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认识小数
1.小数里的这个小圆点我们把它叫做小数点;小数点左边的部分是整
数部分;小数点右边的部分是小数部分。你会读小数吗?
让学生试读标价牌上的小数。
提醒学生注意整数部分与小数部分读法的不同。
2.认识以元为单位小数的实际含义。
哪些同学已知道,标价牌上的小数它们分别表示多少钱?(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如:)
元角分 4. 5 0 4元5角
0. 7 07角。
3.完成课本第88页**中的填空。
要求学生轻声读出货架上三种食品标价中的小数,填写分别表示___元___角___分。
4.你还在**见过小数。
三、教学例1
1.学生交流自己的身高是1米多少厘米?
2.只用米作单位,该怎样表示?同学们可以自己先看书,再跟小组的。
同学讨论讨论。
3.引出以米为单位的一位小数。
出示米尺: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少分米?用分数表示是 110
米,还可以写成0.1米。3分米是几分之几米,还可以用小数写成几米?
想一想:为什么小数点的前面写“0”?
4.引出以米为单位的两位小数。
指着米尺问: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多少厘米?用分数表示是
1100 米,还可以写成0.01米。
3厘米是几分之几米,写成小数是多少米?18厘米呢?
让学生把答案填写在课本上。 (
想一想: 0.03米、0.18米,小数点后面第一位数表示什么?第二位呢?
5.小组讨论。
王东身高1米30厘米,写成小数是( )米。
全班交流,写成1.30米和1.3米都是对的,(因为30厘米就是3分米)。
6、什么样的分数能改写成一位小数?什么样的分数能改成两位小数?
7.学生类推。
完成课本第89页做一做。 (
四、巩固练习 (
1.完成课本练习二十一第1题,巩固对小数含义的认识。(让学生填在课本上) (布衣教师。
2.完成练习二十一第2题,巩固小数的读法,并让学生说,在这题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五、课堂总结 (
六、随堂作业布
第二课时小数的大小比较 (
教学时间:
教学内容: (
教材90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结合“货比三家”的具体情景,经历比较小数大小,以及与同伴交流的过程;
2、体验小数比较大小的策略的多样性,会比较简单小数的大小,发展数感。
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小数的大小比较。
教具、学具准备: (
米尺。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复习旧知 (
1、为了给女儿添置文具,昨天中午,老师去逛了三家文具店,意外地发现“完全相同”的文具,它们的标价……
2、生活中由于种种原因,同一种商品有时标价是不一样的,谁能举例告诉大家。
3、如果是你,你准备到哪家商店去买?为什么? (
二、讨论交流、得出方法 (
1、看哪家文具店便宜,你们认为只要……
2、对,只要看哪个**小,就是要便宜,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小数的大小比较。
.9元和5.1元,哪个**便宜?
4、那你们是怎样比较4.9元要便宜呢?
5、把你比较时的想法和同桌说一说。
反馈学生的多种比较方法)
6、通常在数学上为了清楚地表示出这两个小数的大小,可以用“>”或“<”来连接,你认为4.9元( )5.1元,应该用什么符号连接?
三、尝试比较、巩固方法
1、如果老师还想买其他的文具,你有什么建议?
2、为什么买书包到丁丁店便宜?你能清楚地把你的意思表示出来。
3、这个式子你认为表示得对吗?从这个式子中,我们都知道8.2元要小,所以丁丁店便宜,有谁知道他可能是怎么比较出8.2元要小的。
反馈学生的多种比较方法)
4、可老师想买橡皮,要知道哪家店最便宜,比较大小时,你认为与前面有什么不同?
5、三个数比较,你行吗?比一比,看谁能表示得最清楚,让大家一看就知道哪个**最小,也就是最便宜。
2.36元<2.63元<2.65元
6、从这个式子中,我们能看出**最小是几吗?
7、谁知道,他是怎么比较出2.36元是最小的? (
8、所以,你认为哪个式子表示的最清楚?
四、加深练习、巩固拓展 (
1、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地方也要用到小数的大小比较,如在运动会的跳高比赛中,要想知道谁是第一名,只要看……
看了他们的跳高成绩,你能比较出哪个成绩跳得最高,比一比,看谁表示的最清楚。
2、他表示的对吗?有谁知道他是怎么比较出1.2米跳得最高的?
3、我们讨论的问题,就在书本第90页,书上还有一种比较的方法,是借助卷尺的,请你先在空格内填出这2个点表示的数。 (
4、你能看懂他是怎么表示比较的?
