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考研七版中医内科学总结

发布 2022-06-13 14:41:28 阅读 3606

一、感冒。

1. 风寒证:辛温解表荆防败毒散或荆防风达表汤

若湿较重,肢体酸痛,头重头胀,身热不扬,--羌活胜湿汤。

2. 风热证:辛凉解表银翘散或葱豉桔梗汤。

3. 暑湿证: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小便短赤加六一散、赤苓。

4. 气虚感冒:益气解表参苏饮若平素表虚自汗,易受风邪者--玉屏风散阳虚--再造散。

5. 阴虚感冒: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

二、咳嗽。a 外感咳嗽 1. 风寒袭肺: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合止咳散。

2. 风热犯肺:疏风清热、宣肺化痰桑菊饮夏令夹暑+六一散、鲜荷叶。

3. 风燥伤肺:疏风清肺、润肺止咳桑杏汤若凉燥证(燥证+风寒)--杏苏散。

b 内伤咳嗽1. 痰湿蕴肺:健脾燥湿、化痰止咳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

症情平稳后可服六君子丸或杏苏二陈丸标本兼顾

2. 痰热郁肺:清热化痰肃肺清金化痰汤。

3. 肝火犯肺:清肺平肝、顺气降火泻白散合黛蛤散。

4. 肺阴亏耗:滋阴润肺、止咳化痰沙参麦冬汤。

三、哮证。a. 发作期 1.寒哮:温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或小青龙汤。

2热哮: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汤或越婢加半夏汤。

3寒包火证小青龙加石膏汤或厚朴麻黄汤。

4风痰哮证三子养亲汤。

痰壅喘急,不能平卧,加葶苈子猪牙皂泻肺涤痰必要时用控涎丹。

5虚哮平喘固本汤。

附:喘脱回阳救急汤合生脉饮。

如面青喘急,烦躁不安,汗出肢冷,舌淡紫,脉细,另服黑锡丹。

b.缓解期 1肺脾气虚:补肺固卫六君子汤。

2肺肾气虚生脉地黄汤合金水六君煎。

四、喘证。a.实喘 1 风寒袭肺:宣肺散寒麻黄汤若得汗而喘不平--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若属支饮复外寒而喘咳,痰液清稀多泡沫--小青龙汤。

