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上册8祖先的摇篮教案湘教版

发布 2020-12-08 18:11:28 阅读 9584

9种窗帘。

第一课时。一、 板书课题,激发质疑。

老师板书课题,生齐读,看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

学生甲:“种窗帘”是怎么回事呢?

学生乙:“窗帘”可以种吗?

请小朋友们自由默读课文,看能不能从文中找到答案。

二、 感知课文内容。

1、拼音读课文,注意课文中的生字。

2、老师范读课文,请同学们将生字标上记号。

三、 出示生字卡片,读准字音,记忆字形。

1、出示卡片。

2、流,如何读准字音的?

学生甲:“两”、“蜂”、“唱”、“龙”都是后鼻音,“满”、“欢”是前鼻音。学生乙:

“华”、“龙”都读第二声,在“华华”、“龙龙”中第二个字都读轻声。学生丙:“欢”单读“huān”,在“喜欢”中读轻声。

3、指名读、抽读、轮读、领读、**车读。

4、识记字形,说说你是如何记住这些字的。

四、 出示认读字,指导学生认读。

1、出示卡片。

2、辨析它们的读音。

3、多种形式地读。

五、 巩固练习。1、朗读课文。2、书写生字。

第二课时。一、 复习旧知。

1、指名听写上节课的生字。

2、朗读课文。

二、 学习新课。

1、点学生分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共6段)

1、 齐读结尾段的第一句,说说全家人为什么都喜欢这彩色的窗帘?

3、如果你是陶陶家中的一员,你喜欢哪个季节的窗帘?

由学生自选片段,老师随机指导朗读,并进行相关的词句训练。

4、课文为什么说这是彩色的窗帘?

找出文中第3~5自然段中表示颜色的词语。

5、课文为什么要先写绿色的窗帘?

学生丙:因为窗帘是陶陶种下的花藤形成的,它先是绿色的,开满花后是花的,到秋天,藤叶又变黄了。所以要先写绿色的窗帘。

三、 课文拓展延伸。

1、看到陶陶种的美丽的窗帘,你会想些什么?

学生甲:窗帘真是美啊,我也要去种。

学生乙:陶陶是通过劳动让窗帘变美的。

2、全家人都喜欢这彩色的窗帘,会怎样说?

学生丙:明年我们还种窗帘。

学生丁:我们家的陶陶可真爱劳动啊!

四、 背诵课文。

五.作业。一、看拼音,写词语。

chàng gjīn sè

huān lzhōng huá

二、比一比,再组词。

两 ( 满( )蜂( )峰( )

欢 ( 吹( )化( )华( )

三、写一些表示颜色的词语。

红的。四、造句。

好像……慢慢地……

喜欢……五、把句子补充完整。

1、种子发芽了,( 的。芽儿长高了,( 的。

2、慢慢地,绿藤上开出( )的小花。

教学反思:9、青蛙看海。

一、 教学目标。

1、 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 学习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认识一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一定能达到理想的彼岸。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文中蕴含的深刻道理。

三、教具准备:多**课件、动物头像。

四、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

1. 小朋友们,你们看见过大海吗?(出示大海图)

2. 看,大海的海水是那么的蓝,那么的清澈,那么的一望无边。你们喜欢大海吗?(喜欢)

3. 不仅我们喜欢大海,一只住在湖边的小青蛙也很想去看大海。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第10课《青蛙看海》。(揭题,板书。)

4. 一起来听听,青蛙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它看到海了吗?

二) 整体感知。

1、听故事。

2、故事里出现了几个人物?(生答,师出示小动物头像。)

三)、精读感悟。

1、哦,原来青蛙身上发生了那么多的事呢!接下来,我们细细地来学习一下。(出示1—3自然段)

1)、自由读1—3自然段。

2)、指名读苍鹰和青蛙的对话:边听边想:青蛙要怎样才能看到海?

3)、苍鹰对它说了什么呢?

4)、这对青蛙来说容易吗?你是怎么知道的?(出示青蛙和高山的图,并相机出示句子)

天哪,这么高的山!”

我没有……也没有……怎么上得去呢?”通过指导朗读让学生感受到青蛙很想看大海却又怕登不上山顶的害怕、失望的语气。)

5)、那山能不能不过呢?咱们来看苍鹰后来说的话。

6)、分角色朗读1—3自然段。

7)、如果你是小青蛙,听了苍鹰的话又会怎样呢?

2.学习第4—11自然段。

1)、首先让学生合作朗读第4—9自然段。

2)、通过朗读,你知道又有谁出现啦?

