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语文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 二

发布 2020-12-26 19:26:28 阅读 5958

《古诗两首》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

教材**:义务教育教科书2016版。

内容**: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

课时:1课时。

授课对象:四年级学生。

设计者。目标设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1)基于识字写字。

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2)基于阅读。

诵读优秀诗文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

2)基于习作。

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

3)基于口语交际。

能清楚明白的讲述见闻,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2.学情分析。

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大量的古诗,初步掌握了学习古诗的方法,在学生充分朗读的基础上进行学习。

3.教材分析。

教学文本的重点是引导学生欣赏古诗文,积累古诗名句,作者采用叙事和说理相结合的方式,将自己的所见所感记在了西林寺的墙壁上,而后成为了不朽的佳作。

教学目标。1.学会“莫、腊、浑、疑”等生字,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体会诗人的心境。

2。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语言的节奏和音韵美。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语言的节奏和音韵美。

评价任务。1.学生自读,指名领读,开小火车读。通过教师范写、学生临写,在田字格中正确、规范的书写“莫、腊、浑、疑”等生字。

2.教师范读,学生自读等方式,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读准字音,不添字,不丢字,不重复读,读通句子。

3.读文赏图,读、赏结合, 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语言的节奏和音韵美。

教学过程。板书设计:

5古诗两首。

题西林壁。山重。

水复。柳暗。

花明。教学反思:

爬山虎的脚》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

教材**:义务教育教科书2004版。

内容**: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

课时:1课时。

授课对象:四年级学生。

设计者。目标设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1)基于识字写字。

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 。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2)基于阅读。

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思。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基于写话。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在写话中乐于运用乐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4)基于口语。

用普通话交谈。学会认真倾听,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2.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对植物比较感兴趣,所以本课能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3.教材分析。

爬山虎的脚》这篇课文用细致简洁的文笔分别介绍了爬山虎生长的地方,爬山虎叶子和脚的形状特点,以及它是怎样用“脚”爬墙的。

课文第二自然段写爬山虎的叶子。重点部分是自然段。作者形象地把爬山虎的茎须比作“脚”,非常生动地描写了爬山虎的脚的样子,以及它是怎样向上攀爬的。

它长在“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它的形状是“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颜色如新叶。在第四自然段中,作者通过“触、变、巴、拉、紧贴”等一系列动词,清楚地写出了爬山虎爬墙的过程。最后一个自然段写了爬山虎与墙的关系:

它的脚要是没触着墙就会枯萎。

教学目标:1.认识5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引人注意、均匀”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全文。

3.能说出课文的叙述顺序,借助对词句的理解,能说出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

教学重点:能说出课文的叙述顺序,借助对词句的理能说出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

评价任务:1学生借助工具书自学生字,教师范写“叠、逐”。学生自读,指名领读,认识词语。

2教师范读,学生自读等方式,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练习背诵课文。读准字音,不添字,不丢字,不重复读,读通句子。

3通过读课文,知道课文细致描写了爬山虎生长的地方,爬山虎的叶子,爬山虎脚的形状和特点,以及它是如何一步一步往上爬的。

教学过程:板书设计:

爬山虎的脚。

位置。脚形状。

颜色。触着墙---触、变、巴、拉、紧贴。

爬。没触着墙---萎了。

教学反思:蟋蟀的住宅》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

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内容**: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

课时:1课时。

授课对象:四年级学生

设计者: 目标设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1)基于识字写字。

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

2) 基于阅读。

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词句的意思,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 习作。

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2.学情分析。

经过三年的语文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独立识字的能力,有了一定程度的语言文字的积累,在学习方法上也有了一定的积淀。农村很多孩子知道蟋蟀,但对蟋蟀的住宅了解甚少,因为其小、其不起眼而被忽略。在作者眼里,“蟋蟀的住宅”是一项“伟大的工程”,学生却不一定能体会到这一点,因此,应抓住这一矛盾冲突,帮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中感受其建筑的伟大。

3.教材分析。

蟋蟀的住宅》是19世纪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的一篇观察笔记。在本篇课文中赞扬了蟋蟀不辞辛苦和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作者把蟋蟀比作人,把它的巢穴比作人的住宅,把它的活动比作人的活动,使学生产生极大的阅读兴趣。

文章结构紧凑鲜明、语言生动形象、描写细致入微。从课文的字里行间,我们能感受到作者是通过长期深入的观察才发现了这一昆虫世界中不为人知的秘密。可以说,这篇文章就是一首人类对小昆虫、小生命的赞美诗。

教学目标。1.掌握7个会读的生字、13个会写的生字,并能正确读写“宅、蔽”等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蟋蟀的住宅特点及修建过程,体会蟋蟀住宅的伟大,学习蟋蟀吃苦耐劳的精神。

3.积累好词佳句,体会、学习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具体事物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及怎样建成的,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评价任务。1.学生自读,指名领读,开小火车读。通过教师范写、学生临写,在田字格中正确、规范的书写“隐蔽”“住宅”“抛弃”三个词语。

2.教师范读,学生自读等方式,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练习背诵课文。读准字音,不添字,不丢字,不重复读,读通句子,学会写作方法。

3.读文赏图,读、赏结合,理解蟋蟀建住宅的不易,要向它学习吃苦耐劳的精神。

教学过程。板书设计7蟋蟀的住宅。

其它昆虫:瓦砾里、草堆中、墙角落 (随遇而安)

四年级数学 上 第一单元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 大数的认识 课程纲要。课程类型 义务教育课程必修内容。教材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4年3月第1版。适用年级 小学四年级。课时 13课时。设计者 郭书焕 新密市市直第三小学。背景。本单元主要内容有 亿以内数的读法 写法 数的产生 十进制计数法 亿以上数的认识 计算工具的认识 用...

四年级数学下第四单元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材 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教学内容 小学四年级数学 下册 教学主题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课时 10课时。授课对象 四 1 设计者 郑州市二七区全垌小学王哲。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陈述。课标陈述 能解决小数的简单实际问题。2.教材分析。本单元的...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基于标准的教案设计

语文园地一。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1 能用普通话交谈。学会认真倾听,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2 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3 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