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米有多长》
这部分教材主要是帮助学生初步建立米的长度观念,根据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让学生了解厘米和米之间的进率,知道1米=100厘米。
教材通过设计动物乐园买票时的情境,引入1米的概念,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米”的必要性。然后教材安排了生活有关“1米”的情境,如1米的学生身高的什么地方,用尺子量教室的长等;结合实例,对米和厘米两个长度单位进行比较;最后安排了估一估、量一量的内容。
知识与能力目标】
认识米,体会米的实际意义,掌握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能估计和用米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一系列活动,形成测量和初步的估测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在测量活动中,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认识长度单位米,会测量和估测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建立“1米”的实际观念,估测物体的长度。
相应课件、教具。
一、问题情境引入。
师:同学们,你们去过动物游乐园吗?
出示** 师:看看长颈鹿和小乌龟在游乐园门口遇到了什么问题?
课件出示:教材第53页情景图。
生1:小狗门卫告诉它们,身高1米以上要买票。
生2:和看门口1米画的标记,长颈鹿的身高超过了1米,要买票;小乌龟的身高不足1米,不用买票。
师:观察得真仔细!看到了门口处1米的地方有标记。
师:1米到底有多长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1米有多长。
二、自主**学习。
1.认一认,想一想。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知道我们食指的宽度大约是1厘米,现在请大家拿出直尺,找出1厘米给同桌看。
师:同学们找得非常准确,100段这样的1厘米接起来就是1米。看(出示米尺),这就是米尺,是我们今天认识的一位新朋友。注意看,自己数一数是不是有100厘米。
学生自己数,明确:1米就是100厘米。我们可以写成:1米=100厘米。
测量比较短的物体,一般我们用“厘米”作单位。在测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距离时,通常用“米”作单位,“米”也是国际通用的一个长度单位,“米”可以用字母“m”表示。
2.比一比,说一说。
师:现在请同学们用自己的方式描述一下1米有多长。
学生可能有多种回答,如有的学生边用两手比划边说,有的学生边比划自己的身高边说,有的学生说出课桌的长度是1米等等,老师要给予鼓励。
师:同学们都挺好的。现在把你们的手臂伸开,看看伸到什么程度就是1米,用尺子量一量。
学生用米尺进行测量,老师巡视,指导个别有困难的同学。
三、合作交流,探索反馈。
活动一: 1.小组合作,用尺子量一量从脚到身体什么地方是1米,做个标记。
2.找不同身高的学生来比一比,发现身高不同但1米的标记一样高。
3.小结:测量对象不同,但一米的高度是不变的。
活动二: 伸开手看一看从一只手的指尖到另一只手的什么地方是一米。
活动三: 教室里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学生说完并进行实地测量。
活动四: 师:现在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测量,从教室的一头到另一头大约有多长?
教室里的黑板长大约是多少米?小组同学分工合作,测量教室的长、黑板的长。老师巡视,了解不同做法,指导个别有困难的学生。
组织学生交流测量的过程和结果,重点说明测量的方法。
四、实践应用。
1.巩固练习。
师:“厘米”和“米”在生活中应用很广泛,结合实际情况完成下面填空。 课件出示:
教材第53页最下面的习题。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老师巡视了解情况。组织学生交流,重点说说自己是怎样通过对比确定填写什么单位的。
2.认识米和厘米。
五、全课小结。
师: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一个长度单位—米,知道了课桌的长大约是1米,并且知道了测量较短的物体用“厘米”作单位,测量比较长的物体用“米” 作单位,要记住米。
100厘米。还学会了量出物体的长度,注意测量时要从0刻度量起。
1米有多长》是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二节中关于长度单位的初步认识课。本节是学生已经认识厘米、会用厘米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重难点是掌握1米的实际长度,用米尺较准确地量较长物体的长度。基于学生已有一定的认识尺子刻度的能力和短距离的测量经验,本节课教学就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在实际测量中产生需要学习新知,感受米与厘米二者之间的关系,并会运用新知灵活地创造性地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
同时教学中提醒学生用米尺来测量较长物体的长度,又为二年级下册进一步学习千米奠定了基础。
一、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习动机。
在上一节课中,学生已经认识厘米、会用厘米量,在这个基础上,我让学生尝试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测量黑板的长,在学生的操作中,因测量的物体较长,用20厘米长的学生用尺进行测量,比较麻烦,学生产生了换个比较长的尺子做测量工具或用比厘米大的单位—米来进行测量的想法,在此基础上学习本课的新知识。这个环节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遇到问题而产生求知的动力,激起他们学习新知的兴趣。除此之外,我还想通过这个设计想向学生们渗透:
在今后遇到困难时,没什么好怕的,可以通过学习新知识加以解决,从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培养孩子坚忍不拔的精神。
二、围绕重点,多层次展开。
孩子们两天内一下子学了两个长度单位厘米和米,有些孩子容易混淆,其原因是对1米和1厘米的实际长度认识不够,以至于在后面的学习中造成用错单位的错误。
为了让孩子们充分认识,我先让孩子们用米量:(1)实际体验.请同学们互相用自己带来的卷尺量一量,把两臂伸开,看一看到什么地方是1米;(2)再次体验。两人再互相量一量身高,从地面到身体的什么部位是1米,看看你的身高比1米高出多少?
(3)以小组为单位,量出1米,2米……给大家看。
再让孩子们区别厘米和米:(1)用两个手指比一下,1厘米有多长,再用两手比一下1米有多长。通过孩子们的动手比较感知厘米是比较小的单位,米比厘米要大得多。
(2)让学生用尺量一量;数一数;看一看等方法了解1米里面有多少厘米。(3)实物测量,使用正确的长度单位。
本节课孩子们对米的认识较好,能正确地用长度单位——米,并进行有关测量。
三、存在的不足。
1、反思这次的教学设计没有把“估计”运用到实际测量以前的教学活动中,今后的教学在这方面要牢固树立此观念,因为学生掌握此项技能,会在今后的实际生活当中受益匪浅。
2、有关长度单位的认识只是一个开始,后面教学中要给学生不断的强化和运用,丝毫不能懈怠——这是ms-eepo有效教育理念中的由于强化次数不够导致的知识遗忘,这也是我教学中要汲取的一点失败的教训。
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上册
数的运算专题训练卷 40分钟,100分 一 我会填。每空1分,38分 1.看图 t 写算 su n 式。2.看图填空。有 个 用乘 ch ng 法算式表示为或一共有 个。3.2 3表示 个 相加或 个 相加。5.在6 2 12中,乘数是 和 积是 6.4 3,读作3乘5,写作。二 我是小巧 qi o...
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买衣服》
买衣服 教学设计。教材分析 教材中人民币元 角 分的认识是建立在学生的生活经验及感性认识基础之上的。教材通过设计一系列学生熟悉的购物活动,帮助学生认识人民币,并能够解决与人民币有关的一些实际问题。本节课是在前面的 买文具 认识了小面值的人民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进一步认识较大面额的人民币。本节课的学习...
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小熊开店》
小熊开店 这是用乘法口诀求商的起始课,教科书创设了小猫和小兔到小熊商店购物的情境,图中标出了五件商品的 结合此情境,教科书提出了三个问题,这些问题的侧重点不同 第一个问题重在探索 交流除法的运算方法,加深对除法运算意义的理解 第二个问题重在掌握利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算法 第三个问题重在发展提出问题和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