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专题教案

发布 2021-08-22 00:16:28 阅读 3348

——鉴赏形象。

湘东中学刘琳。

教学目标】、了解什么是诗歌中的形象。

了解如何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掌握答题的技巧、方法与步骤。

教学重点】掌握答题的技巧、方法与步骤。

教学难点】教学生如何看懂一首诗。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

教学用具】多**。

教学课时】课时。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

一、概念解析:

所谓“形象”就是诗歌中所展示出来的生活图景,一般可分为人物形象和自然景物形象、客观事物的形象。

.人物形象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有别于**中的“我”(非作者本人)。还包括塑造的人物形象。

.景物形象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表现出来的主观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诗人一般借意象来表现自我,诗人作为主体,往往与意象这个客体合而为一。

有时诗中有几个意象,各个意象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

事物形象诗人借助具有某种特定内涵的事物来表明自己的心迹或某种情感。如咏物诗的“事物”和送别诗中的细节。

二、鉴赏指导:

一)人物形象。

常见人物形象类举。

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如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

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如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

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如王维的《山居秋暝》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山水风光的喜爱。

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的流下眼泪。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

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

陆游和辛弃疾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忠心报国,而不被重用的情感,形象鲜明。如《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破阵子》。

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如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如王翰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表现了他们忠心报国,献身边塞之情。而杜甫的《兵车行》则体察人民痛苦,反对战争。

爱恨情长的形象。如柳永的《雨霖铃》写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塑造了一个爱恨情长的艺术形象。

人物形象的鉴赏方法。

方法一:知人论世,结合背景,把握形象 。

例一:阅读下面的诗,回答以下问题。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注释]幽州台:即蓟北楼、燕台,为战国时燕昭王所建,原名**台,是燕昭王招纳贤才之地。

试分析诗中的人物形象。

参***】塑造了一位胸怀大志却因报国无门而异常孤独苦闷的诗人形象。前两句俯仰古今,不遇明君,第三句写出空间的辽阔,第四句在广阔的时空背景下突出孤独的诗人形象。表现了怀才不遇的旷古之愁。

方法二:分析人物的行为、语言、心理,把握人物特征。

诗歌鉴赏专题复习教案

一 导入。二 诗歌语言特点。1 形象生动。其特点是状物描形,使人读了富有实感,如入其境。如宋祁的 红杏枝头春意闹 的 闹 用得特别好,表现了杏花的具体特征 鲜艳 热烈 红得象火,给人以闹哄哄的感觉,还表现了杏花枝头蜂飞蝶的热闹景象。2 含蓄。其特点是把思想感情隐藏在形象之中,做到 意在言外 言有尽而...

高中诗歌鉴赏专题教案

第一节鉴赏诗歌的形象。第一课时。教学要点 鉴赏古典诗歌中的人物形象。一。考点解读 诗歌鉴赏常常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鉴赏古代诗歌中的意象 语言和表达技巧 二是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感情。而思想感情又通过意象来表达。所以我们今天来梳理一下通过什么什么意象,表达了什么什么感情的答题方式。二 诗歌鉴赏中常见的 形...

诗歌鉴赏专题

诗歌鉴赏专题 语言 形象。班别姓名座号。1.阅读陆游 诉衷情 试分析诗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戊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注 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2早梅张渭。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