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阅读教学

发布 2021-04-27 01:06:28 阅读 4953

主题二:阅读教学的设计与实践。

陆机《文赋》说:“佇中区以玄览,颐情志于典坟。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

心懔懔以怀霜,志眇眇而临云。咏世德之骏烈,诵先人之清芬。游文章之林府,嘉丽藻之彬彬。

慨投篇而援笔,聊宣之乎斯文。”(陆机《文赋》,张怀瑾译注,北京出版社,1984.20.

)教学中的新问题——学习目标。

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发育史。”阅读在一个人的成长中的重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因此,通过语文阅读教学,使学生形成独立的阅读能力、良好的阅读习惯、科学的阅读方法,从而促进独立人格的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教学设计“最优策划”的特性,决定了语文阅读教学设计是一种“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无止境的创造性的活动,需要教师像设计师那样,发挥自己所有的智慧,依据一定的原则、策略,主动的去设计、建构和完善自己的阅读教学设计方案。

在本节的学习中,我们将着重**以下几个问题:

·全面了解和掌握阅读和语文阅读教学的概念。

·明确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和内容的分别。

·语文阅读教学设计遵循的原则和策略。

·自己能够独立设计一个语文阅读教学案例,并与同伴交流。

需要一些新知识——基本概念、知识链接。

一、阅读与语文阅读教学的涵义。

阅读是读者对书面文字符号进行感知、理解、反应、综合而获得意义的心理活动,是读者在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过程中,涵养精密性、流畅性、灵活性、独特性等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过程。阅读是我们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师依据教学计划,借助文学、语言学、文艺学和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专业知识和方法,促进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个性化审美体验的过程,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实施多重对话,进行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学习活动。

二、语文阅读教学目标和内容:

布卢姆曾说:“有效的教学始于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因此,明确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和内容是很有必要的。

2023年《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指出:学生要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显的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并在“阶段目标”部分分别对义务教育四个学段提出了不同的学段阅读教学目标。

总体来说,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目标和内容是指向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阅读习惯态度,指向知识与能力目标的阅读能力,指向过程和方法目标的阅读方法。

一)阅读习惯态度:

1.阅读习惯:

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就是培养良好习惯。”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自动化了的良好的阅读习惯,会使学生终生受益。良好的阅读习惯包括哪些内容呢?

1)边读边思边动笔的习惯。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边读边思,能够使自己在阅读中处于主动的地位,读得自觉,读得深入,读出自己的心得和体会,阅读的效益自然就高。阅读中引发的深刻思考,一些有价值的见解,往往转瞬即逝,这就需要及时动笔,记录自己思考所得。

2)有效利用工具书、参考资料的习惯。阅读中常常会遇到难题,这就需要学生学会请教自己的终生教师——工具书和参考资料。工具书种类繁多,性质各异,而参考资料更是汗牛充栋,因此学生必须学会选择工具书,学会根据一定线索去查阅参考资料,在此基础上加以有效利用。

从长远的角度上说就是要养成利用图书馆、资料室、网络资源等的习惯。

3)勤于读书的习惯。要求学生把阅读生活化、习惯化,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天天阅读,每天必读。

4)质疑问难的习惯。问题是思维的动力和起点,**有问题,**就有思维,就有发现。创新源于疑问。

是否善于就课文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是检验阅读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尺之一。在阅读中要引导学生自己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敢于并善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

2.阅读兴趣:阅读兴趣,指的是对阅读活动的一种注意倾向、积极态度和喜爱程度。

它是阅读活动中最活跃的部分,因而也被称为阅读的“凝聚力”。在阅读教学中培养阅读兴趣需注意以下几点:

1)明确阅读目标和阅读意义。当学生把阅读作为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自觉行为和主动要求时,阅读兴趣也就产生了。所以,要以明确的目标激发阅读兴趣,再用阅读成果强化阅读兴趣。

