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管理概论。
第一章,管理概述。
一,组织与管理:
组织是管理的载体。
组织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为了实现共同目标而分工协作形成的集合体。
1, 组织具有共同的目标。
2, 组织是通过分工协作开展创造性活动。
3, 组织的基本要素是人。
二,管理的概念:
管理的特征:
1, 管理服从并服从于组织目标。(效果是指组织是否实现预期的目标。效率是指是否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
2, 管理是在一定的组织环境中进行的。
3, 管理是对组织资源的整合和利用。
4, 管理是由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等工作组成的不断循环的过程。
三,管理的二重性。
1, 管理的自然属性是指管理的生产力属性,它是由一定的生产力状况决定的。
2, 管理的社会属性是指管理的生产关系属性,它是指管理与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
学习和掌握管理二重性的意义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学习和掌握管理的二重性,有助于学习、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理论和方法。
2, 学习和掌握管理的二重性,有助于总结我国管理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3, 学习和掌握管理的二重性,有助于结合情景因地制宜的探索具有特色的管理模式。
四,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1, 科学性:有规律可循,但依具体情况调整。
2, 艺术性:全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五,管理者与管理技能。
管理者是指管理活动的发起者,即只会他人完成具体工作的人。组织中的成员可以分为两类:操作者和管理者。
不同层次管理者有不同的管理目标、能力。
六,管理者的角色。
人际方面的角色。
1, 挂名首脑。
2, 领导者。
3, 联络者。
信息传递方面的角色。
1, 坚挺着。
2, 传播者。
3, 发言者。
决策制定方面的角色。
1, 企业家。
2, 调解人。
3, 资源分配者。
4, 谈判者。
七,管理者的能力要求。
1, 品德即道德品质,包含着一个人的道德认识和在行动上付诸实践的到的一项两个方面。管理者的品德应该包括两方面(强烈的使命感和事业心;良好的精神素质)
2, 知识是提高管理水平的基础和源泉。一般来说,管理者需要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政治法律方面的知识;经济管理方面的知识;人文社科方面的知识;科学技术方面的知识)
3, 能力是指管理者将各种管理理论与业务知识应用于实践,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概念技能是指总管全局,分析判断所处环境并能识别其因果关系的能力)
第二章,管理理论的演进。
一,古典管理理论。
在这样的北京下,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出现了持续四五十年的社会性管理研究潮流,很多管理者和工程师认识到管理的重要性及其对经济发展的意义,致力于管理理论、规划和方法的研究,导致了管理理论的出现。通过在工业界的应用和传播,以科学管理为带便的管理论在社会、公众中获得了广泛的认知,引起了人们思想上、观念上的转变。这一时期被人们成为“管理运动”,管理由此走上科学的轨道发展为影响社会经济生活的完整理论,成为独立的研究领域。
二,科学管理理论。
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工作定额。
2, 标准化。
3, 差别计件工资制。
4, 科学的挑选工人。
5, 计划与执行分开。
6, 劳资双方要进行“精神革命”
7, 实行职能工长制。
8, 实行例外原则。
三,一般管理理论。
企业的六项基本活动:技术、商业、财务、安全、会计和管理。
管理的五大智能:
法约尔首次把管理活动划分为计划、组织、只会、协调和控制五大智能,解释了管理的本职,并对五大管理职能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法约尔认为,计划是探索未来、制定行动计划;组织是建立企业的物质和社会的双重结构;只会是指已经建立的企业发挥作用;协调就是平衡各种关系;控制是按已制定的规章和命令进行工作,保证计划目标得以实现。
管理的14条基本原则。
1, 劳动分工。
2, 权利与责任。
3, 纪律。
4, 统一指挥。
5, 统一领导。
6, 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
