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拜师》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说教材。
《孔子拜师》是小学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的课文,本单元以“灿烂的中华文化”为专题,《孔子拜师》介绍代表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两位大师孔子和老子,春秋时代思想家的求学故事在今天仍熠熠生辉,教育学生懂得尊师好学的哲理,并以孔子为榜样,善于学习,乐于学习。这是本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课文讲述了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拜老子为师的故事,体现了孔子谦虚好学孜孜以求的治学精神和老子诲人不倦、爱护晚辈的品行,课文还渗透了 “学无止境”的精神。
课文比较简短,也比较通俗,有一组近义词,“等候——迎候”等理解有一定的难度,要在课堂教学时有机渗透。学习时采用朗读、默读、分角色读等多种方式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文章的重点内容“孔子学无止境”很突出,线索也很分明;而蕴涵着的老子热心收徒的线索也比较清晰。
二、目标设定:
1、会正确认读7个生字,会按正确的笔顺规范书写12个生字。通过随文识字,联系上下文等方式理解“远近闻名”、“渊博”、“风餐露宿”、“日夜兼程”、“风尘仆仆”、“学无止境”等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谦虚好学和老子诲人不倦的崇敬之情。
3、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能用查字典、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课文重点词句的意思。
4、用抓重点词的方式理解感悟孔子的品行,渗透“学无止境”的学习精神。
教学重点: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感受孔子学无止境的精神。
教学难点:体会重点词句的意思,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学无止境,为人要真诚无私,尊敬师长。
三、学生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他们的语文基础比较薄弱。学习习惯、阅读习惯正在形成之中,对课文的理解比较吃力。因此,引导学生在读准字音、流利朗读课文的基础上,体会孔子谦虚好学、孜孜以求的治学精神和老子诲人不倦、爱护晚辈的品行。
四、教学过程。
1、出示名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导入:同学们,让我们用这句名言欢迎在座的各位老师,知道这句话是谁说的吗?那你对孔子有多少了解呢?
孔子生活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有关孔子拜师求学的故事。请同学们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提出来吗?(学生通过课后资料袋说说对孔子的了解,师概括总结,板书课题,讲解“拜”字,学生通过课题提出问题。
)2、初读课文,研读课文:
学生带着提出的问题初读课文,解决问题:
通过读课文,你能解决哪个问题?
拜谁为师?:孔子拜谁为师?老子又叫什么?
孔子叫什么?还叫什么?老聃是老子的号,孔丘是孔子的名,仲尼是孔子的字,古时候人们用名来称呼自己,用号来称呼别人,都是为了表示谦虚和礼貌,后来人们把很有学问的男子称为“子”,于是后人就尊称他们为“孔子”、“老子”。
出示“老子”的资料,自由的读一读,说说你知道了什么?你觉得老子怎么样?(师相机介绍老子并板书“老子”,解释孔子和老子的名和字的由来。
)为什么拜师?:老子的学问这么深,孔子对他佩服到了极点,可是孔子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是个怎样的老师?“远近闻名”是什么意思?
通过找近义词来理解词语是个好方法。是啊,孔子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是“远近闻名”的老师了,可他为什么还要拜师呢?“渊博”是什么意思?
你能用“渊博”说句话吗?(通过寻找近义词来理解“远近闻名”的意思,随文理解“渊博”的意思,学生在理解词语后用“渊博”说话,进行说话练习。)
去哪儿拜师?:还解决了哪个问题?孔子去哪拜师?
能不能把话说完整?:孔子从曲阜到洛阳拜老子为师。让我们回到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大声的读一读这一段,同学们,此刻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孔子?
怎样拜师?:孔子是怎样拜师的?在课文的第几自然段?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画出孔子拜师艰辛的句子多读几遍,谁愿意来读一读?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你从哪个词与体会出来的?出示词语:“风餐露宿”、“日夜兼程”,谁愿意大声的读一读这两个词语?
大家一起来读一读:“风餐露宿”这个词语中你理解哪个字的意思?风是刮风,餐食吃饭,露是露天,宿是住宿睡觉,能不能连起来说?
像这样理解一个字的意思再去理解整个词语的意思就是“拆字解词”的好方法,谁愿意用这个方法理解“日夜兼程”的意思?“兼”是加倍的意思,白天晚上加倍的赶路,再读读这两个词语,孔子在风中吃饭在露天睡觉,白天晚上加倍的赶路,你体会到了什么?现在老师把这两个词语送到句子中去,谁能带着自己的感受地这句话?
