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福建教师招考心理学模块 考试大纲整理

发布 2022-04-26 07:15:28 阅读 2257

(3)气质与教育【理解】

气质定义:是心理活动表现在强度、速度、稳定性和灵活性等方面动力性质的心理特征(脾气、秉性、性情)

气质类型: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抑郁质。

教育:教师和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了解学生的气质特点,因势利导地使之在已有的气质类型的基础上形成良好的个性。

1、对待学生应克服气质偏见。

2、针对学生气质差异因材施教。

3、帮助学生进行气质自我分析和教育,培养良好的气质品质。

4、特别重视胆汁质和抑郁质。

5、组建学生班干时,应考虑学生的气质特点。

4)性格的形成与教育【理解】

性格的形成与教育。

性格是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性格的差异:性格的特征差异和性格的类型差异。性格的特征差异分为四个方面:对现实的稳固的心理特征,性格的理智特征,性格的情绪特征,性格的意志特征。

性格的类型差异是一类人所共有的性格特征的独特组合;如内倾型和外倾型,独立型与顺从型。

性格差异的教育意义:性格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的速度和质量;性格的性别差异会影响学生对学习内容的选择,以及学生的社会性学习和个体社会化。因此,学校应重视情感因素的作用,使教育内容的组织和选择更好地适应学生的性格差异。

4、学习心理。

1)学生学习的特点、学习的分类、学习的基本理论【识记】【理解】

学生学习的特点。

学生的学习是人类学习的特殊形式,是人类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学习的主要特点表现为:

1、以系统学习人类的间接知识经验为主;

2、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

3、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

学习的分类

1、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

根据学习情境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把学习分为八类:

信号学习;②刺激-反应学习;③连锁学习;④言语联结学习;

辨别学习;⑥概念学习; ⑦规则或原理学习;⑧解决问题学习

2、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

智力技能;②认知策略;③言语信息;④动作技能;⑤态度

3、我国:

知识的学习;②技能的学习;③行为规范的学习。

学习的基本理论。

1、联结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通过条件作用,在刺激和反应之间建立直接联结的过程;强化起重要作用;个体学到的是习惯,是反复练习和强化的结果;习惯形成后,只要原来的或类似的刺激情境出现,习得的习惯性反应就会自动出现。

代表学说: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论;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论;程序教学与教学机器;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2、认知学习理论 :认为学习是主动地在头脑内部构造认知结构;学习是通过顿悟与理解获得;学习受主体的预期所引导。

代表学说:苛勒的完形-顿悟说;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论;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学习动机及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理解】

1、 学习动机的培养。

1)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培养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可以影响学习效果,学习效果也可以反作用于学习动机。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相互促进,从而形成学习上的良性循环。

2)利用直接发生途径和间接转化途径培养学习动机。

新的学习需要可以通过两条途径来形成,一是直接发生途径,即因原有学习需要不断得到满足而直接产生新的更稳定、更分化的学习需要:一是间接转化途径,即新的学习需要由原来满足某种需要的手段或工具转化而来。

利用直接发生途径,主要应考虑如何使学生原有学习需要得到满足。从间接途径考虑,主要应通过各种活动,提供各种机会,满足学生其他方面的要求和爱好。

2、 学习动机的激发。

1)创设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学习。

3)学习迁移与教学【识记】【理解】

学习迁移的概述。

定义: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种类。①正迁移与负迁移;

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

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

同化性迁移、顺应性迁移与重组性迁移。

迁移与教学。

1、 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

①相似性②原有认知结构③学习的心向与定势。

2、促进迁移的教学。

①精选教材②合理编排教学内容③合理安排教学程序。

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

4)知识学习的类型、知识学习的过程和条件【识记】、【理解】

知识学习。1、类型:①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命题学习;②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并列结合学习;

2、过程:知识获得→知识保持→知识提取。

3、知识学习的第一个阶段,条件是:

必须获得充分的感性经验;②必须对所获得的感性经验进行充分的思维加工。

通过直观和概括两个环节来实现。

5)技能及其特点、操作技能与心智技能的形成及培养【识记】【理解】

定义:技能是指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

特点:①技能是通过学习或练习而形成,不同于本能行为。②技能是一种活动方式,由一系列动作及其执行方式构成的,属于动作经验,不同于认知经验的知识。

③技能中的各动作要素及其执行顺序要体现活动本身客观法则的要求,不是一般的习惯动作。

操作技能:也叫动作技能、运动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

心智技能:也称智力技能、认知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

心智技能与操作技能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区别:1、操作技能是外显的操作活动,心智技能是在头脑中进行的内隐活动,既操作技能具有外显性,心智技能具有内隐性。

