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专题之古代诗歌鉴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学生能掌握诗歌的语言特点。
2)学生能了解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
3)能进行有关的鉴赏,并组织语言进行表述。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的学习,进入诗人的精神世界,了解诗人字里行间蕴含的情感和哲理,接受精神的熏陶。
3、过程与方法目标。
引导→**→归纳→应用。 自主**、合作学习,形成技能。
教学重点:
品味古代诗歌语言的形象性、抒情性、含蓄性和精炼性。
教学难点:
语言表达的条理性。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课前预习。
四个小组分组完成下列题目:
找出下列诗句中你认为写得好的字词,并说出“好”在何处。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王维《山居秋暝》)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韦应物《滁州西涧》)
(要求各小组采取合作的方式,推选发言人参加课堂交流。)
二、交流预习情况,研讨学习内容。
学生讨论,教师点评,总结明确:
通过品味诗中的语言,我们不但知道诗人描写了什么,也知道诗人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更知道了诗人运用了什么手法来写。这种品味,其实是抓住诗歌语言形象性描写的特点,对所描写的内容进行具体展开,这正是我们鉴赏诗歌语言的一个重要方法。
三、初步感知。
木兰花。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觳绉*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残照。
[注]*彀绉:绉纱。此处比喻水的波纹。
词中“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
(学生朗读、思考、体悟、讨论。)
三、因例说法:
菩萨蛮。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学生朗读、思考、体悟、讨论。)
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
李益。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
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
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
[注]苗发、司空曙是李益诗友。
古代优秀诗歌语言,常有“言在此而意在彼”的效果,本诗第三联的“露”、“苔”二字就具有这样的作用,试从渲染氛围和表达情感方面作具体解说。
(学生朗读、思考、品味、讨论。)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通过对古代诗歌语言的鉴赏,品味了诗歌语言的形象性、抒情性、含蓄性和精炼性。其实,在具体鉴赏时,这四点是不能截然分开的,生动形象的语言有时又是精炼传神的语言,含蓄委婉的语言也需用形象的语言来表现,而所有这些语言都与诗人在诗中所要表现的主题、所要抒发的情感紧紧地结合在一起。将其切分成四个方面,只是理解的需要,便于大家掌握。
由这四个方面,我们可概括出鉴赏诗歌语言的四种方法:
(投影):第一,形象性语言要具体展开,抓描写的特点;
第二,抒情性语言要仔细揣摩,抓情感的基调;
第三,含蓄性语言要形象把握,抓丰富的意蕴;
第四,精炼性语言要准确体会,抓传神的语言。
五、布置作业。
柳。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注]李商隐青年时就考中进士,朝气蓬勃,充满信心,然而由于党争倾轧,使他长期沉沦下僚。诗人写此诗时,妻子刚病故,自己又将只身赴蜀,去过那使人厌倦的幕府生涯。
试析“曾逐东风拂舞筵”中“逐”字的精妙之处。
试析这首诗对比的表现手法。
诗中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教学反思:课后,我们全组老师对本节课进行了认真的评议和研讨。大家普遍感到,本节课抓住了古代诗歌鉴赏的牛鼻子一一语言。
通过对语言的品味,带动了对古代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思想内容、怍者观点态度等内容的鉴赏,几乎涵盖了古诗鉴赏的各个要素与环节,可渭牵一发而动全身。这样的课删繁就简,重点突出。教者对教学内容进行了筛选、整理与加工,体现了教学过程的创造性。
在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极大的发挥,所有内容都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点拨与激发下自我体会、自我揣摩、自我感悟出来的。教学中有认知有理解,有分析有比较,有鉴赏有评价,课堂上,师生互动,气氛活跃,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培养。学生的发言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既有思维火花的碰撞,又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审美力的具体体现。
课后,教者也跟学生进行了交流。学生普遍感到本节课内容充实,节奏快,收获很大。过去很惧怕古代诗歌鉴赏,特别是在考试时,碰到这道题目简直不知道从何下手。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基本上掌握了解读它的钥匙,至少也知道从何入手去鉴赏了。但也有少部分学生认为,这样的课对于文学鉴赏水平不高的同学来说有些吃不消,特别是古代诗歌接触较少的同学感到有些吃力,但他们也认为这是一堂有趣味的课。
教者自己也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形成了这样几点认识:
一、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既是重点,也是难点。由于所涉及的语言因素较多,所以只能采取重点突破的方法,“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这样,一些常见的有关知识,就不再作为教学的内容。
二、本节课的教学,虽然接触的是形象化的诗歌语言,但由于学生相关知识与能力的欠缺,所以,真正在课堂实施时,难免走上抽象、空洞分析的道路。这需要教者因材施教,点拨引导,深入浅出,化难为易,以求教学效率的优化。本节课之所以受到学生的欢迎,得益于此。
三、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学生的发展。所以,课堂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发展,切忌包办代替。应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的前提下,组织教学,引导学生掌握所应掌握的内容与方法,以期形成认识,把握规律,学会鉴赏古代诗歌。
所以,预习作业必不可少,铺路内容不可省略,启发讨论不可偏废,规律总结应有体现。
古代诗歌鉴赏教案诗歌鉴赏 思想情感
诗歌鉴赏 二 意境,抒情方式以及形象。教学过程 三课时 抒情方式抒情方式包括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直接抒情就是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又包括借景抒情,借物抒情以及寓情与景,寓情于物。一 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情感。忧国伤时。如 杜牧 过华清宫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如...
古代诗歌人物鉴赏教案
解析 诗题 竹轩诗兴 点明地点和人物活动,表明此诗是一首写景诗,给人一种闲情雅致之感。其次把握人物形象,主要通过对诗歌中关于其生活环境的描写及人物的一些表现来进行概括和分析。开头两句通过对 柴门 狭径 等生活环境的描写,突出了环境的优雅,足以引起诗人的诗兴 颔联写诗人观赏 梢影 细落院中,叶声 轻轻...
古代诗歌鉴赏教案一 鉴赏诗歌的形象
一 能力要求。1 诗歌的形象往往指诗中的景物和人物,而形象又常常蕴藉了作者的情感。准确分析形象意味着我们应该能分析诗中的景物特征和人物特征。诗歌景物特征的分析首先要明确诗人所写的景物对象,景物组合所体现的氛围特征,再分析其相互关系和传情效果,还要能分析写景方法。人物形象的分析则往往由整体界定和具体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