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工作绩效评价方法选择

发布 2022-05-13 16:30:28 阅读 2342

一、绩效评价方法的定义。

绩效评价法是指职能部门运用一定的量化指标及评价标准,为实现其绩效目标,及为实现这一目标所安排预算的执行结果所采取的综合性评价方法。

二、常见的绩效评价方法。

一)图形等级量表法。

图形等级量表法:最简单、运用最普遍的绩效评价技术。图形等级量表法列举了一些绩效特征要素(如质量、可靠性等),同时还分别为每一个绩效特征要素列举了取值范围(从不令人满意到优异)。

二)交替排序法。

交替排序法是根据某一种或多种绩效特征要素将雇员进行排序,排出从绩效最好的人一直到绩效最差的人,因为挑出绩效最好和绩效最差的人比较容易,因此交替排序法是一种运用最为普遍的绩效评价方法之一。

交替排序法的操作方法(最佳、最差;次优,次差):

1.将所有需要被评价的下属名单列出来,将不是很熟悉因而无法对其进行评价的人的名单划去;

2.在**上标注出,在被评价的某一项绩效特征上,哪一位雇员应当排在最前面,哪一个应该在最后面;

3.再在剩下的雇员中挑选出最好的和最差的;

4.以此类推,直到所有需要被评价的雇员都被排列到**中为止。

三)配对比较法。

配对比较法:使得排序变得更为准确,这种方法需要根据每一种绩效评价要素(如工作数量、质量)来将每一位雇员与其他雇员进行配对比较。

1.画一张表,横轴被评价员工,纵轴被比较对象(全部罗列),对于每一种评价要素上可能出现的所有雇员配对情况全部罗列出来;

2.根据某一个绩效要素将配对中更好一些的雇员标注出来(用"+"和"-"表示);

3.将每一位雇员得到的"+"号总数加起来。

四)强制分布法。

类似于在一条曲线上进行等级区分,需要按照预定的比例将被评价者分布到相应的绩效等级上,比如通用电气绩效最高占20%,一般占70%,较低占10%。太阳微系统公司采用强制分布法对其4。3万名雇员进行绩效评价,把所有雇员划分为很多小组,每个小组30人左右,每个小组大约10%的人会被放到绩效水平最低的等级中,中小学校提供给这些人90天的绩效改进时间,90天后仍然在10%中,可以选择辞职会被解雇(无解雇费)。

五)关键事件法。

关键事件法指主管将一位下属在工作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非常好的行为或非常不好的行为(关键事件)记录下来,然后在每6个月左右的时间里,主管人员和其下属面对面地以所记录的事件为例,共同讨论后者的工作绩效。

1.关键事件法的优点主要有:

1)为管理人员提供了一些关于雇员的优良绩效和不良绩效的确切事实,便于向下属解释自己对他们绩效进行评价的结果;

2)它确保管理人员在全年中都会想着下属人员的绩效问题。这样绩效评价所反映的就不仅仅是雇员在最近一段时间里的绩效表现;

3)键事件记录还可以为主管提供一些具体例子来告诉下属他们可以通过做些什么样的事情来消除自己的绩效缺陷。不过,如果没有一些量化的评价结果,这种方法在对雇员进行比较或进行工资决策方面就不是那么有效了。

2.关键事件法的缺点只要表现在:

1)对于什么是关键事件,并非在所有的经理人员那里都具有相同的定义;

2)每天或每周记下对每个员工的表现和评价会很费时间;

3)它可能使员工过分关注他们的上司到底写了些什么,并因此而恐惧经理的"小黑本"。

六)描述性**法。

描述性**法-绩效改善计划:书面绩效评价时,最后都采取描述性语言格式来结束。对雇员所取得的进步与发展进行评价:

1.针对每一种绩效要素或技能对下属的工作绩效进行评价;

2.写下关键的绩效事例;

