(《秋水》)
译文: 答案提示:“东面”即“面东”。
2)秦人不暇自哀。(《阿房宫赋》)
译文: 答案提示:“自哀”即“哀自”。
3)(2013·广东)咸平二年,夏,咏以工部侍郎出知杭州。属岁歉,民多私鬻盐以自给。捕获犯者数百人,咏悉宽其罚而遣之。
官属请曰:“不痛绳之,恐无以禁。”咏曰:
“钱塘十万家,饥者**,苟不以盐自活,一旦蜂聚为盗,则为患深矣。俟秋成,当仍旧法。”
第二章学案
学习目标定位 1.进一步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2.会利用平均速度求瞬时速度。3.会利用v t图象处理实验数据,并据此判断物体的运动性质。4.能根据实验数据求加速度 一 实验器材。打点计时器 交流电源 纸带 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 小车 细绳 钩码 刻度尺 坐标纸 二 实验原理。1 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能...
第二章学案
学习目标定位 1.会推导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式,并知道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式中各物理量的含义。2.会用公式v2 v 2ax进行分析和计算。3.掌握三个平均速度公式及其适用条件。4.会推导 x at2并会用它解决相关问题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关系式。1 公式 v2 v 2ax.2 推导 ...
第二章学案
一 描述圆周运动的各物理量间的关系。1 线速度v 角速度 以及周期t之间的关系 v r 2 角速度 与转速n的关系 2 n 注 n的单位为r s 二 匀速圆周运动。1 特征 1 线速度的大小不变,方向时刻改变 2 向心力大小不变,方向始终指向圆心 3 向心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始终指向圆心 2 向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