2)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

”要以知识本身吸引学生学习,使学生感到认识新事物的乐趣,体验学习中克服困难的喜悦。语文教师应考虑到学生的阅读兴趣,慎重选择教科书。给学生推荐阅读书目时,推荐面要大一些,让学生有选择的余地,提倡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3)追求阅读教学的审美境界。阅读教学的最高境界是审美化,任何人对于一种事物,只有把它当作美来追求的时候,才会产生极大的兴趣、热情和意志,才会为之而努力。我们的每一堂课,都要力求让学生感到是一种美的体验,是艺术享受,想到我们的课,就感到愉悦,那我们的教学就接近于成功了。

二)阅读能力。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逐步培养**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1.阅读感受力。阅读感受力即对语言文学的认知感受能力。

包括认识字形、读准字音、弄懂字义、了解文意,初步感知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等。要求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小学低年级以培养阅读感受能力为主,重点培养阅读兴趣。

2.阅读理解力。阅读理解力指在阅读感受力的基础上,深入到文章的字里行间去获取其意义的能力。

既有对词、句的理解,又有对段、篇的理解;既要通过课文言语认识课文表达的内容,进而领会作者的思想情感,又要认识作者是如何运用语言来表达情意的,进而体会表达的精妙,学习语言表达技巧。理解是对阅读的基本要求,是阅读能力的核心。

3.阅读欣赏力。阅读欣赏力指在全面理解的基础上,上升到对作品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的审美观,要求驱遣想象,反复涵泳,实现情感体验,获得审美体验,这是一种较高层次的阅读能力。

在欣赏文章时,要充分联系自己直接的或间接的生活经验,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运用想象把文章中写的各种情景事物再现出来,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物。

4.阅读评价力。阅读评价力指在全面、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对作品内容、形式的是非、优劣、得失进行理性的鉴别和评判,实现价值评估。

它要求作者跳出作品之外,与作者保持一定的距离,依靠作品内在的证据和外在的准则,出入作品内外,反复对照权衡,客观公正地作出科学评价。

5.阅读迁移力。阅读迁移力是指在理解鉴赏的基础上,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完成文本向实践的迁移,完成语文知识向阅读能力的迁移,完成阅读能力向语文素养的各个方面的迁移,最终达到阅读的最终目的:

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发展人文精神。

6.阅读创造力。阅读创造力是最高层次的阅读,是阅读的升华,指在阅读中有新的发现,提出或解答作品原有内容之外的新问题。

接受美学认为,任何作品都是作者和读者共同完成的,完美的阅读过程绝不是读者的被动感受,而是读者根据自己的情感、思想、知识、阅历和知识储备等,对作品进行理解的过程。从本质上讲,阅读是读者对文本的再创造。文学作品的最后完成就是靠读者的再创造。

阅读教学应注意培养学生**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三)阅读方法。

按有无声音分,阅读方法包括朗读和默读。按读的程度分,有精度、略读和浏览等。

1.朗读:朗读是凭借声音语调,领会作者思想情感的阅读方法。

是把无声的文字化作有声的语言,把单纯的视觉作用转化为各种感觉的综合作用,从而加强对书面语言的理解和掌握。朗读不仅可增强学生的阅读感受力、理解力、欣赏力,而且可以激活思维,引起联想,培养语感,陶冶情感。

2.默读:默读是与朗读相对的另一种阅读方法。

默读是不出声的阅读,视觉接受文字符号后,直接反射给大脑,立即进行译码、理解,不需要像朗读那样将文字转化为口语,用口、耳作媒介,再进行理解。现代社会要求阅读提高速度,默读则是快速阅读的理想方式,而且默读允许在不理解的地方停留或反复,因此,默读较朗读可以理解得更透彻、深刻。

