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一、构建知识体系。
二、考点诠释。
唯物论】 第四课**世界的本质(物质观)
四个概念,两对关系,四个原理)
一、基本概念。
1.物质。1) 含义:
2)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客观存在,客观存在既包括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物质现象,也包括不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精神、意识现象)
3)固有属性:运动。
4)物质与物质的具体形态的区别:
物质是万事万物的共同属性,是抽象的,永恒存在的。
物质的具体形态(即万事万物)是物质的具体表现,是具体的,看得见、摸得着,是有生有灭的。
两者是共性和个性、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2.运动。1)含义: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2)形式: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动、生命运动、社会运动。
3.静止。1)含义: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它主要有两方面的含义:
是说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性质基本不变) ②是说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空间位置保持不变)
2)静止与静止的观点的区别:
静止是指相对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属于辩证法的观点。
静止的观点是指绝对静止,否认事物是运动的,属于形而上学的观点。
4.规律。1)含义: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2)与现象的区别:
现象是外在的、表象的,看得见、摸得着,是具体的。
规律是内在的、本质的,看不见、摸不着,是抽象的。
3)与规则的区别:
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不能创造、改变或消灭它。
规则是主观的,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可以根据需要制定、修改或废除它。
二、基本关系。
1.物质和运动的关系——不可分。
1)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从物质的状态角度上看)
离开运动谈物质属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如刻舟求剑等。
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从运动的主体角度上看)
离开物质谈运动属于唯心主义(辩证法)的观点,如惠能的“心动论”、毕尔生的“万物只是在概念中运动”、黑格尔的“‘绝对精神’的自我运动”等。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任何具体的物质形态都离不开一定的运动,它们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没有运动就没有物质。
侧重强调物质离不开运动。
离开运动谈物质会导致形而上学。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任何运动都有自己的承担者或载体,离开物质的运动是不存在的。
侧重强调运动离不开物质。
离开物质谈运动会导致唯心主义。
2.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1)区别:①含义不同: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静止主要有两方面的含义:
①是说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②是说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
性质不同: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
2)联系:①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静中有动、动中有静。
3)反对两种错误的倾向:①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
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静中有动、动中有静;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
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运动。整个物质世界。
是指宇宙中一切事物的变化和过程。
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
三、基本原理。
1.世界的物质性原理。
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是物质的,意识是物质的派生。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关于世界的物质性,有以下几种说法:①世界的本质是物质。②世界的本原是物质。③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④世界统一于物质。⑤世界是物质的。
方**】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2.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
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方**】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哲学依据:物质决定意识。
含义:是指我们做事情要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原因: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我们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和依据。
要求:①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反对错误倾向】反对从主观出发的主观主义[本本主义(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
应用举例】例1:(2023年广东单科,39)乔治·贝克莱指出:“公园中的树木,客厅中的椅子,如果没有人在那里感知它们,它们就是不在那里的。
”他主张“存在就是被感知”,离开心灵,事物就不存在。
辨析:物质是依赖于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
参***】①贝克莱的观点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视为唯一的实在,当成第一性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而存在。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认为,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物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客观世界的万事万物不会因为人的意识是否感知而忽生忽灭。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识观认为,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意识依赖于物质,而不是贝克莱所认为的物质依赖于意识。
3.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
原理内容】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方**】要求我们必须要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否则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反对错误倾向】既要反对人在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又要反对否认规律的客观性的唯心主义观点。
应用举例】例2:材料一:由于几十年来大规模开发北大荒,致使黑龙江平原生态环境恶化,87亿吨地表水随之流失,湿地面积由上世纪50年代的34000平方公里,减少到目前的4490平方公里。
材料二:2023年9月26日,中国航天员顺利实现太空行走。此外,在2023年至2023年,我国还将发射目标飞行器,实现飞行器空间交会对接,为未来建立永久太空站打下基础。
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说明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的?
参***】(1)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客观规律,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材料一中由于大规模开发北大荒,致使黑龙江平原生态环境恶化就体现了这一点。
2)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材料二中神七发射并实行太空行走以及实现飞行器空间交会对接都体现了这一点。
4.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虽然规律是客观的,但并不能说人们在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或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尊重客观规律离不开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方**】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或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反对错误倾向】既要反对片面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否认规律的客观性、盲目蛮干的唯心主义错误;也要反对片面夸大规律的客观性,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无所作为的机械唯物主义错误。
应用举例】例3:(2023年广东单科,40)
高二哲学第二单元答案 1
高二政治第二单元参 1.答案 d 解析 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物质就是独立于意识之外的客观实在,d项正确。a项混淆了物质与物质具体形态,观点错误。物质具有可知性,b项错误。c项缩小了物质的外延,观点错误。2.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规律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规律是客观的,既不能被改造也...
哲学第二单元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四课 世界的本质 辩证唯物论 一 世界的物质性。1.物质的定义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提示1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抽象概括了万事万物的共性,不是指某一物质具体形态。提示2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不是客观存在。客观存在既包括物质...
哲学第二单元
第二单元 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四课 世界与追求真理。对世界本质的认识,对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思考和回答,是人们在实践和认识中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一 世界的物质性。物质的唯一特性 客观实在性。一 自然界的物质性 河流 高山 森林 二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发展 构 类社会的基本要素都是物质的 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