2 表寒里热:宣肺泄热麻杏石甘汤。

3 痰热郁肺:清泄痰热桑白皮汤。

4 痰浊阻肺:化痰降气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

5 肺气郁痹:开郁降气平喘五磨饮子。

b.虚喘 1 肺气虚耗:补肺益气养阴生脉散合补肺汤。

中气虚弱,脾肺同病(食少便溏腹中气坠)--补中益气汤。

2 肾虚:补肾纳气--金匮肾气丸合参蛤散肾阴虚--七味都气丸+生脉散。

3正虚喘脱参附汤送服黑锡丹配合蛤蚧粉。

五、肺痈。1. 初期:清肺解表银翘散。

2. 成痈期:清肺化瘀消痈千金苇茎汤合如金解毒散。

热毒瘀结,咯脓浊痰,腥臭味严重+犀黄丸。

3. 溃脓期:解毒排脓加味桔梗汤胸部满胀,喘不得卧,大便秘结,脉有力--桔梗白散。

4. 恢复期:养阴补肺沙参清肺汤合桔梗杏仁煎。

六、肺痨。1 肺阴亏损:滋阴润肺月华丸咳嗽频而痰少质粘者+琼玉膏。

2阴虚火旺:滋阴降火百合固金丸合秦艽鳖甲散咳血较著者配合十灰丸。

3 气阴耗伤:益气养阴保真汤或参苓白术散。

4 阴阳两虚:滋阴补阳补天大造丸。

主症:咳嗽--海藏紫莺汤、加味百花膏;偏于气虚者--补肺汤若痰浊偏盛者--六君子汤合平胃散。

咳血、咯血--白芨枇杷丸、补络补管汤。

潮热、骨蒸--柴胡清骨散;如属气虚劳热--黄芪油鳖甲散。

盗汗、自汗--当归六黄汤;气虚明显者--牡蛎散、玉屏风散。

泄泻--参苓白术散沈阳不足之五更泄用四神丸。

遗精、月经不调--大补元煎。

七、肺胀。1 痰浊壅肺:化痰降气,健脾益肺苏子降气汤合三子养新汤。

痰从寒化为饮,外感风寒诱发,喘咳痰多粘白泡沫,见表寒里饮证者--小青龙汤加减。

饮郁化热,烦躁而喘,脉浮--小青龙加石膏汤。

若痰浊夹瘀用涤痰汤+活血药。

2 痰热郁肺:清肺化痰,降逆平喘越婢加半夏汤或桑白皮汤。

3 痰蒙神窍:涤痰、开窍、熄风涤痰汤加减,另服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

4 肺肾气虚:补肺纳肾、降气平喘平喘固本汤合补肺汤

若见喘脱危象,急加参附汤送服蛤蚧散/黑锡丹。病情稳定阶段,可常服皱肺丸。

5 阳虚水泛:温肾健脾、化饮利水真武汤合五苓散。

八、肺痿。1.虚热:滋阴清热,清肺生津麦门冬汤合清燥救肺汤。

2.虚寒:温肺益气甘草干姜汤/生姜甘草汤。

九、心悸。1 心虚胆怯:镇惊定志、养心安神安神定志丸

2 心血不足:补血养心,益气安神归脾汤若见心动悸脉结代者--用炙甘草汤。

若热病后期,损及心阴而致心悸者--用生脉散。

3 阴虚火旺:滋阴清火、养心安神天王补心丹、朱砂安神丸

若阴虚而火不旺者--用天王补心丹。

若阴虚火旺而+五心烦热、梦遗腰酸者--知柏地黄丸。

4 心阳不振:温补心阳,安神定悸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合参附汤。

大汗出,亡阳者用独参汤。

5 水饮凌心:振奋心阳,化气行水苓桂术甘汤

若心功能不全而导致浮肿,尿少,阵发性夜间咳喘或端坐呼吸--真武汤。

6 心血瘀阻:活血化瘀、理气通络桃仁红花煎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7 痰热扰心黄连温胆汤。

