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教案

发布 2021-08-21 09:42:28 阅读 9982

诗歌鉴赏专项。

考点解读】2009《考试说明》对古代诗歌鉴赏的要求是: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包括1、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2、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能力层级:e(鉴赏评价)

1、“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是指:

1)把握形象。“形象”大约三种:人物形象、自然景象、物象。

读完一首诗,要看它塑造或描绘的是什么形象,并且了解形象的个性特征及具体特征。 如2023年天津卷第一问“本诗前三联描写出竹子怎样的形象?”答案就是“嫩竹新出,竹影阴凉;雨洗竹净,风送竹香。

”2)品味语言。看诗中哪些字词、哪个句子用得准确或生动,或感**彩浓烈,尤其要重视动词、形容词的表达功能,当然有时也要注意数词和副词。

3)分析修辞。看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表达了什么感情,或创造了什么意境,尤其要注意比喻、对比、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在诗中所起得作用。

4)欣赏技巧。表达技巧指地是表现手法和抒情方式。读完一首诗,要看它想象是否丰富,联想是否恰当,用得是直接抒情还是间接抒情,有没有运用烘托、反衬、象征等手法。

2、“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是指:

1)理解全诗的主旨。看全诗表达了什么感情,或阐述了什么哲理,或诗人对社会、历史、人生有什么总结性的句子。 如2023年全国卷ii第二问“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

请简要分析。”答案为“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作为镇守边疆的将领,斗志昂扬,坚信必胜的豪迈情怀。第三句写部署奋力出击,显示昂扬的斗志;第四句写全歼敌军的决心,显示必胜的信心。

”2)评价诗歌的意义。可评价该诗的积极意义,或指出该诗的时代局限,或就前人对该诗的评价发表自己的看法。

3)分析作者观点态度。作者的观点态度包括对某个人物或某个事件的观点态度、对社会或历史的观点态度等第。其常常以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的方式来体现。

根据以上分析,2023年高考可能出现以下特点:

1、 形式方面。

1)比较阅读成为热门题型。2023年重庆卷、湖北卷、湖南卷,2023年重庆卷、辽宁卷、江西卷、湖北卷,2023年广东卷、湖南卷,2023年湖南卷都采用了比较鉴赏的形式,这种形式容量更大,对考生的理解、辨析能力要求较高,可能成为设题的热门题型。

2)简答题为主要题型。简答题能够考查考生是否合理、准确地表述自己对诗歌的理解,而且对诗歌的赏析可以有不同的方法和角度,只要赏析得当都可得分,这也是高考评卷的原则。

2、内容方面。

1)适当关注非著名诗人和名家的非著名诗作。2023年、2023年、2023年非著名诗人和著名诗人的非著名诗作渐渐成为考查的对象,2023年的备考要适当关注。

2)唐诗宋词的回归将成为一个重要趋势。2023年唐诗宋词的考查比例一反2023年的趋势开始大幅回升。特别是2023年,其比例占到了90%以上。所以2010备考年要尤为注意。

题型示例】1、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雨后池上刘攽。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1)简析这首诗是怎样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的。

答: (2)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答: 参***】

1)水面如同轻轻磨过的明镜一样,倒映出池塘边的房檐和楹柱,以此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

2)一、二两句以“水面平”、“明镜”、“照檐楹”等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幽美迷人的静态。三、四两句用“忽起”、“垂杨舞”及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等,表现了雨后池上的一种动态之美。诗既写出了静态,又写出了动态,以静显动,又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

解析】第(1)小题从局部考查对诗歌句意的理解。

第(2)小题命题非常标准,答题角度(“静”与“动”)限制明确,要求“具体”赏析。

题目让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诗歌进行赏析,考查的是诗歌的表达技巧。那我们首先得知道诗歌写了哪些静景(如水面、明镜等),哪些动景(如东风、垂杨舞等),然后需要考虑静景与动景又是怎样一种关系(如动静结合)。所以,本题答案需要包括如下三个要素:

(1)诗歌描写了哪些静景;(2)诗歌描写了哪些动景;(3)动景与静景关系如何。考生容易将最后一点忽略。

这儿需要指出的是,诗歌鉴赏中但凡是从相对应的两个角度进行赏析的题目,如情与景、虚与实等,答题思路都如上。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南柯子。王炎。

山冥云阴重,天寒雨意浓。数枝幽艳湿啼红。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

蓑笠朝朝出,沟塍处处通。人间辛苦是三农①。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

[注] ①三农:指春耕、夏耘、秋收。

(1)上阙中“数枝幽艳湿啼红”一句展现的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作者写这句是为惜春伤怀吗?为什么?

答: (2)试分析下阙的内容,以及作者在词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答: 参***】

(1)一幅几枝鲜花的花辨上沾着水珠楚楚堪怜的画面。不是为惜春伤怀。可以从两方面看出:

一、作者接着“数枝”句说:“莫为惜花烟怅对东风”;二、在乌云密布、寒雨将至时,作者更关心的是“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

2)描写了农民不避风雨、辛勤劳作的生活,发出了“人间辛苦是三农”的感叹,表达了农民盼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心情。作者通过对农民辛劳生活的感叹,抒发了怜悯农民的思想感情。

解析】试题所选的是词作,所以,阅读就还需要依照词的基本知识。一般分上下阙的词,往往上阙是叙事写景,下阙抒情议论,主题主要在下阙表现(非绝对,有的词是上下相连,没有跳跃的);而且上下阙之间有过渡,称之为“过片”,过片是非常重要的,是结构上的关键句,有时也是意思表达上的关键句,应当引起高度重视。例如本词中的“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既是上阙意思的归结,又引出下阙意思的表达——不“惜花”,那么“惜”什么呢?

