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诗歌专题

发布 2021-08-22 00:17:28 阅读 7477

3.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有人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折柳”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答。4.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李商隐。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许多人说“留得枯荷听雨声”是全篇的点睛之笔,请说说你的理解。

答。5.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夜读书每以二鼓尽为节①

陆游。腐儒碌碌叹无奇,独喜遗编不我欺。

白发无情侵老境,青灯有味似儿时。

高梧策策传寒意,叠鼓冬冬迫睡期。

秋夜渐长饥作祟,一杯山药进琼糜②。

注】 ①这首诗写于乾道元年(1165)秋天,陆游初任隆兴(治所在今江西南昌)通判时,当时41岁。②琼糜:琼浆玉液,比喻精美的食品。

白发无情侵老境,青灯有味似儿时”历来被认为是这首诗中最精彩的两句,请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具体分析其妙处。

答。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语言特色的能力。该题要求从“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来分析这两句的特色,所以考生要在认真阅读诗歌的基础上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

6.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题三闾大夫庙。

戴叔伦。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

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

诗眼”是一首诗中最能体现诗歌主旨的字或词,你认为,本诗诗眼是什么?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析。

答。1.答案:“苦”字言简意丰,吟者借此感慨时光流逝、朝代更替、异地飘零、故乡难回、友人命运等,感情凄苦,此一字为全诗感情所在,可谓点睛之笔。

2.答案:“锁”字是第二句中的诗眼。“锁”字形象地表明了满庭春色闭锁在高墙之内,无法泄露;而宫女的年华,也锁于重门之内,白白消逝。

3.答案:“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抒写思乡之情。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4.答案:这一句写诗人因旅宿思友而彻夜不眠,而雨打枯荷的清韵,暂时能慰藉思友之情。

本诗是怀友诗,所以说此句是点睛之笔。(或:本诗是怀友诗,雨打枯荷的声音,单调而凄清,更衬出环境的寂寥,从而加深了对友人的思念,所以说此句是点睛之笔。

)5.答案:从形式上看:“白发”对“青灯”,“无情”对“有味”,“老境”对“儿时”,对仗工整,对比鲜明。

从内容上看:“侵”字点出了岁月之无情,生有“白发”逼近“老境”的人,对着“青灯”夜读,唤起的却是“儿时”读书的记忆,体现出诗人慨叹岁月无情、人生易逝的心情;“有味”二字体现出诗人一生以读书为乐的情趣。

6.答案:本诗诗眼是“怨”。

从结构上看,“怨”紧承上句,既写出了江水的长流不尽,也写出了屈子深重的哀愁;“怨”又领起后两句,既让眼前的秋风与枫叶景中含情,又让人联想起屈原笔下的秋风与枫叶,让人体会到屈原诗中浓重的“怨情”。从诗歌形象上看,一“怨”字让屈原不被理解、遭谗见谪的哀怨形象立于我们眼前。

高中诗歌专题

板块三语言风格。1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山中送别。王维。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试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这首送别诗的语言特色。答。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西江月 遣兴。宋 辛弃疾。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昨夜松边醉倒,问松 ...

高中诗歌鉴赏专题教案

第一节鉴赏诗歌的形象。第一课时。教学要点 鉴赏古典诗歌中的人物形象。一。考点解读 诗歌鉴赏常常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鉴赏古代诗歌中的意象 语言和表达技巧 二是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感情。而思想感情又通过意象来表达。所以我们今天来梳理一下通过什么什么意象,表达了什么什么感情的答题方式。二 诗歌鉴赏中常见的 形...

诗歌鉴赏专题

诗歌鉴赏专题 语言 形象。班别姓名座号。1.阅读陆游 诉衷情 试分析诗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戊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注 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2早梅张渭。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