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 c小组活动程序及方法第一章qc小组活动程序。
一、pdca循环。
p:策划、计划。
d:执行。c:检查。
a:处置、处理、总结。
特点:1、p、d、c、a四个阶段一个也不能少;为一完整过程;
2、大环套小环,任何一项过程均包含有小的循环;
3、每滚动一周业绩就提高一步,是阶梯式上升。
二、qc小组课题类型。
问题解决型。
现场型。攻关型。
服务型。管理型。
创新型。三、问题解决型课题的活动程序。
分为:小组自定目标值。
指令性目标值。
指令性目标的通常形式:
1、上级以指令性形式下达给小组的目标。
2、小组直接选定的上级考核指标。
问题解决型”课题活动程序。
自定目标值的课题活动程序。
指令性目标值的课题活动程序。
目标可行性分析内容:
1、现状与指令性目标有多大差距?
2、造成差距的症结是什么?
3、小组有能力解决症结,实现指令性目标吗?
创新型”小组的活动程序:
第二章问题解决型课题活动程序及常见问题分析。
步骤一选择课题。
注意点:1、选题宜小不宜大(课题应为小组力所能及)。
2、课题名称具体、尽量选择能以特性值表达的课题。
3、用数据说话,并以工具方法表达、分析:调查表、排列图、亲和图、头脑风暴法、水平对比法、流程图、简易图表等。
4、用框图表达,不必层层追溯过多,一般用3层。
5、流程型材料产品可从生产/工艺流程分析各子流程/子过程的存在问题,选择课题。
选题存在的主要问题:
1、前言过长,与课题联系不紧密。
2、选题理由复杂,未利用“前言”作铺垫,使选题理由更明确、易理解且精炼。
3、层层追溯上级要求,导致选题理由层次过多。
4、课题名称不准确、不具体。
5、选题理由无数据。
6、只做课题选择,无选题理由;
7、将现状调查内容(找症结/主要问题)放到选题中。
8、小组活动计划表(甘特图)放在选题理由之前。
步骤二现状调查(目标可行性分析)
现状调查的基本任务。
1、把握问题的现状:
掌握问题严重到何程度。
找出主要问题/症结。
2、为目标设定提供依据:
确认小组能够改进的程度。
指令性目标:
1、现状与指令性目标有多大差距?
2、造成差距的症结是什么?
3、小组有能力解决症结,实现指令性目标吗?
现状调查/目标可行性分析存在问题:
1、未为目标值制定提供依据;
2、指令性或自选目标值程序错误;
3、简单重复选题的数据,无深入分析;
4、未找到症结/主要问题;
5、现状调查不深入,分层分析不够,找出的主要问题还带有综合性;
6、排列图应用错误:中将无法或不能准确计量的项目用来分层排列;或将不。
是同一层次的项目放在同一个排列图。
7、数据不充分;
8、统计方法应用不足。
步骤三设定目标。
一、目标值确定原则。
一致性原则 ⑵ 单一性原则 ⑶ 量化原则。
先进性原则 ⑸ 可行性原则 ⑹ 民主性原则。
二、目标值设定方法。
1、横向比较:与同行业先进水平比。
2、纵向比较:与本企业历史最好水平比。
3、现状调查找到的症结的预计解决程度。
4、标准、规范。
5、顾客提出的要求。
6、上级下达的目标、考核指标。
三、目标值制定常见问题:
1、小组自定目标未通过现状调查找到目标值制定依据,在目标提出后再加目标值制定依据或目标可行性分析。
2、指令性目标值:目标可行性分析过于简单、不能证实目标可行;目标可行性分析的内容应与现状调查的内容基本一致。
3、用套话、空话来分析目标可行。
4、目标值过多且相互关联。
5、根据现状调查的结果测算目标值的问题。
6、用措施来论证目标值可行。
步骤四原因分析。
一、原因分析中应注意的问题。
1、针对现状调查找出的症结分析原因(除非课题的问题已是非常具体的小课题)
2、原因分析要展示问题的全貌。
3、原因要展开到可直接采取对策的程度为止。
4、正确、恰当地选用统计方法。
二、常见问题:
1、原因分析回到总课题上。
2、原因分析未到能直接采取措施的程度。
3、因果分析工具选用错误。
4、因果关系颠倒或无直接因果关系。
5、两个因素合在一起。
6、省略了中间层次,导致原因分析跳跃式。
7、工具方法运用错误。
步骤五确定主要原因。
一、目的:深层次地肯定原因,为制定对策提供依据。
二、准则:依据末端原因对所分析的问题的影响程度大小确定(p58)
三、步骤:(p57)
收集所有末端因素。
剔除不可抗拒因素。
逐条确认。四、识别、确认主要原因的方法:
1、现场验证:方法类因素。
2、现场测试、测量:机器、原材料、环境、测量等因素。
3、调查、分析:人员、与人相关的因素。
五、注意的问题:
1、应进行实地观察、调查、测量、试验,取得数据。
2、要因确认程序。
3、末端原因较多时,可制定要因确认计划,按计划分。
4、不能用主观认定的方法确认要因。
六、要因确认存在问题:
1、要因确认泛泛而谈,未到现场取得数据信息。
2、无要因的判别标准或判别标准不合理。
3、未根据末端因素对所分析问题的影响程度大小来确定要因。
4、要因确认偏离。
步骤六制定对策。
1、提出对策:
针对每条要因从各个角度提出改进的想法。
2、研究、确定所采取的对策:(p59)
分析研究的内容:综合考虑确定。
有效性:能否抑制和消除要因?