7, 人员报酬。
8, 集中。
9, 等级链(法约尔设计出一种“跳板”,也称为“法约尔桥”,以便及时沟通信息,快速解决问题)
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是西方古典管理理论的重要代表,后来称为管理过程学派的理论基础。
四,组织管理理论。
马克思韦伯提出了所谓理想的科层组织体系理论。对于权力,他认为有三种类型:超凡权力、传统权力和法定权力。法定权力是法律规定的权力,只有他才能作为科层组织体系的基础。
五,行为科学理论。
以泰勒、法约尔、韦伯等人的理论为代表的古典管理理论广泛传播和实际应用。
追求最大限度的经济收入,即“经济人”假设。
六,梅奥与霍桑实验。
梅奥对其领导的霍桑实验进行了总结,于2024年出版了《工业文明中人的问题》一书,提出了与古典管理理论不同的新观点,主要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
2, 企业中存在非正式组织。
3, 新型的领导通过提高工人的满足程度,来达到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七,人际关系运动。
道格拉斯麦格雷戈提出x-y理论。
x理论的韧性假设(经纪人)
1, 大多数人是懒惰的,他们尽可能的逃避工作。
2, 大多数人没有什么包袱,对生理和安全的需要高于一切。
3, 大多数人比喜欢承担责任,宁愿让别人领导。
4, 大多数人的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相矛盾,必须用强制、监督、指挥等方法严加管制。
5, 大多数人符合以上假设,少数人能克制自己,这部分人应当夫妻管理的责任。
y理论的韧性假设(自我实现)
1, 工作中体力和脑力的小号就像游戏与休息一样自然,普通人并不是天生就厌恶工作。
2, 外来的控制盒惩罚并不是使人努力工作的唯一手段,人们可以通过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来达到目标。
3, 人的自我实现要求和组织需要的行为之间没有矛盾。人们可以将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同一起来。
4, 在社当的条件下人们不但愿意接受一定的任务而且会主动承担自然。
5, 大多数人在解决组织的各种问题时,都能发挥较高程度的想象力、灵活性和创造性。
6, 在现代工业社会条件下,普通人的智力只得到了部分发挥。
八,后期的行为科学。
从行为科学研究对象设计的范围来看,基本可以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1, 个体行为理论。
1) 有关需要、冬季和激励的理论。
2) 有关人的特性的理论。
2, 群体行为理论。
1) 有关群体东丽的理论,如群体动力学。
2) 有关信息交流的理论,如信息交流分类、正式信息交流网络、非正式信息交流网络以及信息交流效率的提高等等。
3) 有关群体及其成员相互关系的理论,如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的特征、相互关系及其作用、群体间竞争和冲突等方面的研究。
3, 组织行为理论。
1) 有关领导行为的理论,如四分图、管理方格图、领导行为连续统一体等理论。
2) 有关组织变革与发展的理论,如z理论等。
九,社会系统学派。
社会系统学派的传世人是美国的管理学家切斯特巴纳德,他的代表作是2024年出版的《经理人员的职能》。社会系统学派的特点是将社会学概念应用于缝隙经历人员的职能和工作过程,这一学派认为,组织是一个人与人之间互相协作的社会系统,这个系统将受到社会环境各方面因素的影响。
组织的三个基本要素:协作医院、共同的目标和组织成员之间的信息沟通。
十,经验主义学派。
经验主义学派应该从企业管理实践出发,通过分析研究各种各样成功和失败的案列,可以总结出一般性的结论和原理,从而懂得在将来相应的情况下如何有效的实施管理。
十一,系统管理学派。
将一般系统理论引入工商企业的管理中,将企业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以系统的观点分析企业内部和企业同周围环境的关系。
十二,决策理论学派。
决策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的教授赫伯特西蒙。
十三,权变理论学派。
这一学派认为,在管理中要根据企业所处的内外部条件随机应变,没有什么一成不变、普遍适用的“最好的”管理论和方法。
十四,企业文化理论。
企业文化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三个层次。
第三章,管理与环境。
一,环境对管理工作的影响。
根据环境不确定性的程度,我们可以把环境分为动态环境和稳态环境。
动态环境是指组织环境要素会大幅度改变的环境。反之,则称为稳态环境。
二,管理环境的概念。
管理环境是指影响管理系统生存和发展的一切要素的总和。
三,管理的一般环境。
有叫做总体环境。
