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兴梅张兴华。
**:《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2023年第09期。
摘要:传统词汇教学存在诸多问题,移动学习方式给词汇教学带来了新的启示。借助移动设备,学习者能够在课堂外随时随地进行词汇学习。
文章以频率效应理论、合作学习理论和输入输出理论为理论基础,构建了基于手机的大学英语词汇移动学习模式。该模式借助短信、飞信、qq等移动平台进行词汇移动教与学,构建了多维立体词汇学习模式,有助于实现课堂词汇教学的延续性,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有效结合,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词汇输出能力。
关键词:移动学习;英语词汇;学习模式。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5)18-0023-04
词汇是建构句子和篇章的基础,词汇教学在英语教学中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教育界对于词汇教学的研究兴趣已经有一个多世纪的历史。[1]2023年,教育部修订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规定,大学英语“更高要求”词汇量为7675个,而实际教学中由于课时缩减等条件的限制,尤其是大学英语教学班级大、人数多,教师很难在课堂上对词汇进行有效解析练习。由于每个学习者都有各自的学习风格、记忆曲线和词汇水平等,课堂词汇教学也无法顾及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对学生的课下词汇学习缺乏有效监管。
同时,学生在词汇学习中也存在各种问题:孤立、机械地记忆单词;缺乏主动学习词汇的计划,有计划难以执行;侧重读等接受性词汇学习,忽视说写等产出性词汇练习。这些因素导致学生词汇学习效果欠佳,词汇量不足成为导致其听、说、读、写、译能力差的主要原因。
[2]因此,有必要探索新的大学英语词汇教学模式。
一、移动学习概述。
1.移动学习及其可行性。
2023年,移动学习这一概念首次引入我国,它是利用无线移动通信网络技术以及无线移动通信设备(手机)、个人数字助理(pda、pocket pc)等获取教育信息、资源和服务的一种新型学习形式。[3]不同于传统的基于pc终端的网络学习方式,移动学习是指在移动计算设备的帮助下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发生的学习,所使用的设备能够有效地呈现学习内容,并提供教师与学习者之间的双向交流。[4]
伴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作为最普及的移动设备——手机,尤其是智能手机的性能和存储能力日益强大,不仅可以传送文本信息,图像、音频及**等信息交互也已经完全实现。手机携带方便,操作灵活,上网便利,而且价位相当,资费也相对便宜,在大学生中普及度很高,广泛应用于交流、娱乐、浏览网页获取信息、**学习等等,手机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学习中不可或缺的设备。根据调查,大学生群体中已不知不觉开展了手机移动学习,但使用效率不高。
[5]基于手机的移动学习优势在于灵活性、个性化、交互性,它保证了学习者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根据需要自主安排学习内容,随时和教师及其他学习者进行即时或延时交流。但由于移动终端屏幕尺寸、设备处理能力有限,移动学习时间零散,因此要求手机移动学习相对松散,适合学生利用零碎时间进行学习。词汇学习与移动学习之间有契合点,因此基于手机的移动学习方式适用于大学英语词汇的学习。
2.英语词汇移动学习研究。
根据nick peachey2023年做的一项关于移动学习在英语教师中意识和接受程度的调查,来自世界各地500名英语教师中近80%的人都认为移动学习将在未来的语言学习中扮演重要角色。[6] 把移动学习和词汇学习相结合进行研究,国内外的学者取得了一定成果,例如:stockwell(2010)以moodle为平台,要求学生对听力课中涉及的单词进行词汇练习,学生可以使用手机或电脑上网获取材料,并提交练习答案,侧重研究不同移动平台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
[7] thornton & houser(2005)对比研究了利用邮件和手机进行词汇学习的效果,结果证明用手机比使用邮件和纸质材料更有效。[8]
国内对大学英语词汇移动学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最近5年。有的研究关注词汇学习移动系统的设计,如王钰[9]、王伟等[10]。有的侧重模式的探索,如杨丽芳(2012)提出了基于短消息、数字便携设备等的词汇移动学习模式。
[11]毕鹏晖(2014)探索了用微移动学习方式建构大学英语词汇教学合作互动新模式,并进行了四周的实验证明该模式能显著提高词汇学习效率。[12]
分析总结前期的研究成果,我们发现大多数研究中的词汇学习内容与正常的教学脱节,课内外词汇学习缺少延续性;学习者往往被动接收教师提供的词汇信息,学习者的主动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词汇输出能力的培养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再者大多数实验词汇内容有限,推送形式单一,实验时间较短,是否适合在实际教学中进行长期操作仍然是个问题。