知道“曲阜”到“洛阳”有多远吗?**地图:曲阜在山东省,洛阳在河南省,从曲阜出发要经过七座城市才能到达洛阳,那时候没有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只能靠一双脚力,谁再来读这句话,把曲阜到洛阳的距离遥远读出来?
(指名读、齐读、男女分读)从你们的朗读中老师也看到了孔子一路的辛苦。(提炼出“风餐露宿”、“日夜兼程”这两个词语并用拆字解词的方法理解词语意思。学生读词语谈感受,将词语送到句子中反复朗读,感悟孔子拜师的艰辛。
)孔子这一路走来会遇到怎样的困难呢?请同学们想象:1.
烈日炎炎的午后,孔子汗流浃背,赶往洛阳。2.夜晚,天很黑,孔子3.
天蒙蒙亮,孔子4.大于瓢泼而下,孔子孔子这一路走来真是太不容易了,让我们再来读这段话: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学生想象孔子求学遇到的困难,并进行汇报进行说话练习,再次升华朗读。)
说话练习: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日复一日,请同学们补充句子: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日复一日,他的衣服___鞋子___脚___脸上___经过几个月的长途跋涉,孔子终于怎样地走到了洛阳?
用课文中的一个词语,我看谁找到了?经过几个月的长途跋涉,孔子终于( 风尘仆仆 )地走到了洛阳。“仆”在这里读二声,再读一遍,像这样衣服脏了鞋子破了脚肿了脸上疲惫不堪的样子就是“风尘仆仆”。
同学们,此刻,你有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孔子?(补充句子,理解“风尘仆仆”,强调“仆”字的读音,利用说话练习的内容理解词语意思,相机提问:你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孔子?
)孔子终于风尘仆仆的走到了洛阳,师生见面有一段非常生动的对话,现在请同桌二人分角色朗读对话,一会读给大家听好吗?哪一对同桌愿意来读?谁来评价?
老师需要提示大家:你是——这个破折号是表示疑问,所以在读的时候要拖长音,在跟老师读一遍:你是——。
从他们的对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你觉得孔子和老子身上有怎样的品质?你从**看出来的?
这段对话中还有一对近义词谁找到了?“迎候”和“等候”都有等的意思,为什么老子用“迎候”?孔子用“等候”呢?
想一想,这两个词能调换吗?为什么?孔子是不是把老子交给他的知识学完了学习就到头了?
孔子是怎么说的?“学习是没有止境”的,谁能用一个成语概括这句话?:学无止境,“止”和“境”都是要求我们会写的生字,一起和老师疏通,“止”是一个独体字,看上去简单,写起来不容易,一笔长竖写在竖中线上,二笔短横略微向上倾斜,三笔短竖稍稍超过横中线,四笔长横要写平稳。
“境”是个左右结构的字,注意左窄右宽,提土旁最后一笔要变成提,右边的立要写得扁一些,整个字要写紧凑。同学们:谁能联系生活实际,体会词语“学无止境”的意思呢?
能不能举个例子,你身边有这样“学无止境”的人吗?(同桌分角色朗读孔子和老子的对话片段,并体会他们的品行。区别近义词“迎候”和“等候”,提炼出“学无止境”的精神,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对词语的理解。
)从此以后,孔子是怎么学?老子又是怎么教的?请同学们齐读第三自然段,孔子是怎么学的?能不能用课后孔子的名言解答问题?出示名言:
温故而知新。
学而时习之,不亦(yì)说(yuè)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你理解哪一句话的意思?能不能试着说一说?前两句孔子告诉我们复习的重要性,第三句孔子告诉我们在学习的时候,不可以不懂装懂,最后一句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谦虚的孔子。
看,孔子在学习的过程中总结了这么多的学习经验,他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值得我们借鉴。那老子又是怎样教的呢?“毫无保留”是什么意思?
