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发布 2021-05-02 02:03:28 阅读 1221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养成终身学习习惯。

盐阜中学杨绍国。

内容摘要:“五严”规定的提出,使得学生在校时间较以往大大减少,在家自由安排、自主学习的时间相对增加,这给我们的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新的思考。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是课程改革的首要目标,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

教师可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关键词:自主学习兴趣信心习惯。

2023年6月中旬,省教育厅等五家单位联合颁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见》,对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作出“五严”规定,严格控制学生在校集中教学活动时间,严禁中小学组织任何年级学生在节假日(含双休日和寒暑假)集体上课,或以补差、提优等形式变相组织集体上课用来组织文化补习或考试。“五严”规定的提出,使得学生在校时间较以往大大减少,在家自由安排、自主学习的时间相对增加,而我们的学生长期以来一直是在老师的牵引下学习,自主学习能力较差,这给我们的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新的思考,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养成终生学习的学习习惯,在新的“五严”形势下,更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和深入思考。

一、 自主学习的必要性。

1、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是课程改革的首要目标。

传统学习方式过分突出强调接受和掌握, 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观性、受动性、依赖性的层面上,这就使学生的学习成为被动地接受、记忆的过程,导致了人的主动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被销蚀,它抑制了人的思维和智慧,摧残了人自主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不仅不能促进学生发展,反而成为学生发展的阻力与障碍,严重压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影响到了新生代的健康成长,已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学习方式,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在论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时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 这一目标使“改变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学习”成为新课程理念的亮点,也就是要转变这种他主的、被动的学习状态,提倡以弘扬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为宗旨的自主学习。因此,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成为课程改革的首要目标。

目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新教材的广泛使用,我们深刻体会到课程改革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供了条件和操作平台,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成为课程改革对教学提出的要求。在新教材中,有很多部分是要求学生去自主**,去收集整理分析资料,自主地去获取新知识,去分析解决问题等,这些都要求学生有较高的自主学习能力。那么,怎样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成为教学中有待解决的问题。

2.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

学习效率的提高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更是课堂教学所必需的。课堂上的自主性学习并非独行其事,而是指学生不盲从老师,在课堂前做好预习,课堂上热情参与,课后及时查漏补缺,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摆脱对老师的依赖感。真正意识到学习是自己学来的,而不是教师或其他人教会的,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人,要充分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些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为了适应科学技术速猛发展的形势,适应知识更新频率加快的要求,一个人仅仅靠在学校学的知识已远远不够,必须养成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习惯,自主学习能力已成为一个人适应社会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在未来发展中,我们的学生是否具有竞争力,是否具有巨大潜力,是否具有在信息时代轻车熟路地驾驭知识的本领,从根本上讲,都取决于学生是否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能否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学会生存》一书中所讲的:

“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可见,能力和习惯已成为我们生存的基本能力。

目前形势之下,任何教育都不可能将所有人类知识传授给学习者,教育的任务必然要由使学生学到知识转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成为学校教育的主要任务。

4.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

首先,自主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质量。新形势下,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大大缩减,自由安排的学习时间明显增多,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促进学生对所学内容广度的延伸和深度的理解。

其次,自主学习是创新人才必备的能力。学校教育不可能将所有人类知识传授给学习者,大量的知识需要学生自己去学习、探索,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增强知识的应用能力,正如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的论述一样:“一切创造发明,都不是靠别人教会的,而是靠自己想,自己做,不断取得进步。

”再次,自主学习能力是个体终生发展的需要。自主学习是个体走出学校后采取的主要学习方式,一个人走出校门后如果不能主动学习,必然会很快落后于时代节奏,不适应社会的要求,他的终生发展会受到极大的限制。

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1.兴趣是自主学习的前提。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也说:

“学习的刺激力量乃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学习兴趣是指一个人对学习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与情绪状态。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是可以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

学生对某一学科有兴趣,就会持续地专心致志地钻研它,从而提高学习效果。从对学习的促进来说,兴趣可以成为学习的原因,兴趣又是在学习活动中产生的,又可以作为学习的结果。

兴趣是影响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因素。若想让一堂课上得成功,首先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应通过激发学习兴趣来促进学生有效地学习,并通过活动来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方法很多,诸如创设情境、开展竞赛、巧设问题、多**教学等等。

2.信心是自主学习的保证。

自信心,是指不断的超越自己,产生一种**于内心深处的最强大力量的过程。这种强大的力量一旦产生,你就会产生一种很明显的毫无畏惧的感觉、一种“战无不胜”的感觉。 产生自信心后,无论你面前的困难多大、你面对的竞争多强,你总感到轻松平静。

一个人的失败,其实是自信的丧失,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一条著名的教育原则,让第一个孩子都抬起头来做人,也就是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新课程理念要求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指标体系,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学生的学科学习目标和一般性发展目标,如学生在道德品质、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交流与合作、个性与情感以及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诸多方面的发展。一般性发展目标是融合在学科学习目标中实现的。

重视采用灵活多样、具有开放性的质性评价方法,而不仅仅依靠纸笔考试作为收集学生发展证据的手段。即关注过程性评价,及时发现学生发展中的需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激发其内在发展的动力,从而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获得发展,实现个体价值。

考试只是学生评价的一种方式,要将考试和其他评价的方法,如开放性的质性评价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全面描述学生发展的状况。改变纸笔测验是考试的惟一手段,应根据考试的目的、性质、对象等,选择灵活多样的考试方法,加强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改变过分注重分数、简单地以考试结果对学生进行分类的做法,应对考试结果做出分析、说明和建议,形成激励性的改进意见或建议,促进学生发展,减轻学生压力。

3.习惯是自主学习的养成。

学习习惯是在学习过程中经过反复练习形成并发展,成为一种个体需要的自动化学习行为方式。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形成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使学生终身受益。

新课程倡导新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学习的学习方式。在影响一个人生活方式的心理素质里,思维方式与主体性是最重要的两个因素,学习方式对一个人思维方式和主体性的形成起决定性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今天的学习方式就是明天的生活方式。

新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其意义远不只是学习本身,他关系到学生未来的生活方式与生活质量。

学生在学习中应当培养有疑必问的习惯,有错必改的习惯,动手实验习惯,细致观察的习惯,积极**的习惯、练后反思的习惯等等。只有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才会变得轻松,学习的效率才会不断提高。

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得到激发,自信心增强,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之后,学习的自主性才会不断提高,才会逐步形成活到老学到老的终身学习观,最终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成就自己的美好人生。

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白山六中三年三班数学学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方案。金月梅。学习杜郎口中学 乐陵小学课堂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 活动,正轰轰烈烈在我们江源区各校进行,我校也不例外。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我们三年三班也积极投入其中,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努力实践。我先从数学学科来培养本班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因...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构建和谐高效课堂。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过程中越来越深刻的感受到 课堂教学中仅仅靠教师的讲授来让学生掌握知识,已经是远远落后于现代教育的理念和宗旨,也越来越不适应现代社会迅速发展的时代要求。语文教学的过程应该是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构建和谐高效课堂的过程。学习能力包括学会和会学 学会是基础,学生...

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新课程提出了自主学习的概念,它提倡教育应 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 开放地去发现 去探索 去获取知识。因此,自主学习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习的效果。下面,我就这方面自己这几年的研究 探索谈一点体会。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