十、胸痹。1 心血瘀阻:活血化瘀、通络止痛血府逐瘀汤若气虚血瘀---人参养营汤和桃红四物汤。

2气滞心痛柴胡疏肝散日久化热—丹栀逍遥散便秘者—当归龙荟丸。

3 痰浊壅塞:通阳泻浊、豁痰开结瓜萎薤白半夏汤合涤痰汤痰郁化热用黄连温胆汤。

4 阴寒凝滞:辛温通阳、开痹散寒枳实薤白桂枝汤合当归四逆汤。

若阴寒极盛,胸痹重证(心痛彻背,背痛彻心)--乌头赤石脂丸+苏合香丸。

5 心肾阴虚:滋阴益肾、养心安神天王补心丹合炙甘草汤。

6 气阴两虚:益气养阴、活血通络生脉散合人参养营汤若脉结代--气虚血少,血不养心+炙甘草汤。

7 心肾阳虚:益气温阳、活血通络参附汤合右归饮

若肾阳虚衰,不能制水,水气凌心--心悸喘促,不能平卧,小便短少,肢全浮肿--真武汤。

若阳虚厥逆—四逆加人参汤或参附注射液。

十。一、不寐。

1肝火扰心:疏肝泻热、佐以安神龙胆泻肝汤

若头晕目眩,头痛欲裂,不寐烦躁大便秘结—当归龙荟丸。

2 痰热扰心:化痰清热、和中安神黄连温胆汤若痰食阻滞,胃中不和者+半夏秫米汤。

3 心脾两虚:补养心脾、以生气血归脾汤若产后虚烦不寐 /老年人夜寐早醒而无虚烦也可用本方。

4心肾不交:滋阴降火、养心安神六味地黄丸合交泰丸。

5 心胆气虚:益气镇惊、安神定志安神定志丸合酸枣仁汤。

十。二、癫狂。

a 癫 1痰气郁结:理气解郁、化痰开窍顺气导痰汤合逍遥散

痰伏较甚者可用控涎丹。

若神思迷惘,表情呆钝,言语错乱,目瞪不瞬,舌苔白腻--苏合香丸+四七汤。

若不寐易惊,躁烦不安,舌红苔黄,脉滑数--温胆汤+黄连合白金丸。

神昏志乱者--至宝丹。

2 心脾两虚:健脾养心、益气安神养心汤合越鞠丸亦可+甘麦大枣汤。

b 狂 1痰火上扰:镇心涤痰、泻肝清火生铁落饮

如痰火壅盛而舌苔黄腻甚者--同时用礞石滚痰丸,再用安宫牛黄丸。

如阳明热盛,大便秘结,舌苔黄糙,脉实大者--加减小承气汤。

如神志较清,痰热未尽,心烦不寐者--温胆汤+朱砂安神丸。

2 火盛伤阴:滋阴降火、安神定志二阴煎合琥珀养心丹。

若心火亢盛加朱砂安神丸若睡中不安稳加孔圣枕中丹。

3 痰热瘀结癫狂梦醒汤有蓄血内结+大黄蔗虫丸不叽不食+白金丸。

十。三、痫证

1 风痰闭阻:涤痰熄风、开窍定痫定痫丸。

2 痰火扰心:清汗泻火、化痰开窍龙胆泻肝汤+涤痰汤。

3瘀血脑络通窍活血汤。

4心脾两虚六君子汤合归脾汤。

5心肾亏虚左归丸和天王补心丹。

十。四、痴呆。

1髓海不足---七福饮。

2脾肾两虚---还少丹。

3痰浊蒙窍---涤痰汤。

4瘀血内阻---通窍活血汤。

十。五、厥证。

a 气厥 1实证:顺气开郁五磨饮子合通关散平时可服消遥散,越鞠丸。

2 虚证:补气回阳四味回阳饮合生脉注射液参附注射液平时常服香砂六君子丸。

b 血厥 1实证:活血顺气通瘀煎或羚角钩藤汤。

2 虚证:补养气血急独参汤继用人参养营汤。

c 痰厥:行气豁痰导痰汤喉中痰涎壅盛可先予猴枣散。

2023年考研中医内科学方剂歌诀

月华丸甘草干姜汤。月华丸方擅滋阴,二冬二地沙贝苓,甘草干姜出金匮,虚寒肺痿诚可贵,山药百部胶三七,獭肝桑菊保肺金。甘草四两姜二两,温肺复气功效倍。桔梗杏仁煎补肺汤 桔梗杏仁用甘草,银花连翘夏枯草,补肺参芪与熟地,五味紫菀桑白皮,红藤枳壳与贝母,百合麦冬与阿胶。补肺益气且养阴,肺虚喘证病可愈。沙参麦冬...

2023年考研中医内科学方剂歌诀

2016年考研中医内科学方剂歌诀月华丸甘草干姜汤。月华丸方擅滋阴,二冬二地沙贝苓,甘草干姜出金匮,虚寒肺痿诚可贵,山药百部胶三七,獭肝桑菊保肺金。甘草四两姜二两,温肺复气功效倍。桔梗杏仁煎补肺汤。桔梗杏仁用甘草,银花连翘夏枯草,补肺参芪与熟地,五味紫菀桑白皮,红藤枳壳与贝母,百合麦冬与阿胶。补肺益气...

中医内科学笔记

急症的针灸 1.偏头痛 治法 疏泄肝胆通经止痛以足厥阴经及足少阳经穴为主。取穴 太冲足临泣外关丰隆头维凤池率谷角孙。2.中风1中经络治法 醒脑开窍滋补肝肾,疏通经络。以手厥阴经,督脉及足太阳经穴为主。主穴 内关水沟三阴交极泉尺泽委中。肝阳暴亢加太冲太溪。风痰阻络加丰隆合谷。痰热加曲池内廷丰隆。气虚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