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物理复习

发布 2022-06-24 20:43:28 阅读 4952

摘要:复习不仅是知识的重现,更重要的是温故而知新,加强对已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本文从平时复习、阶段复习及复习方法三方面对如何提高物理复习作了一定的**,期望给读者以借鉴。

关键词:及时兴趣激励培养组合提纲体系解题实验。

巩固掌握的知识是继续学习和灵活运用知识的前提,要巩固掌握的知识,必须跟遗忘作斗争。防止遗忘的基本方法是加强复习,复习可以强化神经暂时联系,起巩固的作用。所以学习不仅必须复习,而且还应及时复习。

现代教学论中的“及时反馈矫正”跟孔子的“学而时习之”都是强调及时复习。复习不仅仅是为了巩固知识,还有更积极的意义——温故而知新。如何复习物理,怎样提高其复习效果呢?

以下为笔者的几点看法,期望以飨读者。

一、 切记平时复习。

平时复习主要是引入新课时对于已学过的有关概念的复习、巩固新课的复习以及指导学生课后复习。

进行新课教学前,往往要复习一下有关的旧知识,即“后次复习前次的概念”。例如进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教学之前,可以先复习一下匀速运动的概念,进行自感现象的教学之前,可以先复习一下电磁感应现象。这种复习之所以必要,是因为新旧知识之间的关系很密切。

旧知识是理解新知识的基础,而新知识往往又是旧知识的扩展、深入或更高的概括。

在复习旧教材的基础上提出问题而转入新课,这种方法还有助于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学习要求和发展思维能力。例如,在学过磁场之后,可以通过以下两个问题引入电磁感应:“我们从奥斯特实验知道,电流能够产生磁场,反过来能否利用磁场产生电流呢?

”或“我们已经知道电能与化学能可以相互转换,又从电动机的学习知道,电能可以转化为机械能,那么机械能能否转化为电能呢?”如此等等。这样教学的步步深入既反映了科学技术的发展过程,又是逻辑发展的必然。

对于学生来说,知识的初步巩固应当在新的联系形成之后立即进行。不过,当堂巩固不能单调重复,而应简明扼要,重在综合和概括当堂教学的内容,把新课内容跟过去学习过的有关知识作比较,找出它们的异同,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并把新课内容纳入知识的总体结构中去,以便于记忆、检索和再现。这些工作要启发和培养学生自己完成。

教师除了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进行必要的复习外,还要指导学生课后复习。很多中学生往往认为,课后的任务便是解题,没有习题似乎就不需要复习看书了。教师要告诉学生,课后复习应首先仔细研读课本;同时还要指导学生如何阅读课外读物,并且对解课外练习题作必要的指导。

二、 加强阶段复习。

阶段复习包括单元复习、期末复习和总复习等。阶段复习由于涉及的范围广、内容多,所以常需进行整节课的复习,甚至连续几节课的复习。

物理复习的效果取决于复习内容和方法能否引起学生的兴趣。复习课的困难在于教学内容基本上都是学生学过的,处理不好,就往往“乏味”。为此,在进行复习之前,对学生实际掌握知识的情况要作调查研究,只有了解情况,确定复习内容才有依据,才能有的放矢。

另外,虽然复习内容的深广度和重点应符合大纲和课本的要求,但是,复习教学内容的系统可以重新组合,不必受教材体系的约束。

例如,关于运动学和动力学,课本上的体系是把圆周运动和振动都安排在运动定律之后,为的是要利用动力学知识对这两种运动进行分析。但是,在复习时,可以把这两种形式的运动放在“变速运动”里一起复习,从加速度的特征上对中学教材里的全部变速运动进行划分(见后面复习方法两例)

经验证明,物理总复习分阶段提要求的做法是适宜的。总复习可以大体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抓系统和补缺。在全面了解学生知识的基础上,对照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全面的、系统的复习和补缺。这阶段主要着眼于复习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训练基本功。

第二阶段抓重点和难点。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在对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性的问题作进一步讨论,也就是由通读而进入精读。通读的目的是全面复习基本内容,不使有所遗漏;精读的目的是掌握要领和关键,把书读“薄”。

第三阶段抓综合和提高。要求教师领导学生在较大范围内把知识贯穿起来,进行综合复习。因为中学物理知识是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任何体系都有其内部联系。

平时学习,基本上是把整个知识体系分解为若干部分,象“庖丁解牛”那样,分别学习了各部分。如果不把它们按其内在联系组成一个整体结构,学生头脑中只能是一些知识堆积,没有一个完整的知识系统。总复习的目的就是要按照知识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结构。

至于提高,主要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根据需要与可能,也可以对已学过的教材内容作适当的拓宽和加深。

以上所述,只是总复习的大致过程,实际教学安排,应视具体情况而定。

三、 注重复习方法。

对于物理复习来说,用得较多的教学方法除了讲解和讨论外,还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 编写复习提纲和列表。

