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高职体育教学改革

发布 2022-03-24 06:48:28 阅读 7766

【关键词】 新课标;职业高中;体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9-0-01

目前,我国教育的改革正处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攻坚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是职业高中课程体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人才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新一轮课程改革及《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带来了全新观念,促使教育实践发生了重大变化。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体育教学中很多旧观念制约着当前职业技术学校体育的发展,要想使学校体育向纵深发展,符合新《标准》的要求,就必须转变旧思想和旧观念。

随着体育教育的发展,单纯的竞技教学和身体素质内容,已不适应现代体育教育发展的需要。面向二十一世纪,体育教学的内容覆盖着体质、生理、心理、道德、人口、经济、哲学、美学、健康等学科。

传统体育教学中技术、技能的内容以田径、体操和三大球为主,学习时不分性别、年龄、体质状况、技术基础全班统一,忽视了学生个人的特点,兴趣和各方面的差异,不利于学习。在现代体育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性别、年龄、兴趣、体质等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技术、技能的学习和掌握,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解决了教学中学生“吃不饱”和“吃不了”的难题。

体育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传统体育教学中很多教师忽视了理论课的教学。现代体育教学中要重视理论课的教学,增加理论课在教学中的比重。学生通过对营养与健康、养生与保健的学习,增强学生自觉参加体育活动的意识,养成良好的、健康的生活习惯,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通过对我国传统项目史、奥运渊源等体育史的学习,激发他们的爱国激情,使他们热爱祖国,热爱和平的美好愿望更强烈;通过动作技术原理、项目规则的学习,促进体育实践教学的效果。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采用封闭式、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只关心教什么、不关心怎么教,课堂气氛显得过于沉闷、呆板,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教师的教学方法也要随之改进提高。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多表扬、多肯定、多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每个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成。

同时合理利用多**等现代化教学设施,改进教法,提高教学效果。

体育教师传统上是体育教学中的领导者,往往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在现代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从“独奏者”的角色转变到“伴奏者”的角色,不再是领导者,而是引导者,帮助和引导学生去发现、组织和管理知识;要由“学适应教”转变到“教适应学”;要把主动性还给学生,把体育课当成是给学生提供充分锻炼、发展自我的机会,让学生真正成课堂的主人。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内在的体育需求创设一系列和谐、民主、宽松的体育学习环境,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体育活动。

发挥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使他们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使学生会学、乐学、善学,从而保证学生达到发挥和发展的最佳效果。

体育教学模式有的取向于各种模式的综合运用,有的取向于师生关系,有的取向于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有的取向于教学内容,有的取向于教学安排有的取向于技能学习与学生心理发展。追求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追求从生理改造到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追求从学会到会学水平的提高。在教学中利用**观察、练习中因势利导,启发学生的思维。

例如,要让学生了解如何跑得快、跳得高,应懂得人体运动的基本规律和人体的形态结构,从而使学生选择跑步、弹跳的最合理姿势和用力的科学方法。教师要为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创造有利条件,在进行讲解示范和辅导时,教师在每个教学环节上注意启发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使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积极开动脑筋,把所学的知识变成感知,加深理解,从而获得学习知识的迁移和反馈的积极作用。教学模式的多样化,说明各种教学模式都有自己特定的适用范围。

尽管这些教学模式还不尽完善,但在体育教学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将会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新课标强调多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灵活运用,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和多样化。教学形式以集体教学、分段教学、循环教学、提示教学、电化教学、分组考核、小组创编队形以及理论教学等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教师要有意识地组织多样化、生动有趣的活动来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情感。

新课程设置由单一的普通教学课向选项课、专项提高课、保健体育课等多样化的方向发展。未来的体育教学内容将从“以运动技术为中心”向“以体育方法、体育动机、体育活动、体育经验为中心”转移,但这并不意味着对运动技术教学的否定。不过,具体的教学内容将根据社会体育的发展、学生个体的需要及学校的教学条件,进行较大幅度的调整。

非竞技运动项目、娱乐体育项目及个人运动项目的内容比重将加大。内容的广度将拓宽,包括理论、技术、保健、素质等方面,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内容的深度强调可接受性,突出健身性、娱乐性、终身性、实用性,以利于吸引学生主动地参加体育学习和锻炼。

参考文献。1]张礼权。新课程教学中的渗透游戏教法必要性[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8,(04)

2]章懿,欧彩玲。新课改背景下的体育教师成长问题**[j].2008,(02)

3]仲鹏飞,唐苏娜。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和谐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j].怀化学院学报,2008,(05)

4]田世平。论高校体育教师重新树立现代体育教学观[j].中国**教育,2008,(10)

新课标下的体育教学改革

摘要 目前,中小学体育教学将逐步执行新课程标准,使用新教材。在此形势下,广大中小学体育教师如何从思想认识到教学实践都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搞好体育教学改革是我们要 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关键词 体育 学生 新课标 教学改革。一 对新课程标准的认识。新的课程标准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发展了过去大纲中的观念,在...

新课标下初中数学教学改革初探

作者 韦靖斯。读写算 2018年第28期。摘要在教學过程中,教师掌握学生的心理特征,充分挖掘教学资源优势,多渠道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在,提高教学质量,从生活情感中鼓励学生克服畏惧心理,潜心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逐步形成适合个体的正确学习方法,为日后数学学科的教与学打下扎实的...

高职英语教学改革

摘要 英语作为当今世界上主要的国际通用语言,已经成为学生工作与就业的基本需要。我国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是以市场需要为目标 以就业为导向 以实用为主要目的。针对目前社会对人才规格要求的变化和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必须构建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从而加强学生就业硬件,以适应市场的需求。本文主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