3)、松鼠说了什么呢?青蛙又是怎样回答的呢?

a. 自读。

b. 现在请同桌两个同学演小松鼠和青蛙,读一读他们的话,看谁读得好,演得像。要求: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景,并加上适当的动作。

c. 哪个小组愿意戴上头饰来表演一下?他们表演得像吗?发表演奖。

d. 教师和男女生分角色朗读。(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读体味课文的语言,感受青蛙在松鼠的关爱下心情从“失望→兴奋→有信心”的变化过程。)

3.学习第10自然段。

1)这么高的山,如果你是小青蛙,这样一级一级地往上跳,会怎么样?对,面对困难青蛙是怎么做的呢?(出示第10自然段)齐读。

2)课中律动:(全体学生做小青蛙,一步一步接连不断,不停地原地跳,通过学生主动参与体会青蛙上山的艰难。)

3)引导学生讨论想象:上山过程中青蛙还会遇到什么困难?

4)它又会怎样克服呢?(集体讨论讨论,为它想想办法。)

5)自己品读第10自然段。

过渡:青蛙登上了山顶,结果呢?

4.学习第11自然段。

1) 出示大海的画面。

2) 如果你是小青蛙,大海就在你的眼前,你会想说什么呢?(让学生发挥想象)

3) 松鼠又会说什么呢?(这是借松鼠的嘴说出故事蕴含的道理。)老师总结:是啊,当我们遇到困难时,只要一步一步,不怕困难,就一定能成功。(出示:世上无难事,只要多努力)

4) 带着这种欢畅的情绪来练读第11自然段。

四)、识写生字。

1、出示所写生字:

2、你在**见过它们?

3、学生自己观察生字的间架结构。

4、师范写,生描红。

8 祖先的摇篮。

教学目标突破方法:通过形近字比较,准确理解词意。

知识与技能难点:懂得为什么说原始森林祖先的摇篮。

认识本课1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会突破方法:在读中感受悟,在交流中体。

认7个生字会。

、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动词的准确运用。 教学方法。

3、懂得为什么说原始森林祖先的摇篮。 教法:情感教学法。

过程与方法学法:分析法。

在读中感悟文章的优美,了解课文的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准备。

培养学生对原始森林的喜爱的对祖先的眷恋。 生字卡片,多**课件。

重点、难点。

重点:正确读写本课生字。学习准确运用动词。

第一课时。一、课前导语。

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什么是祖先?

祖先的摇篮是什么?

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去学习第8课吧!

二、教师范读课文。

、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三、学生借助拼音读课文。

、把课文的生字词做上记号。

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什么。

课文讲了原始森林的美景,叙述了祖先劳动的情景,说明原始森林是我们祖先的摇篮。

四、出示生字卡片,学习生字。

、出示生字卡片,自由读。

、读准字音,点学生说是如何读的。

注意“呀”“蜻”“蜒”“直”的正确读音。

、识记字形。

呀”、“蜻蜒”“忆”都是由形旁和声旁组成的。

直”里面是三横,“蜒”的右边不要写成“延”

五、巩固练习。

、朗读课文,熟读课文内容。

、书写生字。

第二课时。一、巩固旧知识。

、指名听写上节课所学生字。

、朗读课文。

二、新授,学习认读字,指导学生正确认读。

、出示认读字,指导学生正确认读。

、学生相互交流认读方法。

3、多种形式练读,师生共同纠错。

三、学习课文。

1、学习第一部分(1~4自然段),学生质疑。

1)、我们祖先的摇篮在**?这个摇篮与我们平时见到的摇篮有什么不同?

二年级语文23祖先的摇篮 祖先的摇篮共几个小节

23 祖先的摇篮。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会认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问句。展开想象,仿照课文内容说一说。学习准确使用动词,理解课文内容,懂得 祖先的摇篮 的含义。过程与方法 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识字。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开展小组交流讨论,理解 感悟课文。情感 态...

二年级语文祖先的摇篮

23祖先的摇篮。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会认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问句。展开想象,仿照课文内容说一说。学习准确使用动词,理解课文内容,懂得 祖先的摇篮 的含义。过程与方法 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识字。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开展小组交流讨论,理解 感悟课文。情感 态度...

统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祖先的摇篮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精品资料。23 祖先的摇篮第1课时。教学目标 1 认识 祖 掏 等7个生字,会写 祖 啊 等3个生字,正确书写 祖先 原始 等10个词语。2 初读课文,能够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出诗歌的节奏,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知道祖先的摇篮指的是原始森林。3 能够正确认读含有 摘 采 等动词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