按照环境内容的性质可以将一般环境分为政治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科学技术环境和自然环境。
1, 政治法律环境: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制度、体质、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等。
2, 经济环境: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经济制度、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劳动力结构、物质资源状况、消费水平、消费结构及国际经济发展动态等。
3, 社会文化环境:包括组织所在国家或地区居民的宗教信仰、价值观、受教育程度、文化水平、社会伦理、行为方式、风俗习惯、环保意识和审美意识等。
4, 科学技术环境:是组织所处的科学技术情景。
5, 自然环境:是指组织得以生存和发展所以来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
四,管理的特殊环境。
特殊环境包括**商,顾客,竞争者,公众。
1, 顾客,是购买并使用或消费企业产品或服务的客户,包括指和个人。
2, **商,是企业从外部输入的各种资源,如劳动力、原材料、信息、能源等的提供者,包括组织和个人。
3, 竞争者: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存在着竞争机制,故企业一般总是要面对许多竞争对手。
4, 管制机构,是指特殊环境,即微观或具体环境中能够直接影响和控制企业的行业机构。
战略联盟伙伴,是指具有某些相同利益企业之间结成的战略联盟和产、学、研战略。
第二篇计划。
第四章,计划。
一,计划的内涵及其作用。
美国管理学家孔茨的解释是:“计划工作就是预先决定做什么,如何去做和谁去做。
计划的作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计划是协调组织活动的依据。
2, 计划是降低不确定性的途径。
3, 计划是合理配置组织资源的方法。
4, 计划是控制活动的基础。
二,计划工作的性质。
计划工作的性质可以概括为六个主要方面,即目的性,首位性,完整性,强制性与弹性,持续性,创新性。
三,计划工作原理。
计划工作的主要原理有:限定因素原理、许诺原理、灵活性原理和改变航道原理。
1, 限定因素原理:主管人员越是能够了解对达到目标去主要限制作用的因素,就越能够有针对性的,有效的拟定各种行动方案。
2, 许诺原理:任何一项计划都是对完成各项工作所作出的许诺,因而,许诺越大,实现许诺的时间越长,实现许诺的可能性就越小。因为计划期限过长,环境变化的可能性越大,不可控的因素越多,实现计划的可能性就会变化。
3, 灵活性原理:计划必须具有灵活性,即当出现意外情况时,有能力改变方向而不必花太大的代价。灵活性原理可以表述为:
计划中体现的灵活性越大,由于未来意外事件引起算是的危险性就越小。
4, 改变航道原理:灵活性原理是使计划本身具有适应性,而改变航道原理是使计划执行过程具有应变能力。
滚动式计划方法,是一种编制具有灵活性的能够适应环境变化的计划方法。
第五章,目标与目标管理。
一,目标。目标的定义:是管理活动的起点,是组织内部各项管理活动的依据,同时它又是管理活动的重点,是判断一个组织管理和理性和有效性的标准。
目标的性质:
1, 目标的层次性。
2, 目标的网络性。
3, 目标的多样性。
4, 目标的可考核性。
组织目标是环境因素、组织系统本身以及组织成员需要三方力量相互协调的产物。
管理学管理学原理复习
管理科学是一门运用多学科,多领域的理论 方法 技术和知识的综合 叉学科,是一门现代运用科学,其目的是研究人类在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下,管理学复习资料。管理科学是一门运用多学科,多领域的理论 方法 技术和知识的综合 叉学科,是一门现代运用科学,其目的是研究人类在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下,管理学复习资料。管理科学...
管理学原理
名词解释。管理突破 指通过解决组织的慢性问题,增强组织素质的有组织的活动过程。全面质量管理 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人才生命周期 人才的生命周期大致可以划分为引入阶段 成长阶成熟阶段和衰退阶段。主管人员培训应根...
管理学原理
1.管理或者管理活动的存在,必须具备的条件是两个人以上的集体活动和一致认可的目标。2.系统特性中有效的管理总能带来 1 1 2 的效果 指的是系统的整体性。3.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4.外部环境因素复杂多变,不确定性高的企业环境状态属于复杂动态 5.在计划工作的程序中,估量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