2、操作技能的操作对象是具体的客观事物,心智技能的操作对象是头脑中的观念和映象,即心智技能具有观念性。

3、操作技能始终是连贯的,各环节缺一不可, 而心智技能一旦形成,一环一环的推理过程则被高度压缩和简化的直接提取所取代,即心智技能具有简约性。

联系:1、操作技能是心智技能形成的最初依据,也就是说,心智技能是在操作技能的基础上形成的。

2、心智技能要通过操作技能表现出来,它是外部动作的支配者和调节者。

3、这两种技能的形成都与个性特征有关, 镇定、灵活、勤奋、认真、责任感等都有助于技能的形成,这两种技能的形成都有助于高效而富有创造性地完成学习任务,解决复杂的问题。

操作技能形成的阶段。

一)操作定向阶段(二)操作模仿阶段(三)操作整合阶段(四)操作熟练阶段。

操作技能训练的方法。

一)指导练习法(二)**训练法(三)实地训练法。

四)时间-动作分析法(五)程序训练法。

心智技能的形成。

、心智动作按阶段形成理论(加理培林前苏联)

活动的定向阶段→物质与物质化阶段→出声的外部言语动作阶段。

不出声的外部言语动作阶段→内部言语动作阶段。

、心智技能形成三阶段论(安德森)

认知阶段→联结阶段→自动化阶段。

、我国心智技能形成三阶段论:(p117-119)

原型定向:4注意点。

原型操作:4注意点。

原型内化:4注意点。

心智技能培养的要求。

一)激发学习者的积极主动性;(二)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和概括性;(三)正确的使用语言。

心智技能的训练方法。

一)发现法(二)提纲挈领法(三)范例法。

6)学习策略及其种类【理解】

定义: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

特征:是学习者为了完成学习目标而积极主动地使用的。

是有效学习所需的。

是有关学习过程的。

是学习者制定的学习计划,有规则和技能构成。

分类: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资源管理策略。

一、认知策略。

一)复述策略。

、定义:复述策略是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方法。

、常用的几种方法:

利用随意识记和有意识记;②排除相互干扰;③整体识记和分段识记;

多种感官参与;⑤复习形式多样化;⑥画线。

二)精细加工策略。

、定义: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将新学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的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

、常用策略:

记忆术(位置记忆法、缩减和编歌决、谐音联想法、关键词法、视觉想象、语义联想);

做笔记;③提问;④生成性学习;⑤利用背景知识,联系实际。

三)组织策略。

、定义:使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

、常用策略:

列提纲;利用图形(系统结构图、流程图、模式或模型图、网络关系图);

利用**(一览表、双向表)。

二、元认知策略。

一)概念:、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是关于个人自己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包括:对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观念、对认知行为的调节和控制。

元认知知识(知道做什么):对有效完成任务所需的技能、策略及其**的意识。包括对人人作为学习的认识、对任务的认识、对有关学习策略及其使用方面的认识。

元认知控制(何时、如何做什么):包括制定认知计划、监视计划的执行以及对认知过程的调整和修改。

、常用策略:①计划策略、②监视策略、③调节策略。

三、资源管理策略。

、学习时间管理:统筹安排学习时间、高效利用最佳时间、灵活利用零碎时间。

、学习环境的设置:注意调节自然条件,设计好学习的空间。

、学习努力和心境管理:自我激励。

、学习工具的利用。

、社会性人力资源的利用。

7)品德的形成及其培养【识记】

品德形成的三个阶段:依从 →认同 →内化。

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

、有效的说服。

、树立良好的榜样。

、利用群体约定。

、价值辨析:选择阶段→赞赏阶段→行动。

、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

5、学生心理健康与教育。

1)心理健康的概念、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识记】

概念:心理健康就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

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1、预防精神疾病、保障学生心理健康的需要。

2、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人格健全发展的需要。

2023年福建教师招考心理学模块 考试大纲整理

1 认知发展与教育。1 感知觉及其规律的应用 学生观察力的发展与培养 识记 应用 定义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域感觉器官的事务的个别的反应。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务的整体的反应。感觉和知觉作为两种不同层次的心理过程存在着一定的区别 1 感觉是介于心理和生理之间的活动,是以生理作用为基础的简...

2023年福建教师招考心理学模块 考试大纲整理

1 认知发展与教育。1 感知觉及其规律的应用 学生观察力的发展与培养 识记 应用 定义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域感觉器官的事务的个别的反应。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务的整体的反应。感觉和知觉作为两种不同层次的心理过程存在着一定的区别 1 感觉是介于心理和生理之间的活动,是以生理作用为基础的简...

2023年福建省教师招考心理学讲义

金仕教师招考辅导。心理学讲义。福建金仕公职考试研究院。一 认知发展与教育 一 感知觉及其规律的应用 学生观察力的发展与培养。1,感知觉的定义。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眼睛看,耳朵听,鼻子闻,舌头尝到滋味,摸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