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23祖先的摇篮导学案

发布 2020-10-16 05:57:28 阅读 6476

23祖先的摇篮。

课题。祖先的摇篮。

课型。新授课。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的学段目标中明确指出: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本文是一首儿童诗,篇幅短小而内涵丰富,内容浅显而意蕴深远,语言凝练又生动活泼。

作者把原始森林比喻为“祖先的摇篮”,深情地回想我们的祖先质朴率。

设计说明。真的田园生活,字里行间充满着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真切地希望大森林永远青翠苍茫,大自然永远清秀明净。根据课文表达特点和课标的学段目标,本课的教学采用“朗读明诗意——想象品诗情——仿写悟诗情”的教学模式,以诵读为主,引领学生感悟课文内容,感受语言的优美;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揣摩、体验文章蕴含的情感;通过仿写形式的练习,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感受与想法与伙伴交流。

这样的教学设计旨在达到阅读教学中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目的。

课前准备课时安排。

1.预习课文,借助拼音朗读课文。查找有关原始森林的资料。(学生)2.制作多**课件。(教师)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教师指导。

1.课件出示“摇篮”**,引导学生说说“摇篮”的作用。2.教师板书课题。教学生字。

一、借助图画,质疑导入(用时:5分钟)

祖”。2)指导学生读准平舌音。3.指导学生读好课题。4.引导学生根据课题进行质疑,梳理问题。

1.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交流。

1)说出认识了哪些生字?(2)指导学生正确朗读生字。(3)通过组织学生分享“记住生字有妙招”,帮助学生记住字形。

二、检查预习,学习字词(用时:20分钟)

4)通过组织学生进行“我来提个醒”,来提醒学生关注字形、字音的易错处。(5)生字扩词。

2.教师重点指导生字“浓”“摘”“掏”的书写。提醒学生书写时注意左窄右宽。教师范写指导。

3.引导学生说说怎么写好“蓝、赛”。

三、朗读课文,了解大意(用时:13分钟)

1.教师引导学生带着问题“为什么说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摇篮”自由朗读课文。

2.教师组织学生分学习小组进行朗读交流。相机正音。并且提醒。

1.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课文。2.小组内交流朗读。组内相互正音。读好第小节的问句。3.组内讨论交流:为什么说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摇篮?找出相关句子。

1.组织小组学习,要关注有无闲置的学生。要指导学生进行分工。

2.在交流“为什么说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摇篮”这一问。

1.学生交流预习。

1)交流自己认识的本课生字。并以学生老师的方式带领大家朗读。(教师相机正音)

2)分享自主识字的好方法。(3)交流生字书写时的易错点、注意点。

4)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生字扩词。2.生字练写。

1)观察字帖上的生字。观察老师的范写指导。(2)描红临写。

3)生生评议,师生评议。3.学生自由练写,说出易错笔顺。

1.学生经过课前预习,已经对本课生字有了大致的认读,很多同学已经能够准确读出字音,所以教师在认读生字的过程中,注意倾听同学的字音,在错处予以指导和强化即可。

2.纠正字音时重点注意:“祖、赛”是平舌音,“摘”是翘舌音。3.要注意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进行扩词。

篮”。2.学生观察老师范写,并跟着老师书空。音。5.齐读课题。6.学生质疑。

预设:祖先的摇篮是什么样的?

1.在书写课题的时候,教师可以用范写、口头指导的方式进行教学生字。2.引导学生质疑,要帮助学生懂得抓住题眼、关键词进行提问。

学生活动。1.学生看图,交流所了解到的“摇。

教学提示。1)教师范写,并进行口头指导。3.指名学生朗读“祖先”。相机正(3)指导学生用“祖”进行组词。4.用“祖”进行组词。

学生注意第小节中的问句朗读。

3.指导学生齐读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四、布置作业,延伸拓展(用时:2分钟)

1.抄写词语2.朗读课文。

4.齐读课文。

题的答案时,要允许各抒己见。让学生大致有个印象,不必深入讲解。

1.认真书写本课生字、新词。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第二课时。

提醒学生要“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教学环节。一、巩固复习,问题导入(用时:3分钟)

教师指导。1.出示课后习题中的词语。指导学生读准字音。2.指名朗读全诗。3.提问:“祖先的摇篮”是什么?

1.出示**(原始森林),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

2.用四字词语或成语来形容原始森林的大和美。

3.出示四字词语或成语,指导学生朗读并积累。

4.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第一节,读出原始森林的大和美。5.指导学生想象说话:如果你走进这样美丽的原始森林,会做些什么?

6.指导学生在诗中找出祖先在原始森林里做什么的词语或句子。7.指导学生读好第小节。8.指导学生想象祖先会做什么?模仿课文第小节创作一两句。

9.指导学生感受作者的情感,朗读第4小节。

1.指导学生朗读全诗。2.指导学生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

1)整首诗作者对原始森林有着怎样的情感?

2)怎样才能让原始森林天长日久呢?(爱护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珍惜身边的资源。)3.指导学生进行配乐朗诵。

学生活动。1.朗读课后读一读中的词语。2.齐读课文。

3.说说“祖先的摇篮”是什么?(原始森林)

教学提示。重点帮助学生进行正音,并且通过提问,帮助学生复习课文的大致意思。

1.欣赏**,结合自己课外寻找的资料交流对原始森林的认识。2.用四字词语或成语形容所看见的原始森林。

3.朗读并积累教师出示的词语。4.在老师的指导下有感情朗读第一节。

5.说说假如自己在原始森林里会做什么。

6.读第小节,在诗中画出祖先7.朗读课文第小节。8.想象祖先还会在这一片原始森林里做什么,模仿第小节写一两句。

9.不同形式朗读第4小节。

1.在交流资料时,要指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性地介绍原始森林。

2.要注意激发学生课外积累词语的主动性。3.要把朗读落到实处,给学生充分的朗读时间。过高,只要学生说的符合情理即可。

二、朗读想象,品悟诗情(用时:25分钟)

在原始森林里做什么的词语或句子。4.对学生的仿写不要要求。

三、情感朗读,升华主题(用时:10分钟)

1.学生朗读全诗。

2.交流:作者对原始森林的情感。3.说说怎样才能让原始森林天长日久。

4.学生进配乐朗读。

不要刻意地让学生说出热爱大自然、珍爱身边资源。言之有理即可。

四、布置作业,拓展延伸(用时:2分钟)

1.模仿课文第小节,续写一节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生创作。这个环节的创作,只需要运用和第小节中的词语进行简单创作。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23祖先的摇篮2》优质课 1 教案

教学内容 23 祖先的摇篮教学设计。1 学生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2 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开展小组讨论,理解 感悟课文。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教学过程 一 资料展示,引入新课 1 出示原始森林的 让学生充分了解感受原始木森林的美丽神秘。师 你们喜欢原始森林吗?...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23祖先的摇篮2》

教学内容 23 祖先的摇篮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 学生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2 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开展小组讨论,理解 感悟课文。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教学过程 一 资料展示,引入新课 1 出示原始森林的 让学生充分了解感受原始木森林的美丽神秘。师 你们喜欢原始...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 类文阅读 23祖先的摇篮含答案

23 祖先的摇篮。美丽的愿望。金色的小花,有个金色的愿望 春天来了,我要送给人们。淡淡的清香 绿色的小树,有个绿色的愿望 夏天来了,我要送给世界。一片片阴凉 明亮的小河,有个明亮的愿望 秋天来了,我要为丰收的大地。快乐的歌唱 洁白的雪花,有个洁白的愿望 冬天来了,我要给小学生们。送去惊喜和欢畅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