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2024年10月中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心理学(中学组)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传统的知识指的是( )
a.陈述性知b.程序性知识 c.策略性知d.心智技能。
2.以持久性的心境低落为特征的神经症叫( )
a.焦虑b.强迫症。
c.抑郁d.恐怖症。
3.按我国心理学家对个体心理发展的划分,少年期相当于我国( )
a.小学阶段b.初中阶段。
c.高中阶段d.大学阶段。
4.通过直接感知要学习的实际事物而进行的直观是( )
a.模象直观b.言语直观。
c.实物直观d.视听直观。
5.经典性条件反射论的心理学家是( )
a.巴甫洛夫b.桑代克。
c.斯金纳 d.托尔曼。
6.提出学习的顿悟说的学派是( )
a.行为主义心理学b.格式塔心理学。
c.人本主义心理d.认知心理学。
7.最早提出成就动机概念的心理学家是( )
a.默里 b.阿特金森。
c.麦克里兰德d.韦纳。
8.引导个体的行为朝向一定目标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称为( )
a.内驱力b.需要。
c.期望d.诱因。
9.自下而上的迁移被称为( )
a.正迁移 b.负迁移。
c.垂直迁移d.水平迁移。
10.闻一知。
十、触类旁通指的是学习中的( )
a.定势现象b.迁移现象。
c.记忆现d.应用。
11.个人用来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的知识叫( )
a.感性知识 b.理性知识。
c.陈述性知d.程序性知识。
12.学习直角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这种学习属于( )
a.词汇学习 b.符号学习。
c.概念学d.命题学习。
13.下列中是程序性知识的表征方式为( )
a.产生式b.图式。
c.网络 d.符号。
14.心智动作按阶段形成的理论的提出者是前苏联心理学家( )
a.维果斯基 b.安德森。
c.加里培林d.菲茨。
15.组织策略属于学习策略的( )
a.记忆策略b.认知策略。
c.元认知策略d.资源管理策略。
16.数学家高斯少年时自己发现了用首尾相加,将连加变为乘法的方法快速解决1~100的连加问题是一种( )
a.真创造b.假创造。
c.类创造 d.种创造。
17.西方教育心理学发展的成熟时期是( )
a.20世纪20~30年代末b.20世纪30~40年代末c.20世纪40~50年代末d.20世纪60~70年代末。
18.提出生成学习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
a.维特罗克 b.安德森。
c.赫迪d.加涅。
19.消极强化的实例是( )
a.老板为出色雇员增加薪水。
b.老板对迟到的雇员扣发奖金。
c.学生上课扮怪相而无人理睬
d.感觉屋内人声嘈杂时暂时离屋。
20.在教师自编测验里,属于主观题类型的是( )
a.选择题b.判断题。
c.填空题d.问题解决题。
二、填空题 (每空1分,共20分)
21.个体自我意识从无到有,最后达到成熟,经历了生理自我自我和自我。
22.技能可以分为技能和技能。
23.从教学评价的时机而言,教学评价可分为评价和评价。
24.奥苏贝尔把组织者分为组织者和组织者。
25.学校心理辅导的主要方式一是辅导,二是辅导。
26.研究者倾向于将问题分为的问题和的问题。
27.条件反射理论有两种,一种是条件反射,另一种是条件反射。
28.根据反映活动的深度不同,可把知识分为知识和知识。
29.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另一个是。
30.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是和。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1.简述专家型教师的基本特点。
32.简述课堂纪律的功能。
33.在培养学生创造性人格时应注意哪几个问题?
34.简述元认知的含义及其策略。
35.中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点有哪些?