一点也没有留下,老子可真是无私啊,根本就不怕孔子超过他。
夸夸孔子和老子:学到这里,你想不想夸夸他们?出示:
孔子您………老子您………第二人称),来,让我们一起来读这句话: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孔子和老子都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拜师学无止境,老子授徒毫无保留,他们学问渊博,品行高尚,值得我们“敬重”。
再来读:值得我们“敬重”。(齐读最后一段,感受“敬重”的含义。
)3、推荐阅读:课后,同学们还可以去读孔子拜师的其他下故事,比如:《孔子学琴》、《孔子项橐相问书》。下课。
4、板书设计:孔子拜师(老子):学无止境。
教学反思:孔子拜师》一课,让学生从孔子拜师这个故事中,对我国历史上产生深远影响的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有初步的了解,激发探索祖国传统文化的兴趣。本课的重点词语很多,也不是太好理解。
还有大篇幅的人物对话。课堂容量应该说是比较大的。反思本节课认为做得比较到位的有这样几点:
一、对于整体感知环节的处理。
整体感知环节一直是我们比较头疼的部分,以往经常用的方法是让学生说说“这节课讲了一件什么事?”这样的问题往往会把学生难住或艰难地把课文复述上来。不会真正地收到整体感知的效果。
所以在设计本节课时,我大胆尝试用学生提问形式来感知。其实在没有进入课堂之前还是有很多顾虑的,怕学生不明白要提什么问题?但事实告诉我们这种方式是可行的,而且在学生交流的同时我都会问“你是读哪一部分知道的?
”这样既整体感知了课文内容还初步感知写作顺序,为接下来的课文分析打下基础。
二、对于课文中重点词语的处理。
例如对于“风餐露宿”“日夜兼程”“风尘仆仆”等词的理解,“风餐露宿”“日夜兼程”这两个词可以利用拆字解词的方法来理解,让生说说当时孔子路途中是怎样生活的,碰到困难他又是怎样克服的,理解之后反复读句子,加深印象。“风尘仆仆”这个词语我先让学生结合当时的情况展开想象,调动学生想象的画面。这样学生说出来的就不是简单的词语解释,而呈现的是一种生活场景了。
这不仅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更好体会情感,还使学生掌握了一种学习方法。这也正体现了我们平时经常说的无痕教学,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掌握的新的知识和技能。
三、对话部分的处理。
这一环节我主要采用分角色朗读的方式,让学生设想自己就是孔子和老子,通过对人物动作、神态、语气的分析引领,使学生在朗读中入境,入境后即会生情。这样学生既体会人物的品行又把朗读训练落到了实处。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注重学法的指导和总结。
例如在学生交流读“难读的句子”时,我引导学生多读几遍的同时告诉他们“遇到难读的句子就要多读几遍,才能读好。”看似简单,但这也是对学法的一个指导。再如在补充课题环节,我先告诉学生“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要善问善思”这就是指导学生读书时要边读边想,才是真正的读书,这又是学法的一个指导。
在词语理解时用寻找近义词和拆字解词的方法给学生一个学法的指导。
尽管我很认真地去备课,力求“面面俱到”,但上完课后才发现,还是有很多地方忽视了或者说处理得不到位。反思有以下几点:
一、重点词语抓得不够。
例如在孔子拜师路上的那一句话中,其实除了“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外“上千里路”、“几个月”这两个词都能体现出孔子这一路上的艰辛。而自己备课时没有真正地做到细心,把这些重点词语给遗弃了。这是自己最不满意的一点。
二、忽视了学习伙伴的提示。
在上课前我想象如果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学无止境”的理解,学生会因为这方面的经验少,而无话可说,因此就没有这样做。后来在网络研讨的贴子中发现有老师就很好地处理了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结合自己小学——中学——大学——研究生……以及结合老师或家长的继续教育来体会“学无止境”,这样一定能收到好的效果。也许我先前的担心是不存在的,如果加上这样的处理,相信学生对于“学无止境”的理解会更深刻!
今后一定要关注学习伙伴的提示!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孔子拜师教学设计
孔子拜师 教学设计。教学分析一。教材分析。这篇课文是介绍伟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的,以前的教材中基本没有。这说明现在又重视传统文化了,也确实是这样,我们现在有多少的教育思想乃至生活理念都是来自孔子的。所以,上这一课,也便给它增加了许多内涵 要让学生了解孔子拜师的事情,也要补充关于孔子的生平的,关于孔子的...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孔子拜师课后作业
孔子拜师课后作业。一 用 选正确读音。1 跟您学习,一定会大有长 zh n ch n 进2 人们也敬佩他们的品行 x n h n 二 形近字。闻 仆 闷 镜 简 扑 阅 境 三 近义词。闻名 大概 连忙 迎候 长进 敬重 四 找出下面句子中的一对近义词。1 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
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语文上册《孔子拜师》教案
孔子拜师 教学设计。一 跨越时空,走近伟人。点击奥运开幕式活字印刷 和 的课件,再出示孔子画像,交流资料和简介孔子。教师指着孔子的画像 奥运会是全世界人民的盛会,为什么融入孔子的人文理念 和为贵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了解和收集的资料进行交流。教师针对情况作以下补充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 政治家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