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解读。
—新课标下如何上好地理活动课。
新课标改革后,活动课程可以说是地理新教材的一大亮点与特色,对推动地理课程改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2023年地理活动课写进了新的教学大纲,高中地理新教材的课后练习都以活动的方式进行,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活动课程在新教材中处于主体地位,是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注重**和体验,在设计上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信息能力和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突出地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实用性。
相对于大纲版地理教科书而言,新课标地理教科书中“活动” 的数量增多,类型多样,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具有新的要求和影响。活动课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尤其是地理活动课在其学科课程具有更重要的价值。地理学科具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双重性特点,活动题材广泛,活动方法多种多样,所以开展活动课具有较强的优势。
开展地理活动课不仅能使学生学习兴趣、研究能力得到培养,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与合作精神、意志与毅力、广泛的兴趣与爱好,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但必须明确,无论“活动”数量如何变化,类型如何丰富,只有学生真正参与了,才能发挥其应有的功效和价值。
怎样上好地理活动课,怎样做好教学设计,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活动实践的过程中,因好奇一步步深入,因豁然开朗又得到极大的满足,因满足而激发无穷的学习地理的兴趣,最终掌握知识内容和学习方法。因此如何搞好地理活动课的教学, 很值得人们去思考和**。
地理学科是文理兼备的学科,综合程度高,既有系统的理论性,又有很强的实践性,涉及到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的许多方面的内容。而课堂教学由于受到时空的限制,难免理性有余而感性不足,比较抽象、枯燥甚至不易理解。而在活动课中,通过实践,使教学内容直观、形象、易懂,印象深刻,不易遗忘。
如何上好活动课,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形式要多种多样。
活动课的形式,要不拘一格。只要是围绕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提高学生运用科学的方式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所选取的活动形式都是可行的。在选取活动形式时,必须认真考虑下列几点:
首先是活动的可行性和实效性,要让学生在参与、能参与的活动中,吸取知识营养,获得能力的提高;再次是活动的主题性和针对性,切忌无目的、随意地开展活动;还要注重内容和形式、知和行要有机地统一起来,要根据教学内容来选取活动形式,做到形式为内容服务,把掌握知识和培养能力贯穿于活动的始终。
可采用查阅式,让学生通过查找报刊、图书、网络等方面的资料,掌握一定的事例、数据、**等材料,用教材中的理论或自己的观点,分析、说明某一理论、观点或实际问题。这种方法适合在课前布置学生去完成;讨论式,即对一些重要学习内容或一些易混淆、易发生错误的理论、观点、认识等问题,可以组织学生辩论、讨论,使其在讨论中寻求到正确答案或结论,并加以巩固。在活动中要倡导民主、平等的气氛。
在追求真理、探索问题的过程中,师生的地位是完全平等的,要让学生在讨论中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反对讽刺、嘲笑持有不同观点、不同看法的学生。也必须反对轻视过程而去片面地注重结果。教师不要把自己的观点、认识等强加于学生,允许学生保留意见、继续**。
有些问题的结论应是开放式的;
实践- 体验式,这种形式就是要求学生将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迁移、应用到现实的情境之中去,体验、对照实际生产生活与书本理论知识之间的关系。此外,还有辩论式、研究式、综合式等多种形式。教师可根据教材中推荐的活动形式作为参考来组织活动课, 也可以结合当地的实际和学生实际, 设计和组织更好的、更有效的地理活动课。
二.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活动课强调的是如何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兴趣,将学生从被动学习的地位转变成主动学习的地位,突出了他们的主体意识;同时,地理活动课能使学生在活动中学知识,在活动中用知识;能让他们既主动学习知识,又能主动参与自己喜闻乐见的活动,这符合青少年好奇、好动等多种心理特征。当他们用所学知识,在活动中分析、解决了某一个具体的实际问题时,他们会深刻领会学习地理的价值和意义。
这无疑会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而这种在活动课中所产生的学习兴趣,必将会对他们的学习带来积极的影响。这样,就有助于地理课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培养合作意识与团队精神。
活动课的主体是学生,形式十分活泼,内容往往涉及面较广,凭一个人的力量一般难以短时间内完成。这就要求既要有明确的分工,又要为达到共同的目标而协同作战,利用团队的力量,共同完成任务。所以,合作是非常必要的,而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用研究、讨论等学习方式来完成活动课的内容,创设了有利于沟通与合作的教育环境,使学生学会了怎样去交流信息与创意,培养了乐于合作、也能够合作的团队精神。
四.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能力,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是现代教育的主要特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地理活动课的设置和开展,能充分体现现代教育的特征,满足现代社会对人的能力的要求。学生在多种活动课形式中,通过动手、动口,培养了实践能力和口头表达的能力;通过接触社会,进行调查、访问,增长了知识,增强了社会交际能力;通过讨论、辩论、巩固了所学知识,提高了判断是非的能力;通过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中去,锻炼了自己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各种查阅活动,提高了自己收集、分析、处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通过活动课这种特有的环境和空间,还能培养创新能力。
活动课的开展,为学生提供了一片铸就才能、施展才能的空间。
五.深化理论知识的功能。