四、论述题(10分)
36.联系实际说一说如何依据学生品德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
甘肃省二oo六年十月中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
心理学(中学组)试题参***及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分,共40分)
1.a 2.c 3.b 4.c 5.a6.b 7.a 8.d 9.c 10.b
11.d 12.d 13.a 14.c 15.b 16.c 17.d 18.a 19.b 20.d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21、社会;心理 22、动作;智慧 23、形成性;总结性 24、陈述性;比较性。
25、团体(发展性);个别(矫制治性) 26、有结构;无结构 27、经典性;操作性。
28、感性;理性 29、个体成败的经验;个体的归因方式 30、学习需要;学习期待。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1.(1)有丰富的组织化的专门知识,并能够有效运用;
2)解决教学领域内问题的高效率;
3)善于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有很强的洞察力。
32.(1)社会化功能;
2)促进学生人格完善与优化的功能;
3)稳定学生情绪的功能;
4)发展良好道德品质的功能;
5)调控与监督的功能。
33.(1)保护好奇心;
2)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
3)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
4)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
5)给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
34.(1)所谓的元认知就是对认知的认知,具体地说,就是个人对自己的认知过程及结果的意识与控制。
2)元认知策略主要有:
计划策略;(1分)②监视策略;(1分)③调节策略。(1分)
35.(1)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
2)发展的定向性与顺序性;
3)发展的不平衡性;
4)发展的差异性。
四、论述题(10分)
36.中学生品德的培养应根据中学生品德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分别从中学生道德认识的提高,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的培养,以及道德行为的训练诸方面进行。
1)有效的说服。说服教育主要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向学生讲清楚做什么、为什么、如何做等问题,达到启发学生的自觉性,提高其认识水平和道德评价能力,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形成正确的行为规范。
2)树立良好的榜样。榜样示范是中学生态度与品德形成的一种形象具体又生动感人的教育方法。这是因为,榜样本身的典型性、完美性和形象性,往往是融理想与实践、融言传与身教于一炉,为学生的思想行为规范提供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形象,具有极大的震憾力和吸引力。
另外,榜样也符合少年儿童的思维特点和行为的可塑性、模仿性的特点,能使学生在榜样的具体形象中感受到美好的人和事,激发其模仿行为,促进其良好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
3)利用群体约定。心理学的研究也发现,经集体成员共同讨论决定的规则、协定,对其成员有一定的约束力,使成员承担执行的责任。一旦某成员出现越轨或违反约定的行为,则会受到其他成员的有形或无形的压力,迫使其改**度。
因此,教师可以利用集体讨论后作出集体约定的方法,来改变学生的态度。
4)价值辩析。近甘肃自考网年来许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青少年的问题行为多半是由于缺乏清晰的价值观,难以对自身行为进行指导造成的。因此,要培养青少年良好的品德,必须加强价值观的教育。
5)给予恰当的奖励和惩罚。奖励和惩罚作为外部的调控手段,不仅影响着认知、技能或策略的学习,而且对个体的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教育心理学心理学
填空或选择。1 我国心理学家 潘菽 在其1980年主编的 教育心理学 一书中指出 教育心理学的对象就是 教育过程中的种种心理现象 美国1971年出版的 教育百科全书 指出 教育心理学是对教育过程中的行为之科学研究,实际上教育心理学通党被定义为主要涉及学校情境中学生之学与教的科学。2 前苏联的彼罗夫斯...
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
第一部分心理学 3 第一章心理学概述 3 第二章心理过程 认知过程 5 第一节注意 5 第二节感知觉 8 第三节记忆 12 第四节思维 17 第五节表象与想象 20 第三章心理过程 情绪情感过程 22 第一节情绪 22 第二节情感 24 第三节情绪与情感的关系 25 第四章心理过程 意志过程 25 ...
心理学教育心理学试卷
一 判断题。1.形成技能 技巧是巩固知识的中心环节。2.在学习过程中,认知策略起着控制执行的作用,控制自己的内部行为。3.教育心理学不仅要研究如何有效地学与有效地教,而且要研究教育的学科内容。4.英国人加德纳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5.桑代克 教育心理学 的出版被认为是教育心理学体系的确定,标志着教育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