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现的各种形状叫作月相。月相变化是由于月球公转而发生的。它其实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
2、在加热的过程中,蜡烛发生了什么变化?(p29)
1、月相的变化有什么规律?(p49)
6、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有改变颜色、发光发热、产生气体、产生沉淀物。
2、如果我们想要设计一个合理、清洁的垃圾填埋场,我们首先应考虑要解决的问题有哪些呢?
5、减少垃圾的数量是从源头上解决问题的办法,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想出许多减少垃圾数量的方法。
23、我国是世界上公认的火箭的发源地,早在距今1700多年前的三国时代的古籍上就出现了“火箭”的名称。
8、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和分装,这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答:这个垃圾场不仅要能填埋垃圾,而且要能防止周围环境和地下水的污染。
3、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星球直径大约是地球的1/4,质量大约是地球的1/80,月球体积大约是地球的1/49,月球引力大约是地球的1/6。
科学课》教案。
三年级第二学期。
教师姓名 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土壤和生命。
1.我们周围的土壤授课时间:
一、教学目标:
1.能够亲自采集土样,并观察土壤;
2.知道土壤里有沙、石块、枯枝落叶、小虫、蚯蚓等;
3..愿意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分享合作**的快乐。
二、教学过程:
一)挖一挖,找一找。
1.你们校园里**有土壤?
2.想一想,土壤里可能有什么?
3. 讨论:在外出进行观察时,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
师生小结:1.注意安全;2.不要破坏环境,更不能伤害土壤中可能存在的动植物。
二)看一看,比一比。
1.哪个小组说说在挖土时有什么发现?
2.教师引导孩子们讨论:表层的土壤和地下2厘米初的土壤有些什么不同的地方?有哪些动物生活在土壤里,这些动物在土壤里干什么?
3.小组合作研究。
4.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发现,注意创新的发现。
5.你们的小组是否观察仔细呢?下面前后两个小组交换土和记录纸,观察一下别的小组的土,看看有没有新的发现。
6.小组交流,教师注意引导学生说出差异,说出观察中不同的发现。
7.小组总结一下,土壤中有哪些东西?
三)拓展。今天我们一起去校园里观察了土壤,并有了很多新发现。你们能把这些新发现和新感受用清新、优美的文字或是栩栩如生的图画描绘出来吗?
希望大家能利用课余时间到公园、田野等更多的地方仔细观察那里的土壤和土壤中的生物,并采集一份土壤样本加以观察。
教学反思:2.了解土壤授课时间:
一、教学目标:
1.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和不同方法鉴别土壤中的砂、黏土成分的多少;
2.了解土壤中砂土、黏土和腐殖质的多少,影响着土壤的种类;
3.意识到自己感官的作用,形成**意识;
二、教学过程:
一)提问激趣。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土壤,谁来说一说你观察到的土壤是什么样的?
2.关于土壤,你还想知道些什么呢?(为什么不同地方的土壤生长的植物不一样?有多少种土壤?怎样分类?等)
3.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去研究吧。
二)组织讨论,交流经验。
1.提问:关于土壤的种类,你知道有哪些?
2.谈话:怎样分类,是否与土壤中的成分有关?
3.学生可以根据课前收集的一些资料,互相讲述他们所知道的土壤知识。(要求学生在讨论的时候,说出自己的理由和依据,学生的根据就是学生已有的经验)
4.**土壤的颜色的**。
5.提问:通过**,你知道了土壤有几种颜色?
三)研究土壤的成分。
1.学生实验。
1)拿出一号信封里的土,用纸巾包住土块,使劲握一握,摊开纸巾,你看到了……(学生交流)
2)把硬土块放入水中,开始你看到……,过一会儿又看到了……
3)搅拌以后,你看到了……,静止一段时间之后,又看到了……
2.学生交流汇报。
3.阅读第5页最后一小节资料。
4.**土壤的种类的**。
5.提问:通过**,你知道了土壤有哪几种?生回答交流。
教学反思:3.肥沃的土壤授课时间:
一、教学目标:
1.知道土壤的重要组成物质是腐殖质,腐殖质是由腐烂的动植物遗体变成的;
2.会做腐殖质形成的实验,能够制作肥料袋;
3.能够坚持长期观察,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态度;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谈话:关于土壤,大家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
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引导学生确定本课的研究内容。
谈话:今天我们一起来做一回侦探,查一查土壤里能长出各种各样植物的原因。
二)探索土壤。
1.室外活动:带领学生采集土层。
讨论:我们将去干什么?要注意些什么?