活动课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即活动内容的理论部分、典型的阅读材料、推荐的活动形式和内容。其中的“活动内容的理论部分”是整个教学内容的一部分,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理论知识。而将一些重要的教学理论知识内容,以活动课的形式呈现出来,让学生在活动课中去掌握,强调的是学生在做中学,在活动中用。
这样,学生所学到的知识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知识,是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的知识。显然比封闭式课堂中所学到的知识理解得更透彻,掌握得更加牢固。所以,地理教师在设计、组织活动课时,要充分挖掘、利用地理活动课深化理论知识的功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生动形象的情境中学到知识。
六.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适当删减、改进活动课程的内容。
在地理新教材中,很多知识都以活动课的方式来呈现,这些活动课涉及各个方面的内容,有讨论式、实验式、野外调查式、实地考察式等等,其中有很大部分受课堂条件制约,或学生能力问题等而无法完成。因此教师在实际课堂中,不可一味地“为了活动而活动”,而应考虑现实状况,结合学生自身水平与能力,适当删减一些难度过大,学生无法完成的内容,也要根据实际需要,改进完善活动课的内容。
要上好地理活动课程,不仅要做好基本的备好课标、备好教材、备好学生,因地理教学涉及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各个层面,更要求教师广泛涉猎,扩展自身知识面。这就需要教师融合、联系经济、社会科学、历史各学科开展教学,以丰富教学内容。
上好地理活动课除要求教师基础知识扎实、掌握正确的教学方法外,还应正确认识地理活动课在地理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走出对地理活动课的误区:
误区一: 活动课是个可有可无的教学环节。
受长期的应试教育和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有些地理教师看不到活动课的意义和价值所在。总认为活动课不实在,可有可无。有的虽然在形式上开展了地理活动课,但主题不突出,组织不严密,效果不佳;有的甚至把活动课的内容搁在一边,不予理睬。
地理活动课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是培养学生能力的有效途径。***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不能整天把青少年禁锢在书本上和教室里,要让他们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打开他们的视野,增长他们的经验”。
以前,在应试教育和传统教学模式下,人们往往注重的是向学生灌输知识的多少,学生背诵、记忆知识的多少,学生卷面分数的高低,这实际上是无法很好地达到育人的目标。进入新世纪后,社会的人才观发生明显的变化,要求教学应该注重学生素质的提高和能力的培养,要使教育真正成为一种能力教育。而加强地理活动课的这一教学环节,就是有意识地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因此,每一位地理教师不应当把活动课看成可有可无的环节,而应当把它作为呈现教学内容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要从教育和教学的目标要求出发,去认识、重视地理活动课。
误区二: 活动课仅仅是一种巩固教学效果的手段。
产生这种认识的原因有三: 一是对活动课的意义、目的、要求认识不清、不全;二是对新教材的内容钻研不深、理解不透;三是受旧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影响。新教材中所编写的活动课内容,,均是一些相对独立的知识,并非是对某一章、节的总结,这些内容大都含有相对独立的、比较重要的基础理论知识。
如果把活动课仅仅当成是巩固教学效果的手段,那就无法有效地达到活动课的目的。在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等方面, 就实现不了活动课所独有的功能。
误区三: 活动课内容不是教学必修内容。
这是由于对地理活动课缺乏正确的认识,加之对新教材钻研、领会不够,所以,总认为活动课的内容不重要,不一定要进行教学。还有的认为活动课不好开展,所以在教学中总是将之淡化。新教材中“活动”层次的要求代替了旧教材“运用”层次的要求,如前所述,活动课的内容又具有独立性。
由此可见,活动课的内容不但是教学必修的内容,而且是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其中的基本理论,要求学生能在理解的基础上,灵活地运用到实际中去,用它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误区四: 活动课就是“自习课”、“放羊课”
这也是由于对活动课的意义、目的认识不足,加之对地理活动课的教学又缺乏经验,所以在进行活动课教学时往往采取的是应付式、任务式。在让学生进行活动时既无明确的主题,又无具体的组织程序和要求。这种形式上是活动课,实际上是“自习课”、“放羊课”,是无法达到预期效果的,也无法体现新课标对于活动课的要求。
因此,地理活动课,不但要求学生在“活动”和“实践”中掌握一些理论知识,而且还要求学生在“活动”和“实践”中,提高多种能力。所以,它对地理教师的本身素质和工作要求不是降低了,而是大大地提高了!地理教师应发扬民主作风,学会和学生平等相处;教师要善于创设富于思考性、探索性、趣味性或能引起学生认知冲突的问题与讨论,激发学生多方面的思维;教师不能只“教”地理活动,更不能推卸指导的责任,放任学生,而应把自己的有效指导与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主动**有机结合起来。
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实现地理活动课的应有价值。
新课标下如何上好体育课
维普资讯。体育与艺术教育。新课标下如何上好体育课。狄春东。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南张镇中心小学。山东济宁 摘要 新课程改革节给体育教学新的理念,体育课不仅要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而且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此,体育教师要转变。思想观念,正确认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上好体育课...
新课标下如何上好体育课
作者 张志英。新课程研究 基础教育 2008年第08期。长期以来,小学体育课堂把学生当成被动接受知识的机器,在传习式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按照教师的统一安排做着机械单调的动作练习,学习没有自主性,学习的快乐无法得到体验,沉闷的课堂气氛,使学生的个性和人格难以得到正常健康的发展。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指出 ...
新课标下如何上好体育课
作者 李国珍。江西教育 综合版 2013年第09期。一 宽严有度,培养兴趣。现在的中学生,处在似懂非懂的境地,其自控能力欠佳,在他们身上体现出 好动 好说 不受管束的行为。如不严格要求,任其发展,结果只是 放羊 似的教学。体育课经常受到环境 气候 场地 器材的影响,严格规范课堂纪律既能保证体育教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