为了系统地概括所学的知识,常常采用编写复习提纲和列表的方法。为此需要教会学生如何对知识进行正确划分。下面以质点运动学的内容为例,有人作这样划分:

例1 把机械运动“划分”为三类:

匀速直线运动。

机械运动变速运动。

曲线运动。例2 把变速运动“划分”为六类:

匀加速直线运动。

匀减速直线运动。

变速运动抛体运动。

曲线运动。圆周运动。

振动。显然,以上两例只是随意罗列,而称不上逻辑划分。因为逻辑划分必须遵循如下规则:

(1)按同一依据划分;(2)子项的外延总和必须等于母项的外延;(3)子项必须互相排斥;(4)不得越级划分。

现在把这两例改写如下:

例1 (1)按运动轨迹划分。

机械运动直线运动。

曲线运动 2)按运动状态是否变化来划分。

机械运动匀速运动。

变速运动。以上两种划分都是允许的。

例2 按加速度a来划分各种变速运动。

a与v0同向匀加速。

a=常数(匀变速) a与v0反向匀减速。

变速运动a与v0不共线平抛和斜抛。

a≠常数(非匀变速) a的量值不变匀速圆周运动。

a的量值和方向都变振动。

二) 解题。

解题是复习的有效手段之一。通过解题,可以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物理概念、定律及其公式的意义,防止学习物理中的形式主义偏向。中学生往往把物理公式所表示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看作纯数学关系,例如,对于电容公式c=q/u,有的学生往往误认为c∝q和c∝1/u;对于欧姆定律公式r=u/i,误认为r∝u和r∝1/i等等。

通过解题练习,就有助于学生深入掌握公式的物理意义。

通过解题,有助于加强物理学和数学之间科际联系,协调物理教学和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应用数学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学生在解题时,完全要靠自己的思考独立地解决问题并克服所遇到的一切困难。而克服困难的办法又是多种多样的,因而通过解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课本上的定理、公式是通过大量实验、观察概括得来的普遍的一般的结论。物理解题则是由普遍到特殊,使理论回到实际中去的过程。因此通过解题可以锻炼和培养学生应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应该指出,解题只是复习方法之一。教学中常常出现的一个偏向是,过分看重解题。无论平时复习或阶段复习,用解题取代一切,而不懂得应首先要求学生重温和思考教材中的主要内容,然后才采用解题或其他方式进行复习。

三) 实验。

采用实验的方法进行复习之所以必要,不仅仅使复习过程进行得更加生动,还主要是:第一,让学生重温概念和规律是在怎样的实验基础上得来的;第二,作为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的实验知识、技能本身也需要复习。实验复习常常采取这样几种形式:

1、 演示教师通过一系列的演示,一边复习概念、规律,一边复习实验理论知识和操作规范。

2、 放光碟现在各地都有一些与教材配套的实验系列碟片,可以通过放碟片进行系统的复习教学。

3、 操作学生有演示和看碟片都不能代替学生自己操作,一些实验操作技能的巩固和熟练化,需要通过学生自己反复操作实践。

4、 开放实验室把演示实验、学生实验系统地陈列起来,供学生参观、操作。

最后要指出,复习也是学习,复习教学也要注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比如,要指导学生并逐步要求学生能自编复习提纲和列表,能练习改编习题和自编习题,能自选器材和变换方式进行不同的实验。

总之,要上好复习课,必须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依据大纲、教科书和学生实际确定复习要求与复习内容;以新的知识体系来组织复习教材;考虑并确定适合于复习内容和学生特点的复习方法。

谈谈复习作业设计

王雪飞。一 呈现设计的复习作业。五个内容 1 找出本册语文课本中自己最容易写错的10个生词,并注明易错原因。2 找出本册语文课本中自己最容易读错的10个生词,并注明易错原因。3 从本册语文课本24篇课文中,找出一个比喻句和一个拟人句。比喻句请注明将什么比作什么或用什么比喻什么。拟人句请注明将什么当人...

谈谈初三数学总复习

2 整理知识使记忆系统化。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当材料经过加工,整理成有规律的简单的形式,容易被记住,因此教师在复习时要对某些知识进行归纳 相互联系的按系统去记忆,有规律可循的按规律去记忆,则可大大减轻学生记忆负担。例如 在复习相交弦定理 割线定理 切割线定理和切线长定理时,就可以把几个定理统一起来,实...

谈谈初三数学总复习

2 整理知识使记忆系统化。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当材料经过加工,整理成有规律的简单的形式,容易被记住,因此教师在复习时要对某些知识进行归纳 相互联系的按系统去记忆,有规律可循的按规律去记忆,则可大大减轻学生记忆负担。例如 在复习相交弦定理 割线定理 切割线定理和切线长定理时,就可以把几个定理统一起来,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