鉴于此,结合手机移动学习和词汇学习的特点,本研究构建了基于手机的大学英语词汇移动学习模式,旨在推进词汇教学课内外一体化学习、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结合以及输入与输出学习的结合,从而帮助学习者真正掌握词汇。
二、大学英语词汇移动学习模式理论基础。
移动学习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能够实现学习时间碎片化、地点随意化。除了移动学习理论之外,本模式的理论基础还包括频率效应理论、合作学习理论及输入输出理论。
1.频率效应理论(theory of frequency effect)
继承了hatch和wagner-cough的频率假设,ellis(2002)提出了基于频率的二语习得理论。他强调频率作用,认为语言学习效果和输入频率密切相关,语言输入频率在语韵、拼写、词汇、阅读、句子生成、句法规则、语言理解等方面对语言学习者都有着积极影响。[13]戴劲(2007)研究比较了四种输入模式(读、听、视听、字幕视听)及三次重复性语言输入对语篇理解的不同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输入次数的增多,理解率也不断提高。[14]因此依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理论对学生的词汇学习内容进行间隔性重复推送,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词汇输入,保证词汇的输入频率有助于词汇学习。
2.合作学习理论(theory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美国明尼明达大学合作学习中心的johnson等认为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就是在教学上运用小组共同工作来促进自己和他人学习效果的最大化,实现共同的学习目标。[15]相关研究表明,学生通过创设各种活动进行合作学习,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明确责任分工进行互助性学习,互相评价。合作互动学习方式改变了学生以往的学习方式,有助于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惑难题,而且同辈群体所提供的激励机制和榜样作用会有利于引导学生培养积极的归因习惯和自我调节能力。
[16]
3.输入—输出理论 (theories of input and output)
美国的语言学家krashen在2023年提出了语言输入假说(input hypothesis)。他指出理想的输入通常有四个特点:可理解性(comprehensive),理解输入的语言是语言习得的必要条件;输入的材料应该尽量有趣和有关联(interesting and relevant);非语法程序的安排( not grammatically sequence);语言习得要有足够的可理解的输入(i+l)。
该理论认为输入至关重要,语言材料在难度上应稍高于语言习得者现有的语言知识。语言输入难度要适中,输入量要大而频繁。[17]
swain之后提出了著名的“输出假设”(output hypothesis),认为输出也是二语学习的一个必要因素。输入的过程中学习者不注意语言形式也能达到理解,但输出时则必须经过思考、控制和语言知识的内化,输出可以加深深层处理促进语言习得。[18]
三、基于手机的大学英语词汇移动学习模式探索。
飞信“拇指群”是基于短信的群聊平台,一人发送多人收到,为小组成员之间即时交流学习心得及成果提供了条件。qq群可以实现群组成员文本、**及音**等方式的交流。
因此,本模式主要借助短消息、飞信、qq、微信等移动平台,课堂内外结合,采用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式的学习方式,注重词汇的输入和输出,建立立体化词汇学习模式(如图1所示)。
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基于手机短消息的词汇学习阶段。
移动学习在大学英语词汇学习中的应用
作者 章成成任俊超。文存阅刊 2017年第02期。摘要 随着现代教育化模式的落实,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教育教学的变化,随之而来的是创新型教学方法,而学生在学习方式方法上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转变,进而提高教学效率。尤其在大学英语学习中,词汇掌握对学生英语学习具有重要作用,而移动学习模式就是现代化...
手机英语词汇大全
彩铃 polyphonic ringtone 和弦铃声 chord music ringtone 蓝牙技术 无线耳机接听 bluetooth 对讲机 walkie talkie 全球定位系统 gps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高保真 high fidelity 常简写为hi...
手机相关英语词汇
bluetooth 蓝牙技术 无线耳机接听 wi fi wireless fidelity无线保真 即 小灵通 所采用的技术 hi fi high fldelity高保真3 g generation three第三代。phs personal handyphone system个人手提移动 系统w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