5、这种方法我们以后在比较时,也可以用一用。
五、综合练习(略)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
七、随堂作业
第三课时练习二十一 (
教学内容:
教材92-94 (
教学目标: (
1、进一步认识小数,初步理解小数的含义。
2、熟练地比较小数的大小,能解决一般的问题。 (
教学重点、难点: (
正确比较小数大小。
教学流程。一、 基本练习
1、填单位名称
7.89元=7( )8( )9( )
2、填适当的数 (
0.56米= 米 =(厘米
0.89元= 元=( 角( )分 (
6.18米=( 米( )厘米=( 厘米 (
3、写出小数:练习p93—8
二、比较大小
1、借助数轴上比较大小。p92-3
2、比较以元、米、分米做单位的小数。p92-4 (
3、借助情景比较大小,解决实际问题。p92-5,p92
以上各题在学生独立比较后,让学生说说为什么?深化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p94-10 (
让学生提出问题后思考,体会我国人均绿地的与其他国家的差距,结合本市申请生态绿 (
化城市的需要。
四、你知道吗?
五、课堂总结
第。四、五课时简单的小数加减
教学时间:
教学内容:
教材95-98
教学目标: (
1.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并掌握计算方法,
2.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笔算小数加、减法,
3.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迁移类推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教学流程: (
一、 导入 (
认一认商品的标价。 (
二、**新知
1.教学例3
1) :看图,说说图上画了什么?你从图中获得什么信息?
(2)教师根据学生获得的信息所提出的数学问题板书在黑板上。 (
(3)教师从学生的众多问题中选择一个加法的问题和一个减法的问题。我们今天就来解决这两个问题。 (
(4)(教师选择例3)提问:该怎么解决?小组讨论解决的方法。教师巡视,及时掌握学生讨论情况。
(5)集体反馈。 (
教师引导学生从自己的学习实际情况出发,寻找适合自己知识水平的解决方法。 (
(6)集体讨论:0.6+0.8 (
教师先提示:这道式子是小数加法。小数加法与以前所学的加法是相同的,也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教师板书:小数加法)。
小数加法又该怎样计算呢?(教师板书:计算)
(7)引导学生两式比较:
一道是以元为单位相加,它是一道小数加法题,
一道是把元改写成角,把小数加法题转化成一道整数的加法题,通过观察比较知道:整数加法计算时要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再从个位加起;小数加法也是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列坚式时只要把小数点对齐,就能使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 (
(8)学生试笔算0.6+0.8
学生在进行笔算之前教师先与学生**数位对齐的问题。教师并示范。(一人板演,其他人在本上做)
引导学生说一说,用坚式计算0.6+0.8时,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
观察、思考:在小数加减法中,要使相同数位的数对齐,只要什么对齐就行了?
(9)反馈练习:列出2.8+2.1 6.4+0.9的竖式(订正时注意是不是小数点对齐
(10)引导学生总结:小数加法与以前所学的加法在计算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怎样计算小数加法?
2.教学例4: (
(1)教师选择例4 (
(2)这道题你会解决吗?应该怎样列式?
(3)组织学生讨论:该怎样列竖式并正确计算出得数?
(4)引导学生说一说小数减法的小数点为什么要对齐? (
(5)这个竖式怎样计算?
学生尝试:(一人板演,其他人在本上做),教师巡视指导
3.引导学生讨论并总结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使学生明确它们都是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减,都从最低位算起,而且同样是“满十进一”或“退一作十”。只是小数加减法注意了小数点对齐,相同数位也就对齐了。
三、巩固练习:
观察商店图,解决问题
第一课时解决问题(一) (
教学时间:
教学内容: (
教材99页例1及相关练习。 (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2、通过解决具体问题,让学生获得一些用乘法计算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感受数学在
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 (
使学生学会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流程:
一、 谈话导入 (
二、自主**,解决新问题 (
1.创造情境,引出问题。 (
展示运动会开幕式上广播操表演情境,吸引学生“进场”。接着,定格在表演广播操的一个方阵上(与例1一致),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三年级数学教案 趣味数学教案
趣味数学教案。三年级数学教案1 和差问题2 和倍问题3 差倍问题4 找规律填数5 角的有关知识6 三角形内角和7 乘法算式谜8 规律有趣的算式9 积的变化规律10 商的变化规律活动内容 和差问题活动目标 1 了解和差问题的结构特征,研究和差问题解答的一般方法,并准确解答。2 借助线段图进行分析,理解...
三年级数学教案
人教版新课标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撰写人 吴安娜。新学期数学教学的总体规划 根据我多年来提高学生素质,就要正确处理课堂教学中学生 教材和教师的实践经验,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积极性,全面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和了解学生,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不断提高教学的艺术水平,使学生学得...
三年级数学教案
二 三位数乘一位数 不进位 的笔算。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使学生初步掌握一位数乘。二 三位数 不进位 的笔算方法,掌握竖式的书写方法,能正确地计算。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3 情感目标 渗透数学来自于生活实践的思想,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教学重点 掌握算理及竖式书写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