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案例

发布 2021-03-07 16:36:28 阅读 2609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简要设计》

我们不断摸索和**有关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发现课改对的教学质量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局限性。

一、案例背景。

伴随着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建设项目空前繁荣,在建设项目中钢管脚手架的使用也更为普遍。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具有通加工方便、运输简单、通用性强等优点,成为了我国建筑施工中常用的一种脚手架。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已经于2023年6月1日颁布施行,但当前相当部分施工现场在脚手架立杆、大横杆、小横杆、连墙件、剪刀撑、脚手板等搭设方面仍不符合脚手架规范要求,达不到检查与验收标准,个别还存在事故隐患(如立杆下不设置垫块和底座、各杆件尺寸及构造要点不符合要求、连墙件和剪刀撑设置不足等),危及施工安全。

这就要求在教学中应充分重视学生对脚手架规范的学习,促进脚手架规范搭设,保障施工安全。

将班级学生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5人~8 人),由学生集体推荐学习成绩较突出的担任组长,学生自主选择组别和组长。

本案例采用“五步教学法”来指导学习,即“课前预学———明确任务———合作学习———小结评价———课堂作业”,授课时间为2课时。

二、案例教学。

1、课前预学(课堂外)

预习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构造要点:立面图中第一歩架高度、扫地杆离地面距离、立杆纵距、大横杆间距、剪刀撑的设置,侧面图中立杆离墙面的距离、小横杆里端离墙面的距离、小横杆外端伸出大横杆外的长度、内外立杆的横距、连墙杆的设置。(多**:

脚手架录像)

2、明确任务(5分钟)

现有一建筑正立面(l×h=50m×18m),试设计扣件式双排脚手架,选择管材的规格,画出立面及侧面图,标出各杆件的间距(参考教材)。

本节课先让学生画在作业纸上,各杆件的间距可以选择不标注而用写的,但要求课后把设计好的脚手架画在图纸上。

3、合作学习(40分钟)

这一步骤分三个阶段:

1)根据学习内容讨论学习方法。

各组讨论如何选择管材及选择管材的规格,设计脚手架立面图及侧面图中各杆件的构造尺寸。例如:双立杆的纵距为1.

50m~2.0m,那么在设计过程中应具体选出一个尺寸,而不是还用范围表示。在设计过程中还应特别注意扫地杆、连墙杆和剪刀撑的设置。

2)小组讨论。

学生把自主学习中遇到的疑点、难点、重点问题逐一进行讨论并进行归纳总结,形成统一意见,各组成员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组间讨论**,共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例如:双立杆的纵距通常取1.

50m,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亦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

3)师生交流。

根据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发现学生对立杆的纵距、步架高度的选择没多大问题,但有些漏掉设置连墙杆和脚手板,画立面图时大横杆没伸出立杆一定距离,剪刀撑设置不符合要求等。针对出现的这些问题我适时的帮助学生解疑答疑。

4、小结评价(15分钟)

每组推荐一个代表进行小组交流,再由学生和老师共同进行总结评价。

效果评价具体分为小组评价和老师评价两个部分(可以各占50%)。

小组评价的具体做法是:根据各小组组员的学习情况和讨论的程度及可参考价值,分别给各个小组差别基准分(比如分别是分等),小组长再根据组员的表现给组内学生打分,规则是小组的平均分不能超出老师给的本组基准分。

老师评价的具体做法是:根据学生整体课堂表现和完成课堂作业的情况,给每位学生评分。上述两部分成绩按比重汇总成每个学生的最后得分。

5、课堂作业(30分钟)

每位学生将设计好的脚手架的立面图和侧面图画在a3图纸上,比例1:200,要求将各杆件的构造尺寸标注在图纸上。

学生图纸无法完成的,当课后作业。

三、案例反思。

本节课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构造要点的基础上,再进行的一次习题训练课。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发现不同班级的教学效果不尽相同。其中一个班进展的比较顺利,在组长的带动下大部分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参与讨论;另一个班的很多组的学生都是看组长怎么做再来跟着做,不参与讨论直接等结果。

小组合作学习能让学生在学习中扮演学习主人的角色,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讨论越深入,其学习效果越好。该教学模式确能锻炼学生的过程能力,如:学生的自学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合作意识、组织协调能力及学习积极性等。

但是在试行课堂模式改革过程中也存在不足之处:

一)学生没有养成进行课前预学的习惯,学生对预习提纲难理解,自学时,学生甚至要求老师直接讲授。

二)分组教学使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体,完成小组交流、**等往往需要一定的过程,相比直接授课会花费更多的时间,影响了教学进度。

学生人数过多,在讨论过程中太吵太杂,会导致课堂纪律失控;教师在精力有所分散。

四)科任老师无法兼顾到所有学生尤其是学困生,这会导致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会更突出,而学困生会更难以学会。

五)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时,要求组长的个人学习能力比较高,但在于班级要找出几个学习突出的学生并不容易。组长协调能力还不够,也不够积极,团队意识不强,激励机制有待增强。

六)班级总会存在一些只想着“剽窃他人劳动成果、坐享其成”的顽固分子,这些人经常不听从组长安排,这就使得学生的评价无法体现公平性,甚至打击某些学生的积极性;还有的学生不懂方法,导致分组活动存在不平等参与的现象。

七)并不是所有课都适用小组合作学习,那些有明确目标的有任务有训练的课才可行。对结果明确有讨论必要的课程效果更佳,要将所有课程进行如此项目和任务式的改革,教师有难度,要花精力、花时间,更欠缺的是教师眼界的开阔,思维的活跃及专业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的提升。

总之,良好的教学效果是让每个学生以主体的姿态进入真正的学习状态,做到学而获知、想学、能学、会学、坚持学。这样的教学状态,就是好的教学状态。这样的课堂,就是成功的课堂、优质高效的课堂。

在课改中,我们将不断地摸索、实践、反思、再实践,希望找到一套适合我们职校学生学习的模式,相信我们的教学质量会越来越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会越来越好。

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之我见

第一,切实转变观念。从 知识为本 的教学观向 学生为本 的育人观转变。而以 学生为本 就要求教师们要把学习知识的任务交给学生,让他们通过自主 合作 学习,自主完成学习任务。教师的任务就是组织调动 指导服务。第二,发挥集体备课的作用。一是课前与本组的同事切实落实集体备课制度,体现备课组教师的集体智慧,...

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打造历史高效课堂

作者 靳志香。速读 中旬 2015年第03期。新课程改革以来,很多学校都在展开探索新课改,构建 高效课堂 的活动。我校顺应形势,也开展了这一活动,力图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探索出适合学情,适合校情的 高效课堂 模式以适应当前教育的需要,实现通过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扩大投入产出比例的目的,结合高中历史学科的...

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打造历史高效课堂

甘肃临泽三中蒋丽娟。随着初中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人,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一线教师最欠缺的并不是专业知识,也不是责任心 爱心等,而是教学的理念和方法。因此,历史课堂改革势在必行,各种教学模式应运而生。研究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模式成为今天中学历史教师必做的功课。教学案 情景下的小组合作教学成为我们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