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与方法

发布 2021-03-11 09:09:28 阅读 2576

前言。从哲学上讲,人的认识发展过程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新课程特别强调:一切从实际出发,遵循学生认识和发展的规律。

小学生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其身心发展和学习过程正是一个由认识的初级阶段逐步过渡到高级阶段的发展过程。因此,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中必须认清、尊重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和学习知识的客观规律,在他们不同的学习阶段,采取不同的模式、方法与策略。

新课改也特别强调教师对教材的解读与运用。实践中,教学模式与方法既不能脱离学生实际,更不能摆脱教材,天马行空,无可行性、逻辑性、循序性。可以说,教材是物的因素,学生是人的因素,教学就是以教材为载体,以模式、方法为手段,来落实我们的教学目的——如何让“人”掌握与利用“物”。

因此教师对教材的解读,模式与方法的探索和运用,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至关重要。

前几年,小学英语活动化教学搞得沸沸扬扬,成为小学英语教师的课堂教学形式。学生从一年级到六年级一直沐浴在活动化的课堂里。按理说,学生应该乐在其中。

可几年下来,很多学生却说不了几句英语,无法进行英语对话交流,认读、写作能力差,甚感英语学习枯燥、难学。教师也怨声载道,埋怨学生“不来气”,埋怨教材编写不当。尤其是使用新标准英语教材的教师们,更是对教材课文的长度、难度大加斥责,极为不满,认为学生学得艰难、枯燥,教学进度跟不上,该教材是罪魁祸首。

我也是一个一线教师,从事小学英语教学整整7年,使用新标准英语教材6年。在这6年中,我也有过其他老师的苦恼与困惑,但几年前我却对新标准英语教材爱不释手。其大量的词汇,层层递进的语法,宽广的知识容量,无一不丰富着学生的英语储备,对学生长期可持续的英语学习和英语能力的培养大有裨益。

在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偏重于一方,或知识密集型教学,或纯活动化教学;也注重教法,也有主体性意识,但做得不够深入;教师对教材的把握不准,吃得不透;对学生认识不清;对教法钻研不够。这几个“不”最终导致学生难学、厌学,教师难教、厌教。当然,造成这一现象和结局的原因还有班额过大、学生家庭教育、班主任教师与学科教师之间的配合等等客观原因。

在无法完善客观原因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完善自我来提高教学能力和质量,助自己一臂之力。

基于以上认识,我逐步摸索适合自己、适合学生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与方法,并在教学中尝到由此带来的快乐和甜头。

一 、对教材的解读与操作。

对于新标准英语教材编写的理念、原因及优缺点,我不再赘述。我想说的是其具体知识内容的编排及其在课堂上的操作。

新标准英语有2种版本,一年级起点版和三年级起点版,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城市版和农村版。无论哪一种版本,它们都是一个框架:每一册共有10个模块的教学内容,每一个模块仅有2个单元,每个模块都有长短不一的两篇新课文及其活动,一首歌或者儿歌,其中,第1单元有一篇新课文及活动,第2单元有一篇新课文、活动,和一首歌或者儿歌。

每一册书本后面都附有模块单词表和字母单词表。虽然形式安排一样,但深入其中各有奥妙。

在英语教学中,课文的教与学最难,有的老师就把一篇课文的教学按照**顺序分成几个课时来完成,一个课时教学两三幅图,以减轻难度。但是这样一来,费时,而且重难点混淆、不突出,课文被割裂开来,不利于学生整体掌握、学习知识和课文。我一贯主张不肢解、不破碎课文整体,保留课文的完整性。

经过不断的解读和实践,我发现第一单元的练习内容往往就是本篇课文的重难点知识,先教学这部分内容,然后再进行课文教学,教学目标落实得更好。每个模块新的教学完毕后,再利用附录中的模块单词表进行本模块词、句等知识的复习、巩固与说话能力的训练。这种由点到面、提纲挈领式的使用教材使我的教和学生的学变得清晰又轻松。

二、教学模式与方法。

我把小学生6年的英语学习分为3个阶段:低段、中段和高段,每个阶段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小学一二年级学生,感性认识、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兴趣和有意注意不能持久。因此,在低段教学中,我主要采用活动化教学模式。当学生有了一定的英语基础,进入。

三、四年级中段学习,采用知识型教学为主,活动化教学为辅。而当他们进入五六年级高段的学习中,浅尝辄止式的活动化教学或知识型教学已不能满足他们认识和思维深入发展的需要,他们需要大量的输入和输出。因此,在高段开展以阅读、翻译、写作为目的的英语课文教学。

但这三种教学模式并非孤立进行,它们是彼此渗透,环环紧扣,上下衔接的关系。在活动化教学中,利用活动易化知识,降低学习难度,同时,注重学生对词、句的认读和积累和口语能力的训练、培养,为中段的知识型教学做铺垫。在中段教学中,活动化减弱,强调对知识的读写、识记理解、积累和运用,为高段的课文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只有词汇、句段、语法积累到一定程度,学生才能离开教师这根拐杖,进行自主学习。所谓“厚积薄发”就是这个理儿。