活动:分发工具,和学生一起到室外(花圃、菜地)采集土层带回教室。
2.室内活动。
探索枯死的植物变成了什么?观察采集到的土层,你发现了什么?
大家有什么想法?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让我们一起再去“考察”一下其他地方的土层吧。
观察不同地方的土层,你又发现了什么?
你能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推测一下,枯死的植物在土壤中会发生什么变化?
3.谈话:在有的小组同学挖到的土层中,我们还发现了一种小动物。这种动物身体细长、很软,它没有眼睛,在泥土里生活,下雨的时候会爬出地面,你们知道那是什么吗?
教师出示昆虫饲养盒,里面是自己几个星期前培育的有蚯蚓开垦痕迹的土壤。
学生观察,并说说看到了什么。
教师小结:像这样颜色发黑、潮湿肥沃、蚯蚓喜欢生活的土,我们称之为含有腐殖质的腐殖土。什么是腐殖质呢?
讨论:有人说蚯蚓是“天然的犁”和“改良土壤的能手”,这是为什么呢?
4.小结:蚯蚓在土壤里不仅可以松土,还可以制造肥料,使其生活的环境更肥沃,利于植物的生长。所以,蚯蚓是益虫,我们要保护蚯蚓。
讲述:其实,在土壤中还有一些动物,对土壤的肥力有较大的影响。
三) 延伸活动:管理肥料袋。
谈话:我们从现在开始,每天都要介入这个实验的管理、观察和记录,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会面临哪些困难?应该怎样来解决?
教学反思:4.土壤的保护授课时间:
一、教学目标:
1.能够对某些行为做出是非判断,并思考和表达应该怎样去做。
2.知道人类的许多活动是破坏土壤的行为,知道垃圾对土壤的危害,知道废电池对土壤的破坏。
3.愿意为保护土壤做出一份努力。
二、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谈话:同学们,经过这段时间我们对土壤的亲密接触,大家对土壤肯定有了较深的认识。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请大家欣赏。
2.教师出示**并提问:大家都知道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基础,那么谁来说说,土壤为人类提供了什么?
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
4.填写好书本第65页的记录表。
5.全班交流讨论结果,小组之间互相补充。
6.教师小结:土壤是植物的母亲,为植物提供养料和水分,土壤也为动物提供了生存栖息之地。她是我们人类和动植物共同的家园。正是因为有了土壤,才有了这美丽可爱的世界。
二)对比模拟实验
1.提问:当森林被砍伐,植被遭破坏后,土壤的蓄水能力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2.对比模拟实验
小组合作,做对比模拟实验。
三)交流讨论
1.谈话:土壤为我们人类做了这么多,我们对土壤有一种感激之情,那么我们又对土壤做了些什么呢?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
科学课 教案。三年级第二学期。教师姓名 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一单元土壤和生命。1.我们周围的土壤授课时间 一 教学目标 1.能够亲自采集土样,并观察土壤 2.知道土壤里有沙 石块 枯枝落叶 小虫 蚯蚓等 3.愿意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分享合作 的快乐。二 教学过程 一 挖一挖,找一找。1.你们校园里...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
科学课 教案。三年级第二学期。教师姓名 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一单元土壤和生命。1.我们周围的土壤授课时间 一 教学目标 1.能够亲自采集土样,并观察土壤 2.知道土壤里有沙 石块 枯枝落叶 小虫 蚯蚓等 3.愿意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分享合作 的快乐。二 教学过程 一 挖一挖,找一找。1.你们校园里...
苏教版三年级上科学教案 全
三年级 下 科学教案。第一课时一单元土壤与生命。第一课我们周围的土壤。学习目标 1.能到室外亲自观察土壤,能发现土壤中生活的各类 居民 如蚂 蚯蚓等。2.知道土壤和哪些动植物有着密切的关系。3.会观察土壤,并能描述 记录 交流自己在户外观察土壤的结果。导学 课题导入 教师自主设计 学习过程 阅读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