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教材分析上

发布 2020-12-27 21:22:28 阅读 2756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介绍。

库尔勒市第二小学李春梅。

二年级上册编排的情况,首先看一下本册教材的主要内容:在数与运算方面有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第四单元、第六单元表内乘法,表内乘法是进一步学习多位数乘法的基础。在量与计量方面有第一单元长度单位,认识厘米和米,第七单元认识时间,认识几时几分,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有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初步认识线段和直角、锐角、钝角,第五单元观察物体,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形状。

在数学思想方法方面是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搭配,介绍了简单的排列与组合思想,安排了一个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量一量比一比。

新教材与实验教材相比,有以下一些变化:

1.从一年级下册移来了“认识时间”单元。

2.原“统计”单元根据课标要求进行了调整,第一学段只在每个年级下册安排。

3.除“数学广角”和“总复习”外,其他每个单元都安排了“解决问题”的内容。

4.编排了一个“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

5.原“倍的认识”移到三年级上册,学完乘除法以后集中编排。

6.“角的初步认识”“观察物体”“数学广角”等单元教学内容发生变化。

下面具体进行介绍,第一单元长度单位”介绍

一、教学内容。

1.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2.认识线段。3.解决问题。

二、教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

例1.教材呈现了3个测量情境,还安排了具体的操作活动。教学时,引导学生重点关注长度单位,围绕长度单位展开思考和讨论。

提醒学生在测量过程中注意保证长度单位基本一致。通过“用拃量课桌的长”测量活动,量的结果不同,引发认知冲突,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例2.用尺子直接引出“厘米”是统一的长度单位,要重视建立1厘米长度的表象。如用课件,注意不能用放大的1厘米长度作为标准来建立1厘米长度的表象。

例3.给出了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尺和用尺量体会测量的本质---数出“长度单位”的个数。

例4.例5.认识米。

米尺的引入不再像以前那样直接给出,而是让学生通过用学生尺量黑板,感觉到很麻烦,很自然地引出。与“1厘米”的认识一样,教材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米”的长度表象。简化了米和厘米关系的教学,知道“1米=100厘米”就够了。

对长度单位符号认识就行,不要求学生实际应用,应注意把握。

例6.认识线段。

让学生经历从实物中抽象出线段的过程,只要能用直观、描述的方式说明什么是线段就可以了,不做过高要求。注意语言的科学性,不能将实物或实物的“边”等同于“线段”,用“看作”“看成”等语言体现。

例7.画线段注意对学生进行方法上的指导。多给学生一些动手的机会。

通过例8.和后面的习题加强学生估测意识的培养。

建议:1、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2、重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1)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学生形成厘米和米的正确表象。

2)给学生提供测量实际长度的机会。

3)培养估测意识。

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介绍

一、教学内容

1.两位数加两位数2.两位数减两位数3.连加、连减、加减混合。与实验教材相比,不再单独安排加减法估算教学,只在练习中渗透。估算安排在二年级下。

二、教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

1、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要关注学生对算理的理解,注重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如p14页例3“35+37”让学生思考“个位上5加7得12,怎么办?”然后引导学生结合摆小棒的过程揭示其进位的的方法,并在竖式上将进位的过程反映出来,由此让学生切实理解“为什么要进位”和“怎样进位”两大核心问题。就标志着学生对进位加法计算过程的全面理解。

注意对于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在教学中要适当淡化法则的文字表述,不必要求严格概括出法则,也不必要求一字不差地记住这些结论,重在学生对其计算方法的理解和灵活运用。特引导学生弄清楚笔算加法和笔算减法之间的区别和联系,都是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区别:加法是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减法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退“1”。

2、例4解决问题: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问题,与“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问题一样,都是具有特殊数量关系的问题,专门安排例题。所以教学这部分内容时要注意几点:

要注重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引导学生自己获取信息,提出问题。根据学生的叙述,呈现文字叙述的问题和条件。明确已知条件和问题,引导学生采用画图策略分析数量关系,依据数量关系列式解答,最后还应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对解答的过程与结果进行反思和检验。