在高段的课文教学中,仍需活动化教学,不过它只是一种调节课堂气氛、激趣的手段而已。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阅读与学习。这样教师彻底从低段的主角撤退出来,此时的主角易主为学生了。

在教师的组织下,学生阅读、质疑、解惑,写作,这既训练了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阅读、翻译和写作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为进入初中的英语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教学方法。

有人说:同一个戏,同一个角色,不同的演员去演,效果有天壤之别。同样,能巧妙解读、运用教材,有了合适的教学模式,还不能保证教学成功,其原因在于教学的方法。

方法得当,事半功倍。几年来,我不断努力学习新的理论知识,不断探索、研究,总结出一些方法,它们使我的教学轻松又愉快。

1、课前组织教学。

让成绩优秀的学生轮流当科代表,在课前5钟里组织全班学生复习所学的词汇和课文;并利用模块单词表中的每个新单词进行说句练习。这样有助于学生复习旧知、口语能力和说话能力的训练、培养。

2、儿歌与歌曲教学。

给英语儿歌、歌曲、难点词汇或者句型编上动作,让学生唱、跳、做、玩,既激发了兴趣又降低了学习难度,学生学得快又记得牢。例如,我教学颜色一课时,让学生模仿时装模特秀,边唱颜色歌边走“猫步”,学生很快就掌握了颜色词汇。

3、词汇教学法。

运用词根、音标、近义词反义词、类比等词汇教学法,学生的词汇学习更轻松、牢固。例如,教学nice, 先让学生回忆ice这个旧词的音、义(冰),再在它前面加个字母n, 让学生拼读,并告诉学生“冰”被加了东西(n)就改变了---不再冰冷,而“友好、善良”了。这样,学生不但复习了旧知识,还知道了新知的由来。

教学father一词时,我写出brother, mother, together几个词语,让学生观察并找出它们的词根ther,当学生会读词根时,再把这几个词的意思串在一起:“爸爸”、“妈妈”、“哥哥”是一家人,他们生活“在一起”,这几个单词的音与义也就牢记于心了。

4、角色表演。

为了加强学生的英语语言表达能力和英语思维能力,每个模块学习完毕,让学生进行课文角色表演,高段叫做模块汇报演出或写作。这种由学生组织进行的英语表演能激励所有的学生投入到英语学习的活动中,全面调动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例如,2008级六年级学生的口语考试我也采用了此法,每一组考试的学生都根据考试内容自选所需人才,结果每一组都是“良莠不齐”的搭配,有的学生成绩好,有的学生极具表演才能,有的特害羞,有的特大方,有的特有创意他们之间互补长短,通力合作完成口试。

学生兴趣盎然,得到了不同的锻炼和提高,有好些学生还在他们的语文作文里写了这次口语考试。

5、课文教学法。

指导学生自主阅读、翻译课文,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困惑,互相答疑、解惑。这培养了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和英语思维能力。让学生以课文为基础做汇报演出或写作,是提高学生综合英语能力和英语写作能力的法宝。

6、课堂常规管理方法。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课堂常规好不好,与教师教学成功与否,学生学习效果好坏直接相关。几年来,我采用加分制,责任承包制,分项管理,每月小结、学期总结,赏、罚分明等方法,保障我的课堂教学顺利开展。

总之,教无定法,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不仅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他们的学习主动性,还能提高学习的效率和能力。这几年我虽然在课堂教学上进行了一些探索和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因为一些客观原因,我有些灰心泄气,导致努力还不够,以后我一定加强学习,不断深入探索、反思、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能力,以期更好地推动英语教学的发展。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阐述了教学模式的定义,特征,建立科学教学模式的意义以及应该注意的问题,接着分析和总结了常见的课堂教学模式,并举实例说明不同类型的教学模式。关键词教学模式教学课型。现在对外语教学的要求更加符合 以人为本 以学生为中心 的教学理念,对外语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充分认识教材所蕴涵的教学目的,要...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马兰。小学生从三年级开始学英语,已经积累了一些简单的英语句子,到了高年级学生要用英语写作,为了能给学生打好扎实的写作基础,我们要在四年级就开始有意识地对学生的学习要求进行一定的提高。那么,在实际教学中,我注重在对话教学课堂中,让学生在熟练掌握对话内容的基础上,学会用所学的句子有条理地组成一段话,并说...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近年来,受初中 高中英语教学的影响,英语阅读教学的地位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越来越突出,教师都很重视,也在努力做着各种阅读教学尝试。我们知道 课文是语言学习的载体,是学习语言知识和训练听 说 读 写能力的综合材料。小学英语课文教学的目的 一是在充分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学习其中的语言点,学以致用 二是学生在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