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复习

发布 2022-02-26 01:30:28 阅读 5818

第一篇总论。

第1章管理与管理学。

1、人类的经济、政治、军事、宗教及其他一切社会活动都具有以下三个特点:目的性(**于人对外部环境和人类自身的相互依存关系)。依存性、知识性。

2、管理热潮的兴起与发展:工业革命重视--第二次世界大战全球热潮--石油危机而冷却。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掀起加强管理的热潮。

3、中国学习管理的必要性:资源短缺、科技落后、专业化社会分工(现代国家和现代企业建立的基础)、凝结全体成员力量的需要、信息技术的发展。

4、本书定义:管理是管理者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个人发展和社会责任,运用管理职能进行协调的过程。(管理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管理应当是有效的、管理的本质是协调(组织内部各种有形和无形的资源的协调、组织与外部环境的协调)、协调是运用各种管理职能的过程)

5、管理的最基本的职能:

计划:制定目标并确定为达成这些目标所必需的行动。计划是为决策服务的,是实施决策的工具和保证。

组织:管理活动的根本职能,是其它一切活动的保证和依托。

领导:指导行为、增进了解、统一思想、激励成员。

控制:使实践活动符合计划(计划是控制的标准)

创新:在管理循环中处于轴心的地位,成为推动管理循环的原动力。

6、管理的自然属性:管理的出现是由人类活动的特点决定的;管理也是社会劳动中的一项特殊职能;管理也是生产力。

管理的上述性质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因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不同而有所改变,这完全是一种客观存在,所以,我们称之为管理的自然属性。

7、管理的社会属性:管理从来就是为统治阶级、为生产资料所有者服务的。

8、管理者的角色(亨利-明茨伯格):

人际角色:归因于管理者的正式权力。代表人角色、领导者角色和联络者角色。

信息角色:管理职责的性质决定了管理者既是所在单位的信息传递中心,也是别的单位的信息传递渠道。监督者角色、传播者角色、发言人角色。

决策角色:企业家角色、干扰应对者角色、资源分配者角色、谈判者角色。

9、管理者的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基、中、高层所需占比相同)、概念技能。

世纪的管理将会面临以下四种趋势:信息网络化、经济全球化、知识资源化、管理人本化。

11、管理学是以各种管理工作中普遍适用的原理和方法作为研究对象的。

12、管理学的研究方法:归纳法、试验法、演绎法。

第二章管理思想的发展。

1、中国传统管理的要点:顺“道”、重人、人和、守信、利器、求实、对策、节俭、法治。

2、西方早期管理思想:

亚当·斯密:劳动价值论(是工资和利润的源泉)和劳动分工理论(提高劳动生产率)。

巴贝奇:“边际熟练”原则(对技艺水平、劳动强度定出界限,作为报酬的依据)

罗伯特·欧文:工厂生产中要重视人的因素(被认为是人事管理的创始人)

3、科学管理理论(古典管理理论):19世纪末20世纪初,管理理论比较系统地建立。

1)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创始人)

1)主要观点:①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工作效率;②达到最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是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代替旧的经验管理;③实施科学管理的核心问题,是要求管理人员和工人双方在精神上和思想上来一个彻底变革。

2)泰罗提出以下管理制度:

对工人提出科学的操作方法,以便合理利用工时,提高工效;②在工资制度上实行差别计件制;③对工人进行科学的选择、培训和提高;④制定科学的工艺规程,并用文件形式固定下来以利推广;⑤使管理和劳动分离,把管理工作称为计划职能,工人的劳动称为执行职能。

3)与泰罗同期的其他人的贡献。

亨利·甘特:甘特图(用线条表示的计划图标)、计件奖励工作制;

弗兰克·杰布蕾斯夫妇:动作研究。

亨利·福特:第一条生产流水线(汽车流水生产线)