3.制定一份绩效改善计划。

七)行为锚定等级评价法。

行为锚定等级评价法:通过用一些特定的关于优良绩效和不良绩效的描述性事例来对一个量化的尺度加以解释或锚定,将描述性的关键事件评价法和量化的等级评价法(像图形等级这样的评价工具)的优点结合了起来,即量化等级+对应的关键事件。步骤如下:

1.获取关键事件。首先要求对某一职位比较了解的人(职位承担者及其上级主管)对一些代表该职位上的优良绩效和不良绩效的关键事件进行描述;

2.开发绩效维度。然后由上面这些人将这些关键事件合并成为为数不多的几个绩效维度(如5个或10个),并对其中的每一个绩效维度(例如责任感、计划能力、组织能力)加以界定;

3.重新分配关键事件。再由另外一组同样对职位比较了解的人对原始关键事件进行重新分类。

他们会得到已经界定好的工作绩效维度以及所有的关键事件,然后所要做的是将所有这些关键事件分别放入他们认为最适合的绩效维度中。如果就同一关键事件而言,第二组中有一定比例(通常是50-80%)以上的人将其放入的绩效维度与第一组人将其放入的绩效维度相同,那么,这一关键事件的最后位置就可以确定在这一绩效维度中。

4.对这些关键事件进行评价。在用关键事件来描述行为后,第二组人还要再对这些行为在每一绩效维度方面所代表的有效和无效程度加以评定(一般采用7点尺度或9点尺度)

5.建立最终的绩效评价工具。对于每一个工作绩效维度来说,选择6-7个关键事件作为其行为锚。

行为锚定等级评价法的优点:

1.对工作绩效的计量更为精确;

2.工作绩效评价标准更为明确;

3.具有良好的反馈功能;

4.各种绩效评价要素之间具有较高的独立性;避免在某一维度得分高而导致所有维度得分高。

5.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和较高的信度,即不同评价者对同一个人进行绩效评价时,得出的结论基本相似。

八)目标管理法。

目标管理法要求管理人员与每一位雇员共同制定一套便于衡量的具体工作目标,并定期与雇员共同审查其目标完成情况。要想建立一套实用的目标管理计划,需要与下属一起共同制定目标,并定期向他们提供反馈。不过,目标管理法通常是指一种复杂的、涵盖整个组织的目标设立和评价体系。

1.这种评价方法主要包括6个实施步骤

1)制定组织目标:制定下一年工作计划,确定公司相应的目标;

2)制定部门目标:各部门负责人在了解到公司目标(如将利润提高20%)后,还要与其上级共同制定本部门的工作目标;

3)讨论部门目标:就本部门的目标与下属展开讨论(部门全会),并要求雇员初步制定自己个人的工作目标。

4)对预期成果的界定(确定个人目标):部门负责人与他们的下属人员共同制定短期的个人绩效目标。

5)工作绩效评估:部门负责人对每一位雇员的实际工作绩效与他们事前商定的雇员个人工作目标进行比较。

6)提供反馈:部门负责人与下属雇员一起讨论和评价雇员在目标实现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2.运用目标管理法可能出现的问题

1)所制定的目标不够明确,不具有可衡量性是一个最主要问题,例如"更好地做好培训工作",而"使4名下属在本年度得到提升"才是可以衡量的;

2)目标管理法比较费时间:订立目标、衡量雇员在目标实现方面的进展、向雇员反馈等,这些会导致每年必须在每一位雇员身上至少花费几个小时的时间,而这通常超出你以前在对雇员的工作绩效进行评价所花费的时间;

3)与下属共同制定目标的过程会变成"口舌战"。这就需要对职位和雇员能力有十分的了解。因为想要激励雇员达成工作绩效,就必须使目标本身不仅是公平的,而且是雇员能够达到的。

你对下属人员的能力越了解,所制定的绩效标准就会越有信心。

二、中小学教师工作绩效评价方法的选择。

劳伦斯·s·克雷曼在《人力资源管理:获取竞争优势的工具》一书中指出,人力资源专业人士要在众多绩效评估工具中作出恰当的选择,应该考虑成本、实用性、工作性质这三个重要因素。下面我们着重从工作性质这个因素加以分析。