3.精读。精读,顾名思义就是精细的阅读。

它的特点是“纤屑不遗”,它要求读者对读物从内容到形式的各个方面都认真琢磨,仔细推敲。从某种程度上看,精读其实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而是一种学习方式。它的目的已不单纯是为了获取读物中有价值的内容信息,而更重要的是为了体会、掌握读物的表现形式和技巧,因此,它是一种理解内容和学习语言的混合物。

4.略读。略读,也叫泛读,是一种提纲挈领的阅读。

它主要是为了迅速有效地掌握读物的内容要点,而不必花大量精力揣摩读物的表现形式。略读要求读者有较高的阅读积极性,能自觉寻找读物;要求读者具备在大量繁杂信息中准确获取主要信息的能力;要求读者具备较强的整理概括能力;还要求读者掌握不同问题的略读要求。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阅读方法,如:教师范读,男女生赛读,分角色读等。

三、阅读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

一)为学生的独立阅读创设民主环境的原则。学生成为独立的阅读者,是阅读教学的理想之一。把学生的学习权还给学生,让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变换为主动发现知识的**者,需要一种民主的课堂氛围,需要语文教师为学生创设一种自由轻松的学习环境,需要校长和家长认同民主环境对学生发展的积极意义。

二)教学目标引领学习行为和学习过程的原则。确定教学目标,一要根据文本的特点,二要能够促进学生的智慧能力和情感态度发展,三要注意教学目标的陈述应该具体清晰,能够引领学生的学习行为,显示言语实践和思维发展过程。教学目标面面俱到,学习就没有了重点;教学目标大而空,学生就找不到学习的方向。

三)学生、教师、文本展开多重对话的原则。情境、对话、合作、意义建构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的四大要素。以学生为主体的阅读教学应该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实施多重对话,进行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学习活动。

这种对话,不是那种简单的“是”、“不是”的唱和,而是与作者“神交”,令教师心动,让学生自信的心灵交流。

四)鼓励学生批判质疑发表不同意见的原则。阅读教学应该鼓励学生批判质疑,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踊跃发表不同的意见。教师要引导学生容忍不同的见解,确保唱反调的学生享有平等的权利和奖赏。

教师要鼓励学生相信自己的判断,即使一种说法并不完善也没关系。

五)在审美体验中陶冶情操发扬心灵的原则。审美体验是阅读教学诱发的一种学生心理活动,是学生对文本的意象、意趣、意境、意识产生的一种感情共鸣。审美体验具有陶冶情操、涵养气质、诗化品格、飞扬心灵的教育功能。

语文教师的文学底蕴、艺术趣味、审美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审美体验过程。所以语文教师要不断地学习,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以适应现代课程改革的需要。

六)理解内容和体认形式相结合的原则。不同的文学体裁,不同的文章形式,传达着不同的思想内容和交流目的。因此,阅读教学要把理解内容和体认形式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和表达交流的能力。

语文阅读教学阅读教学要有基本模式

1 叶圣陶先生提出的 预习 报告和讨论 练习 的模式 2 自学 指导 练习的 学 导 练 教学模式 3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抓重点,深入领悟 品读 赏读,揣摩写法 积累语言,尝试用 整 分 整 的教学模式。总之,阅读教学要因文而异,因需而异,多元化的教学模式。还有,如针对景美,境远情深的课文,可以采...

阅读教学模式

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生本模式。大方向 预查定标 情景导入 共同 展现提升 练习巩。固 达标测评。预查定标 预习检查 交流 明确目标的环节 通过学生交流预习情况,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情景导入 创设适度的情景,激发学生入课的兴趣和减少开启的弯路。共同 自主学习 小组讨论 恰当运用前置作业展开导学 导练,...

阅读教学模式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教学模式使比较抽象的教学理论,转化成教师容易理解和掌握的实施方案,有助于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益。教学模式搭起了一座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梁,为日常教学提供一个比较完整的框架。自主交互式 模式是在课改期间,经过不断的实践 反思和研究,提炼出来的比较适合小语课堂教学实际的一种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