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香蕉》教案。
1课时。学习目标。
1.结合“分香蕉”的具体情境经验,抽象出除法算式,初步理解除法的意义。2.知道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3.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释平均分的具体过程,初步感受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习重点和难点。
1.重点是认识除法意义和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2.难点是在实际情境中理解除法算式的意义。
教学准备。幻灯片、小木棒等学具。
教学过程。一、创设故事情境导入。
同学们,小猴子最爱吃香蕉了,今天小猴欢欢摘了许多香蕉,快帮它数一数一共有多少根?(12根)欢欢要把香蕉分给它的伙伴们,可以怎样分呢?这节课我们就和小猴欢欢一起来分香蕉。
二、通过平均分的两种思路动手分配,抽象出除法算式,初步理解除法意义1.请学生思考,要把12根香蕉平均分,使每份两样多,可以怎么分?注意这里只给出了香蕉总数,没有给出具体的份数与每几根香蕉作为一份,所以有多种可能情况出现。
1)觉见思路“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多少根”,可能出现的分法有:2份、3份、4份、6份、12份。其中,对于平均分成2份、3份的情况作为本节课的重点,展示部分学生作品,并要求学生用完整的语言对分的过程和结果进行描述;对于平均分成4份与6份的情况可让学生看着课件说出结果(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多少);对于平均分成12的用口头语言描述即可。
2)对于“每几根作为一份,可以分成几份”这一思路可尝试这样过渡:指着平均分成2份的图说:“如果我们换个角度观察这幅图,也可以看成每6根1份,平均分成2份。”
3)这样让学生对其它分法的图模仿说一说,还可以怎样分?帮助学生组织语言说一说:“每几根1份,可以分成几份”或“平均分成几份,每1份有几根”从两个方面讲一讲。
2.认一认,想一想。
1)指出:把12根香蕉平均分的方法有这么多种,像这样的问题,都可以用一种新的。
算式来记录,那就是除法算式。
2)引导学生看平均分成2份的图,我们是把12根香蕉(板书“12”)平均分成2份(板书“÷2”)每份有多少根呢?(板书“6根”),这种新的算式叫“除法算式”。
板书:12÷2=6(根)
注意,建议这样呈现新的除法算式:
12应该让学生数一数再呈现(被用来分的数量);除以2让学生重复说一说“平均分成2份”再呈现;这里“根”这个单位可以让学生说出来之后再呈现(每一份有6根)。
12应该让学生数一数再呈现(被用来分的数量);除以6让学生重复说一说“每6根一份”再呈现;这里“份”让学生说出“可以分成2份”再呈现。(3)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
4)说一说算式中每个数的意思。结合具体情境描述除法算式,在说的过程中体会理解除法运算的意义。
三、巩固练习,强化提升1.练一练p65第1题。三个要求:
1)按要求圈一圈,能圈出几个圈,就是能分成几份,或每一份有几个。(2)根据除法意义列出除法算式。
3)结合图画与除法算式,说一说算式中每个数所表示的意思。2.练一练p65第2题。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1)体会什么情况下用乘法计算,什么情况下用除法计算。(2)说一说算式中每个数所表示的意思。
3.练一练p65第3题。平均分的两种情况巩固练习。
1)根据平均分的意思写出除法算式,体会除法算式的意义。
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如用小棒摆一摆,圈一圈,分一分等,独立完成。4.练一练p65第4题。两人一组,一人说,一人画。(1)通过互动操作理解除法算式的意义。
2)一人说,一人画,然后交换角色,并互相评价。(3)老师巡视,针对个别小组进行辅导。
4)有目的个别抽查,用课件检查效果。其中,16÷4=4有两种情况都可以。四、本课小结与评价。
二年级数学上册分香蕉2教案北师大版
课题。分香蕉。1.使学生学会用除法表示等分,并知道除法算式的读法及各部分名称。教学目标。2.培养动手操作 合作交流的能力。3.能够熟练正确地进行计算。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师创设情境 两只小猴,从果园里摘来了12根香蕉,这时候,两只小猴急了,它们不知道应该怎样分才好,小朋友们,你们能不能...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分香蕉教案北师大版
分香蕉 教学设计。一 教案背景 面向小学二年级学生,1课时。二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64页。三 教材分析 通过 分桃子 分苹果 分糖果 等教学内容的学习,学生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等分活动,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此基础上,从学生熟悉的 分香蕉 的具体情境,抽象出除法算式,从而理解除法与平均分的...
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上册
数的运算专题训练卷 40分钟,100分 一 我会填。每空1分,38分 1.看图 t 写算 su n 式。2.看图填空。有 个 用乘 ch ng 法算式表示为或一共有 个。3.2 3表示 个 相加或 个 相加。5.在6 2 12中,乘数是 和 积是 6.4 3,读作3乘5,写作。二 我是小巧 qi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