工作性质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思考,即工作的结构化程度、工作目标的可量化程度、工作环境的稳定性。

1.工作的结构化程度。结构化程度高的工作是指工作内容、程序、完成方式都是确定的,员工只需按照程序化的要求行动就可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反之,结构化程度低的工作,其工作方式和内容自主空间大,有很强的不确定性。

程序化程度高的部门如安装车间、财务部、呼叫中心等;程序化程度高的岗位如流水线上的操作工、客服中心的**呼叫员、超市收银员等。

2.工作目标的可量化程度。由于工作性质各异,各项工作目标的可量化程度是不同的。可量化程度高的部门如业务部、研发部、营销部等;可量化程度高的岗位如销售部主管、研发人员、**员等。

3.工作环境的稳定性。工作环境不稳定指工作环境变动较大,管理者难以直接监控。工作环境变化大的部门如采购部、销售部等;工作环境变化大的岗位如业务代表、推销人员、采购人员等。

一般而言,工作结构化程度高适合采用工作标准设计详尽的评估方法;工作目标可量化程度高适合采用定量方法来评估,如果工作目标可量化程度低,则采用行为导向性的定性方法来评估;工作环境越稳定,越适合采用侧重行为评估的评估方法,反之,则采用侧重评估结果的定量方法。

选择合适的评估方法除了考虑评估方法本身的特点,如成本、操作性、客观有效性、对改进绩效的影响,以及工作性质外,在实践中,设计者还要考虑其他一些重要的因素,比如中小学校文化、中小学校的管理基础等。中小学校特有的文化决定了员工对评估方法的接受程度,中小学校的管理基础决定了评估方法能否顺利推行,这些因素对于选择合适的评估方法都有重要影响。

三、绩效评估方法选择的原则。

一)参与原则。

中小学校强调员工对集体的归属和服从,这种观念体现在绩效评估中,表现为对个体评估的不重视以及为长官意志服务的现象。因此,评估方法要强调评估主体和评估客体的共同参与,尊重双方的意见,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客观性原则。

长期以来,中小学校在儒家思想与传统文化的熏陶下,人与人之间特别强调关系取向,所以在绩效评估时受到双方亲疏关系和等级关系的影响,主观偏见影响较大。因此评估方法应该追求尽可能客观性的原则。

三)易于操作原则。

为方便中小学校管理,应尽量选择简便易操作的评估方法。当然,那些希望通过绩效评估提高管理规范性,也具备了一定管理基础的中小学校可以采取较为复杂的评估方法。

四)多个评估主体原则。

中小学校长官意识严重,评估主体通常为领导,容易出现评估的不公平。因此,要选择有多个评估主体进行评估的评估方法,以保证评估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五)结果便于区分原则。

中小学校平均主义思想严重,常常导致评估结果趋中,因此应选择能使评估结果区分度大的评估方法。

小学教师教学绩效评价方法研究

作者 刘芸。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第10期。摘要 基于平衡计分卡思想,从社会满意度 教学目标实现度 业务能力评价 学习与成长能力评价四个方面,构建了小学教师教学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topsis方法,建立了小学教师教学绩效评价模型。关键词 教学绩效 小学教师 平衡计分卡 理想解法。小学阶段是青少...

小学教师绩效评价对策研究

作者 于光成。都市家教 下半月 2015年第04期。说起教师绩效评价的发展,我们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中期。教师的绩效评价作为新的教育改革政策,被很多国家接受并实施。最近几年,我国的小学教师绩效评价工作也开始全面进行全新一轮的改革,通过结合以往的探索与研究,发掘绩效评价背后的潜力。在尚未成熟的阶段,存在...

美国中小学教师评价的方法

一 背景介绍。教师评价是对教师工作现实的或潜在的价值作出判断的活动。它的目的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提高教学效能。而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美国中小学教师评价,主要是通过评价来鉴别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和参与学校活动与事物的情况,判断教师是否具有教学资格,一般在学期末或学年末进行,是一种终结性的 行政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