4)泰罗及其同期先行者的理论和实践构成了泰罗制。

5)对泰罗制的评价。

积极性:将科学引进管理领域,并创立了一套具体的科学管理方法,是管理理论的创新,也为管理实践开创了新局面;提高了生产效率,推动了生产发展,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管理职能与执行职能分离,使管理理论的创立和发展有了实践基础。

局限性:把人看作纯粹的“经济人”,忽视了员工感情、态度等因素。

2)法约尔的组织管理理论。

1)组织理论研究的中心问题是组织结构和管理原则的合理化,管理人员职责分工的合理化。

2)法约尔认为,要经营好一个企业,不仅要改善生产现场的管理,而且应当注意改善有关企业经营的六个方面的职能:技术职能、经营职能、财务职能、安全职能、会计职能、管理职能。

3)厄威克总结的管理理论:管理过程由计划、组织、控制三个主要职能,**、协调、指挥三项指导原则构成。

4、西方现代管理思想---行为科学”学派。

1)行为科学认为“人”不单是“经济人”,还是“社会人”,即影响工人生产效率的因素除了物质条件外,还有人的工作情绪。

2)行为科学早期理论—人群关系理论。

梅奥等人进行的“霍桑试验”主要结果:生产效率不仅受物理的、生理的因素影响,而且受社会环境、社会心理的影响。表现在:

1)企业的职工是“社会人”;2)满足工人的社会欲望,提高工作的士气,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3)企业中实际存在一种“非正式组织”;4)企业应该采用新型的领导方法。

3)行为科学学派的主要理论。

1)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两个基本论点:一是只有尚未满足的需要能够影响行为,二是人的需要有轻重之分,某一层需要得到满足后,另一个需要才会出现。

五级需要: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感情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2)赫兹伯格双因素理论:

保健因素:当它低于一定水平时,会引起职工的不满;当它得到改善时,职工的不满就会消除。但是,保健因素对职工起不到激励的积极作用。

激励因素:这类因素具备时,可以起到明显的激励的作用;当这类因素不具备时,也不会造成职工的极大不满。

3)①麦格雷戈x理论(人本性坏)和y理论(人本性好):进行管理要采取严格的控制、强制的方式;创造一个能多方面满足工人需要的环境。

超y理论:管理方式由工作性质、成员素质决定。

4)威廉·大内的z理论:认为企业管理当局与职工的利益是一致的,两者的积极性可以融为一体。管理主要内容:

①企业对职工的雇佣应是长期的而不是短期的;②上下结合制定决策,鼓励职工参与企业的管理工作;③实行个人负责制;④上下级之间关系要融洽;⑤对职工要进行知识全面的培训,使职工有多方面工作的经验;⑥相对缓慢的评价与稳步提拔;⑦控制机制要较为含蓄而不正规,但检测手段要正规。

5、西方现代管理思想---管理科学”学派(与科学管理理论同属一个思想体系)

1)特点:1)生产和经营管理各个领域的各项活动都以经济效果好坏作为评价标准;2)使衡量各项活动效果的标准定量化;3)依靠计算机进行各项管理;4)特别是强调使用先进的科学理论和管理方法。

2)“管理科学”学派的主导思想是使用先进的数理方法及管理手段,使生产力得到最为合理的组织,以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而较少考虑人的行为因素。

3)管理科学的重要特点是将数学模型广泛应用于经营管理。

1)对于任何一个模型,它的价值决定于它是否能很好地表现所描述的系统或程序。

2)①按作用可分为:描述性模型(说明一个系统怎样工作)和规范性模型(最优化模型,找出最优解决办法)

按变量种类可分为:确定性模型(所有假定条件都是肯定的)和随机性模型。

4)系统管理理论的应用。

企业作为一个系统的构成要素:人、物资、设备、财、任务、信息。

6、西方现代管理思想---决策”理论学派。

1)“决策理论”学派是以统计学和行为科学作为基础的。

2)“决策理论”学派的主要观点:1)管理就是决策;2)决策分为程序性决策和非程序性决策。

7、对现代管理理论的再思考:

1)成功管理的最重要的两条基本原则是对组织的自豪感和其对工作的满腔热情。

2)管理基本的发展方向是:在完善企业及一切公共部门的管理技术的同时,应当更加信任、重视、依靠组织的职工和自己的顾客。

8、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

第一阶段(2024年至2024年)以扩大企业自主权,推行经济责任制和利改税为主要内容。

第二阶段(2024年至2024年)以推行各种经营责任制,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为主要内容。

第三阶段(2024年至今)以理顺产权关系,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主要内容。

第三章管理的基本原理。

1、(1)原理是指某种客观事物的实质及运动的基本规律。

2)管理原理是对管理工作的实质内容进行科学分析总结而形成的基本真理,它是现实管理现象的抽象,是对各项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的高度综合与概括。

2、管理原理的主要特征:客观性、普适性、稳定性、系统性。

3、系统原理--管理的基础。

1)系统:是指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部分组成,在一定环境中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就其本质来说,系统是“过程的复合体”

2)系统的特征:集合性(最基本)、层次性、相关性。

3)系统原理的要点:整体性原理、动态性原理、开放性原理、环境适应性原理、综合性原理。

4、人本管理--管理的主体。

1)人们对提供劳动服务的劳动者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作用的认识过程经历了三个阶段:要素研究阶段、行为研究阶段、主体研究阶段。

2)有效管理的关键是职工参与。

3)现代管理的核心:利人、利己,民主平等、等级观念并存——引导和促进人性的发展。

4)管理是为人服务的:

1)为用户服务,满足用户的需要,实质是企业实现其社会存在的基本条件。

2)尊重人、依靠人、发展人、为了人是人本原理的基本内容和特点。

3)管理的终极目标是为了人类的未来更美好。

5、责任原理--管理的保证。

1)挖掘人的潜力的最好办法是明确每个人的职责。

2)一定的人对所管的一定的工作能否做到完全负责,取决于下列三个因素:权限、利益、能力(完全负责的关键因素)。(权限=利益=职责》能力)

3)奖惩要分明、公正而及时。

6、效益原理--管理的目的。

1)效果:由投入经过转换而产出的成果,其中有的是有效益的,有的是无效益的。

效率:单位时间内所取得的效果的数量,反映了劳动时间的利用状况,与效益有一定的联系。

效益:有效产出与投入之间的一种比例关系可分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效益的评价:首长评价(权威性,全局性,不够细致具体)、群众评价(公正客观、花费较多时间和费用)、专家评价(技术性强,忽视间接利益)、市场评价(主要体现经济效益)

效益的追求。

3)管理就是对效益的不断追求,这种追求遵循以下规律:1)在实际工作中,管理效益的直接形态是通过经济效益而得到表现的;2)影响管理效益的因素很多,其中主体管理思想正确与否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3)追求局部效益必须与追求全局效益协调一致;4)管理应追求长期稳定的高效益;5)确立管理活动的效益观。

管理学管理学原理复习

管理科学是一门运用多学科,多领域的理论 方法 技术和知识的综合 叉学科,是一门现代运用科学,其目的是研究人类在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下,管理学复习资料。管理科学是一门运用多学科,多领域的理论 方法 技术和知识的综合 叉学科,是一门现代运用科学,其目的是研究人类在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下,管理学复习资料。管理科学...

管理学管理学各章复习要点

第一篇总论。第一章管理活动与管理理论。一 名词 管理 权变管理理论。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 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权变管理理论。其核心是力图研究组织与环境的联系,并确定各种变量的关系类型和结构类型。强调管理要根据组织所处的环境随机应变,针对不同的环境寻求不同...

管理学复习

第一章管理者与管理。什么是管理。管理的定义。什么样的组织需要管理?为什么?效率与效益有什么区别?举例什么。什么是经营?什么是管理?组织有哪些特征?管理有哪些职能?由谁来执行?根据管理者角色理论,管理者扮演着哪些角色?有效的管理者也是成功的管理者吗?为什么?第二章管理的演进。产业革命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