教学中重点应关注用画图的方法表示、分析数量关系这一环节,初步渗透线段图,为后面线段图(数据很大)做好铺垫。

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要注重引导学生发现连加连减竖式的简便写法,及竖式简便写法中的简便计算。注重训练学生灵活选择计算方法,还要注重训练学生口算、听算能力。

4、与实验教材相比,新教材对“笔算计算法则”的处理有一定的变化。

一是随着某一计算内容教学的进展,紧密结合算式分步出现所学习笔算的计算法则。例如,笔算加法结合“不进位加”“进位加”的3个例题,“个位与个位对齐”“相同数位对齐”“个位相加满十,先前一位进1”为后面讨论并概括笔算加法计算法则打好基础。二是在提示让学生讨论交流的基础上,以记录讨论结果的形式呈现不完全的计算法则文本,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叙述并记忆计算法则。

例如,在学习完笔算加减法之后的“整理和复习”就呈现了教师与学生一起对笔算加减法法则进行讨论归纳。

这样的处理,既可以使学生了解计算法则的**,理解其含义,防止死记硬背法则条文,又起到促进学生对具体计算案例的特点进行总结归纳、抽象概括的作用,教给学生探索、总结规律的数学学习方法。

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介绍

一、教学内容。

1.初步认识角、初步认识直角、锐角、钝角,会用三角尺判断直角、锐角、钝角,会画角,用角的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增加了锐角、钝角的认识。

二、教材说明与教学建议。

例1观察情景图,通过生活中实物抽象出角,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用课件隐去实物,直留下一些角的图形,从而引领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认识角,建立角的正确表象。然后通过指角、找角、做活动角、折角、画角等操作活动让学生认识角。教师要充分利用动态角(活动角)帮助学生理解角的特征及角的大小变化(与边的长短无关)。

同时注意对操作活动给予必要的方法指导。如在折角前要让学生先说一说要折出一个什么样的角,这个角的顶点、两条边分别在哪儿?其他活动也要指导。

例2画角的步骤和方法要指导清楚,加深学生对角的认识。

例3、例4认识直角、画直角。注意让学生体会直角是一类特殊的角。既有角的特点(一个顶点两条边),但直角的大小是一定的,都与三角尺上的直角大小相同。

特别重视对判断直角及画直角方法的指导和示范。判断直角向学生渗透比较角的大小的一种重要方法——叠合法。判断直角步骤:

点对齐,一边重合,看另一边。

例5认识锐角、钝角。教师要准确把握教学要求,即以三角尺上的直角作为标准,只要学生能把一个角和直角进行比较,知道它是锐角或是钝角就可以了。强化直角表象,对于明显大于或小于直角的角,直接判断就行了,不必非得通过操作去“比”。

例6解决问题-拼角,注意突出拼角活动的数学内涵。在活动中加以引导:活动前让学生理清思路,活动中为学生留足空间,活动后让学生充分交流。

使学生学会有理、有序思考,深化对角的认识。如做一做的拼角,答案有多种,就体现了有理、有序思考的重要性。但不要求学生全拼出来,只要能拼3个角就行了。

对角的更严格定义,将在学习了“射线”后给出: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故教学时不要拔高要求,只要学生通过各种实际操作活动(如折一折、画一画、做一做等)对角和直角、锐角、钝角有感性认识即可。

认识角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还要加强对操作活动的指导。

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介绍

一、教学内容。

乘法的初步认识,2-6的乘法口诀,乘加、乘减式题,用所学的计算知识解决问题。

二、教材说明与教学建议。

1.乘法的初步认识,突出乘法意义的教学。教师要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观察情景图,根据大量的同数连加的现实情境和算式,通过与“几个几”对照相互转换的学习,一方面架起加法算式与乘法算式之间的桥梁,便于学生将同数连加的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另一方面突出了乘法意义的本质,使学生更为明确乘法的意义。

还可以让学生根据算式摆学具、看算式讲故事等活动,实现同数连加与乘法的相互转化,让学生感受乘法是相同数相加的简便算法。达到对乘法意义的深入理解。注意:

由实物图写出的“几个几”不能颠倒。如练习九第1题“胡萝卜图”表示的是4个5,不能写成5个4。但乘法算式可以是5×4或4×5.