原来是“惜农”。实际上,懂得了这一些,试题的大多数问题已经能够基本解决了。

试题1的第一问是要求考生再现诗句描绘的景象,这就需要咬文嚼字和联系特定语境。“数枝幽艳湿啼红”中的“幽”是指静处山野,“艳”是“明艳、明丽”。“啼”是因为“雨意浓”而挂着水珠(“艳”也是因雨洗而特别鲜红),就象掉泪似的。

这样,我们就能准确地再现作者描画的景象了:山野里几枝红花挂着水珠轻轻地摇曳着,惹人怜爱(原答案:一幅几枝鲜花的花瓣上沾着水珠楚楚堪怜的画面)。

上阙的前三句描写花儿在“山冥云阴重,天寒雨意浓”的环境中“湿啼红”,似乎在伤春,但是第四句“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和下阙的“人间辛苦是三农”两个关键句就否定了这种疑问,明确表明了自己的思想感情。于是这个题目就迎刃而解了:作者不是“惜春伤怀”,而是关心在风雨中辛勤劳动的农民,寄予了真切的关心和希望。

试题2要求分析下阙内容,同样需要读懂读通。下阙前两句直接描写农民劳动情景,因为“雨意浓”,所以天天穿着蓑衣带着斗笠出去,打通沟渠,以免水涝。作者描绘的是农民在风雨阴寒中辛勤劳动的图景。

第三句议论,直接感叹农民的辛劳,第四句代农表达愿望:希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样,第二题也圆满解答了。

考题例释】第一节、形象。

知识梳理】诗歌的形象主要是指人(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物(咏物诗中的物象)、景(写景诗中的景象)、。常见的人物形象有:

1、 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

如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

如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

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如王维。《山居秋暝》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山水风光的喜爱。

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

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的流下眼泪。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

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

陆游和辛弃疾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忠心报国,而不被重用的情感,形象鲜明。如《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破阵子》。

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

如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

如王翰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表现了他们忠心报国,献身边塞之情。而杜甫的《兵车行》则体察人民痛苦,反对战争。

8、爱恨情长的形象。

如柳永的《雨霖铃》写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塑造了一个爱恨情长的艺术形象。

常见的物象(意象)有:

动物类。1、蝉。

感身世,诉悲凉:唐骆宾王《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以寒蝉高唱,渲染自己在狱中深深怀想家园之情,句句都可以找到诗人对自己遭遇的不平和人格自信的影子。

痛别离,苦远游:宋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息。还未直接描写别离,就酿造了一种足以触动离愁别绪的气氛。

2、 鸿雁。

鸿雁是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如唐李益《春夜闻笛》: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

也有以鸿雁来指代书信。如鸿雁几时到,江糊秋水多(杜甫《天末怀李白》)。

3、 杜鹃。

杜鹃,又名杜宇、子规,叫声凄切,在古典诗歌中它往往和哀怨、思归相关。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秦观词里借杜鹃之声,渲染孤馆的哀怨之情,传达出诗人的哀怨思乡之情。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李商隐诗中借杜鹃表达殷切的思念。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白居易借杜鹃啼血渲染江洲的荒凉,表达自己被贬江洲的哀怨之情。

4、 鹧鸪。

鹧鸪的鸣声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如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宫女如花满春殿,如今只有鹧鸪飞(李白《越中览古》)这里它又充当衰败之景的象征,它的悲啼,往往预示着伤感和没落。

5、 黄莺。

善于歌唱,是春天的象征。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江南春》),杜牧用黄莺歌唱写出江南美丽的春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白居易用黄莺鸣啼、燕子轻飞来说明春天的来到。

植物类。1、 柳。

柳,留的谐音,折柳有相留之意。故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因此柳带有伤离别的意味,《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柳永《雨霖铃》中有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李白《忆秦娥》中有秦楼月,年年柳色,霸陵伤别。也是表达伤离别的情感。

诗歌鉴赏教案

对诸葛亮的远见和勤奋进行了讴歌,并惋惜其事业未竟。浣溪沙 周邦彦。水涨鱼天拍柳桥。云鸠拖雨过江皋。一番春信入东郊。闲碾凤团消短梦,静看燕子垒新巢。又移日影上花梢。试分析词人的思想感情。感叹时光流逝而又无所作为。提示 情语,潜台词多在尾句。切块。四 知人论世。塞下曲 李白。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

诗歌鉴赏教案

诗歌鉴赏公开课。屏南县华侨中学张书干。学习要点 1 品析诗歌的内容 景 物 人 事等,通过意象 意境等来分析。2 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 抓住重点词和重点句。3 分析语言特色 凝练 修辞 句式等。4 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 夸张 象征 托物言志等 温馨提示 1 理解句意,揣摩内容。2 推敲词句,领会感情。3...

诗歌鉴赏教案

高考诗歌鉴赏系列一。诗歌主旨的把握。授课时间 2013年3月15日授课班级 2013届1班授课人 阴玲。教学目标 1 明确高考对诗歌鉴赏的要求。2 准确把握诗歌主旨。教学重点 把握理解诗歌主旨的一些方法和规律。教学难点 培养挖掘诗歌深层含义的能力。教学方法 鉴赏法 讨论法。课时安排 一课时。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