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利利。
**:《速读·下旬》2023年第03期。
作文的评改,传统的做法是教师评,教师改,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作文自身的特点。久之,就会大大降低学生写作的兴趣。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教师费力不少,而收效甚微。
叶圣陶先生说过:“修改文章不是什么雕虫小技,其实就是修改思想,要它想得更正确,更完美。想对了,写对了,才可以一字不易”.
这话讲得十分透彻。所以叶圣陶先生主张“作成文篇之后,要放在那里,反复看几遍,有不妥之处就自己改,就是改正不妥当的意思和不正确的语句。”当然,这并不是说教师对学生作文可以不看不管,还是要“多启发,多指点”。
但动笔改的,应当是学生自己。学生评文、改文的能力并不是说有就有,需要一个培养、训练的过程。
一、教师要教给学生们评价的方法。
1.教师要提出明确的评改要求。
在作文评改之前,要让学生明确评什么,改什么。任何一次作文训练,教师总要按训练计划提出训练要求。指导、评改都要以此为根据,这里所说“让学生明确:
评什么,改什么”,并不仅指教师要提出要求。提出要求是必要的,惟其如此,学生才能把评和改的注意力相对集中在某一面。
2.引导学生抓住文体特点进行评改。
对于每一次作文,都会有不同的文体等方面的不同的特点。作文评改是以一定的知识、能力为基础的。让学生动手评改作文,也是对学生能力的一种考查。
在评改过程中,应该先让学生明白文体特点,然后参照评改要求进行评改。如让学生对说明文进行评改,应先要求学生回顾说明文的特点,弄清要注意说明的对象,说明的顺序,说明的方法,说明的语言。学生明白这些后,对作文的评改就会有的放矢,做到心中有数。
3.提供范文,集体评改,做出示范。
光有上述要求还不够,因为一般学生(特别是差生)往往意识不到所要评改的习作与教师的要求之间有什么差距,看不出习作的毛病在**。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提供范文。教师要组织学生讨论范文,使学生明确教师的要求在作文评改中是怎样反映出来的,从而看出其规律性的东西。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比较抽象的“要求”,不仅能化为学生头脑中的具体的感性认识,而且明白了怎样做才能达到这种“要求”,学生也能悟出其中的道理。可以在教师引导下,集体评改文章。对于范文的选择,一般说来,应选那种文字上毛病不十分突出,在体现作文要求上较差,在本次习作中有代表性的文章供集体评改。
还可以让学生朗读自己的文章,边读边改。
如何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
学生怕写作文,教师怕上作文课,学生作文水平差是许多教师最头疼的问题。现在的学生为何怕写作文,为何一拿起笔就感到头疼呢?我认为这与教师作文教学的指导有关。语文课程标准 关于写作的总目标是 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进行写作。小学作文是语言训练的专门课程...
如何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
作者 张民。学校教育研究 2015年第03期。作文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培养提高小学生的作文能力是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也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环节。但是,作文又是意见令人非常头疼的事情,小学生年龄小,知识面窄,一遇到作文,就束手无策,不知从何写起,只好从作文书上抄范文了 教师...
如何培养学生作文创新能力
作者 刘红敏。文学教育下半月 2008年第02期。作文是学生语言能力 知识水平 思想素质 思维习惯等的综合反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 语文课程标准 中的重要要求之一,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教学理所当然地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阵地。一 培养学生作文创新意识。1 作文命题方式多样化。命题要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