可实施性:依靠小组的能力、企业的实。
力可否实施?
经济性:花多少钱?能否更少?
技术性:有无相关的专业技术能力?
难易度:容易实现、还是有一定难度?
不能简单地用评分法和讨论法进行评价,应有数据信息作依据。
避免采用临时的应急措施。
尽量采用依靠小组自身力量、自己动手能够完成的对策。
3、制定对策计划。
策划实现对策(方案)的措施。
设定对策的目标:
对策目标与要因判别标准对应。
a)一般情况下,应以确定主要原因的判别标准作为制订对策的目标。(指南p100)
b)小目标必须满足该要因的判别标准,甚至高于判别标准。
目标应尽量量化或能够检查。
4、存在问题:
1、简单地评分,无数据信息作依据。
2、对策超出了小组能力,是靠领导决策,不能体现小组的努力程度。
3、主要对策不是依靠小组自身努力完成。
步骤七实施对策。
要求:1、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2、生动、易懂:**并茂。
3、展示小组的集体智慧、努力程度;
4、展示小组/课题的特质、风范。
步骤八效果检查。
一)效果检查的时机:对策表中所有对策全部实施完成后。
二)效果检查的方法:在新的条件下(所有对策措施均已实施运行)收集数据信息,进行统计分析。
三)效果检查的内容:
小组目标实现否。
现状调查找出的症结是否解决。
经济效益。无形效益。
意外收获。有无***。
步骤九巩固措施。
一)目的:防止同类问题再发生。
二)内容:把对策表中通过实施已证明的有效措施初步纳入有关标准。至少要纳入班组作业指导书和班组管理办法、制度。
三)存在问题:
1、未将小组已实施的有效对策标准化,或未将小组的全部有效措施标准化。
2、将口号、愿望、努力方向作为巩固措施。
3、无巩固期或巩固期不够长。
创新型课题主要问题分析:
1、选题不对,将问题解决型课题当作创新型课题;
2、总体方案未“查新”;
3、方案分解展开选择不彻底;
4、将方案选择、试验放在实施中做;
5、对策表未体现方案逐级分解展开及选择的结果。
QC小组活动讲义
qc小组活动基础知识教程讲义。第一章qc小组概述。一 什么是质量?反映实体满足明确和隐含需要的能力的特性总和。二 质量管理 quality control,简称qc 第一阶段是质量检验阶段。二战前 第二阶段是质量控制阶段。二战开始至50年代末 第二阶段是全面质量管理阶段。从50年代末 60年代初至今...
QC小组活动程序
一 选题理由的陈述。简明 扼要地把上级的要求 或标准的要求 是多少,本部门的问题是什么,实际只达到多少,用数据表达。1 选题理由陈述常见问题 1 选题理由不充分,没有说明必要性 2 选题理由偏离主题,说了一些多余的话 3 没有用数据说话 4 选题理由太多 要抓住关键,切中要害,一条最好 5 选题理由...
QC小组活动程序
qc小组活动课题的类型 问题解决型 现场型 服务型 管理型 攻关型创新型 创新型 追求卓越 探求新品 qc小组活动课题目标值 不同或课题类型不同,其解决程序略有不同 三种不同情况课题的 qc活动程序。qc序号步骤1步骤2步骤3p 步骤4步骤5 自定目标值课题基本步骤选择课题现状调查设定目标分析原因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