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言
人们在谈话和表达想法的时候经常会用到汉语谚语,例如: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这是长辈们以他们的经验给我们讲道理而我们却不听的时候经常会用到的无奈之语;当我们经历了漂泊,终于回到自己的家里,就会感叹金窝银窝,不如咱家的狗窝。谚语是历史上长期流传,表达民俗,含有深刻社会经验的简练形象的语句。
它是人类语言普遍存在的一种熟语形式。谚语中一部分出自典籍或民间性的作品,但大部分是历代人民群众的生活经验的总结,在民间口耳相传。
谚语内容丰富、运用广泛,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例如:有关饮食保健的谚语:桃养人,杏伤人,李子树下埋死人;有关行走坐卧的谚语:
只要迈开两脚,哪愁千里迢迢;有关衣食的谚语:人是衣裳马是鞍;有关时令节气的谚语:二月二,三月三,清明寒食过三天;有关医药卫生的谚语:
伤筋动骨一百天;教人勤奋学习的谚语:书到用时方恨少;有关农事的谚语就更多了: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等等。
谚语有其独特的审美特征,例如风格美、**美、对称美、修辞美等。本文就汉语谚语的几种常见的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对比等,结合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汉语谚语的例子来展示其修辞之美。
语言学家郭绍虞先生在论及汉谚语时说:谚语在民众艺术上所以有留存的余地,与其说由于它的内容幽玄深邃,不如说它形式的奇峭警拔,与运用各种修辞手段、巧妙地遣词造句有密切的联系。语言接受文化模式、文化传统的影响和制约,运用修辞手段,调度语言元素表达对事理的认识和态度,当然也离不开文化模式和文化传统的影响和制约。
汉民族思维能力很强,尤其擅长具象思维,喜欢在万事万物之间发现某种联系,甚至包括非逻辑的联系,进行联想和想象。这样的思维倾向形成汉民族审美观念:就是以形象为美、含蓄为美。
比喻、起兴、借代、比拟、象征等修辞手段的运用都表现了汉民族的这种思维模式,所以这些修辞手段在汉谚语中显得特别活跃。
2 汉语谚语修辞之美的表现手法
2.1 精彩的比喻
比喻就是打比方,用本质不同又有相似点的事物描绘事物或说明道理的辞格,也叫譬喻。它能贴切生动地表达抽象复杂的事物,浅显通俗地说明深奥难懂的道理,在谚语中,运用方式多样。有的是明喻,出现本体、喻体和比喻词犹、若、好像、好比、如同、仿佛、一样、一般等等;有的只有本体和喻体,没有比喻词,是暗喻;有的只有喻体而不出现比喻的对象,是借喻;有语句层面的比喻也有意义层面的比喻。
比如:①困难像弹簧,看你强不强,你弱它就强,你强它就弱。②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
③田是崽,水是娘。④灯不拨不亮,理不辨不明。⑤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⑥杀鸡焉用牛刀。
以上运用了比喻手法的谚语中,例①、②是明喻,本体分别是困难和病来、病去,喻体分别是弹簧和山倒、抽丝。比喻词分别用了像和如。例①把困难比作弹簧,告诉我们对待困难要有迎难而上的勇气。
例②用山倒下的过程比喻病来得快,用抽丝的过程来比喻病去得慢,共同说明了得病容易治病难的道理;例③用崽和娘的关系比喻田地和水的关系,来说明田地离不开水。例④用灯不拨不亮的常识来比喻理不辨不明的道理。例⑤和例⑥两句谚语只是作为喻体而存在的,它们的喻说对象在谚语中没有体现出来,需结合上下文或一定的语境来确定。
例①、②都在形式上是比喻句,是语句层面的比喻;而例⑤和例⑥是意义层面的比喻,这类谚语由于长期以来被人们高频率地使用,意义固定了下来,人们也就不觉得是一种比喻了。这种谚语在形式上不是比喻句,没有本体,没有喻词,但有固定的比喻义。在这些例子里,弹簧、山倒、抽丝、田、水、灯、尺、寸、鸡等都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事物,借这些来说明一些较为深刻的道理,形象生动。
2.2 亲切的比拟
比拟就是根据想象把物当作人写或把人当作物写,或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的辞格。很多汉语谚语运用比拟的修辞手法将物比作人或将甲物比作乙物。例如:
①土地无偏心,专爱劳动人。②砖头瓦片也有翻身之日。③勤是摇钱树,俭是聚宝盆。
④乌鸦说猪黑,自丑不觉得。⑤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⑥强龙不压地头蛇。
⑦真金不怕火炼。
以上例子中,例①、②是明显的拟人,把土地、砖头瓦片物质名词加以人格化,赋与物以人的思想感情、举止行为,使得形象生动活泼、亲切有趣;例③把人的行动加以物化,称之为拟物化;例④和例⑤是把动物当作人来说,说的是动物,其实是在比拟人;例⑥和例⑦在字面上比拟并不明显,但其句义明显地拟人或拟物。谚语中运用比拟辞格,可以使语言具有思想的跳跃性,使人们不仅对所表达的事物产生鲜明深刻的印象,而且可以感受到说话者的强烈的感情,从而引起共鸣。
2.3 跌宕的回环
回环就是把前后语句组织成穿梭一样的循环往复的形式,以表达不同事物间的有机联系的一种辞格。回环可使语句整齐匀称,能揭示事物之间的辨证关系,使语义精辟警策,还可构建事物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或相互对立的关系。表现在谚语中例如:
①疑人不用用人不疑。②闻名不如见面,见面胜似闻名。③美言不信,信言不美。
④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⑤来者不善,善者不来。⑥**不自在,自在不**。
古代汉语之修辞方式
一 引用。借助典籍中的言论 定型的熟语以及传说故事 历史事实等来说明自己观点的修辞方式叫 引用 1 修辞效果。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与可信性。可使内容的表达含蓄 典雅。2 引用的分类。a 引言 引用不见于书面的熟语,如格言 俗语 谚语 歌谣等。如 迟任有言曰 人惟求旧 器非求旧,惟新。书经 盘庚上 野语有...
现代汉语复习笔记之修辞
丹丹老师q 一九一五三三 一二。第一节修辞概说。一 修辞 1 指运用语言的方法,技巧和规律 修辞方法。2 指说话和写作中积极调整语言的行为 修辞活动。着重强调这层含义。3 指以加强表达效果的方法,规律为研究对象的修辞学或修辞著作 修辞学。着重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交际目的,语境 如 妻子又做了两个丈夫爱...
汉语广告的修辞运用
作者 曹琪雯。商情 2014年第21期。广告主的目的主要是通过宣传自身的产品来说服消费者,为达到这一目的广告用语多采用各种修辞手法来使广告更新颖 别致,从而给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主要讨论了汉语广告的修辞运用,它以具体的例子来分析汉语广告是如何运用修辞手法来达到广告宣传的目的。广告修辞手法说服力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