允许学生图形表征方式多样化,如3×2, 或,如果有学生用图(矩形模型)表示,应表扬鼓励,同时指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其所表示的意义。但不能为了多样化而多样化。

2.2-6的乘法口诀,乘法口诀的编排顺序,尊重学生已有的经验和认知发展的基本规律。先编排5的乘法口诀,再学和6的乘法口诀。重视乘法口诀的**和意义的教学。

多出采用“留白”的形式,让学生自己将乘法口诀补充完整,学生经历了编制乘法口诀的过程。

自然会更深刻地体会乘法口诀的**和意义。熟练口算表内乘法,《课标》中对此也作了明确要求,达到“正确,熟练”,学期末每分钟独立完成8~10道题。教师要设计丰富、有趣的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乘法口诀,还要有计划、有组织地训练学生口算。

乘加、乘减式题,让学生结合图说明算式的意义,明确要先算乘法。计算时,教材重点体现算法多样化:连加、乘加、乘减。

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索讨论交流,发现解决这个问题有多种方法,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思想。

解决问题,重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例7对比用加法解决的问题与用乘法解决的问题,鼓励学生充分理解题意,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问题的理解与分析过程。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不是见到“一共”就加,见到“还剩”就减,做到“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帮助学生逐步学会数学思考与表达,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回顾与反思”环节用画图的方法检验结果,让学生不断积累检验问题的方法。

整理于复习,乘法口诀表的整理要全面而有序,从不同的视角认识乘法口诀表,,沟通乘法口诀和乘法算式间的联系。组织学生全面回顾自己的收获,不仅是知识方面的收获,还可以让学生说一说自己获得了哪些学习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还可以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和事情有哪些。让学生感到自己在知识、方法和情感态度方面都有收获,感受学习的价值和乐趣。

第五单元”观察物体”介绍

一、教学内容。

辨认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辨认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简单几何体的形状,用推理解决简单的问题。

二、教材说明与教学建议。

1.对观察者与观察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不做具体要求,学生对于位置关系的“相对性”还不熟悉,特别是左右的相对性更是难点,所以教材暂不介绍“前面、后面、左侧面、右侧面”等概念,只要求学生能用连线、标序号等方式将观察者与所看到的形状图对应起来即可。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发地运用了上述概念也是允许的。例1学生从4个方面观察熊猫图,熊猫前面、后面看到的形状会有较大的差别,容易辨认;但从左右两个侧面看到的形状却基本相同,只是脸、胳膊等的朝向不同,学生辨认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教材在熊猫的一只耳朵上戴上了一只蝴蝶结作为“标识性标志”,降低了难度,帮助学生区分两个侧面看到的形状。通过例1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物体,观察到的物体形状是不同的,并通过观察和空间想像判断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形状,使学生初步体会到局部和整体的关系。

二年级数学教材分析 上

二年级数学教研组。第一部分教材总体说明。一 教学内容数与代数。一 表内乘法 一 p1 31乘法的初步认识p2 7 3课时 1,2的乘法口诀p8 12 3课时 3的乘法口诀p13 20 4课时 4的乘法口诀p21 24 2课时 5的乘法口诀p25 28 2课时 整理与复习p29 31 2课时 三 表内...

二年级数学 上 教材分析

二年级数学 上 教材分析。中滩中心小学孙娴。二年级数学 上 是为了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实施素质教育和促进学生发展的需要,依据 数学课程标准 编写的。这册教材重视数学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提供了现实的 有趣的 富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创设了充分的进行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突出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二年级教材分析

人教版教材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观察物体 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研读教师 王亚玲肖蝶学校香晖园小学老师。一 单元内容分布及课时安排。二 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三 单元教学建议。四 本单元教学难点及解决策略。1.例1是 三视图 和投影几何的雏形,在这儿只是观察形象实物图,让学生判断的观察到的物体也是以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