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选自《列子·汤问》,《列子》这部书中保存不少古代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本文是古代寓言中的名篇,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又带有神话色彩,历来脍炙人口。 列子,名寇,又名御寇,郑国人,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
知识与能力目标】
1. 反复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文章的内涵,培养文言文自读能力;
2. 把握愚公这一人物形象,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
过程与方法目标】
积累文言文重要的实词、虚词,辨析一词多义,理解课文深刻的寓意。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学习愚公精神,正视成长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勇往直前。
教学重点】积累文言文常用的词语,培养语感,理解本文的时代意义。
教学难点】1. 培养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神话结尾的作用;
2. 体会“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这一细节的作用。
1.多**课件;
2.学生熟读课文,排除字词障碍;
3.了解作者的相关知识以及文章的背景。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愚公移山》是我国古代寓言中的名篇,这个故事可谓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我国著名的国画大师徐悲鸿,曾以“愚公移山”为素材,创作了一幅同名的巨幅图画,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2024年,***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致闭幕词时,提到过“愚公移山”的故事,他用这个故事教育全党:只要能团结全国人民大众和我们一齐奋斗,就一定能夺取革命的胜利。
那么,到底什么是“愚公精神”?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还要不要发扬这种精神呢?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继续学习《愚公移山》。
二、资料链接。
1. 列子:名御寇,郑国人,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与郑缪公同时,主张清净无为。
2.知背景。
寓言是一种文学形式。它的特点是通过短小精悍而又富有风趣的动物、植物或人类故事,采用象征、比喻、拟人、夸张等手法,寄寓一种思想,给人以某种教益或启示。
三、整体感知。
检查预习情况:
1.通假字。
①寒暑易节,始一反(通“返”,往返)焉
甚矣,汝之不惠(通“慧”,聪明)
河曲智叟亡(通“无”,没有)以应
④一厝(通“措”,放置)雍南。
2.一词多义。
①结构助词,“的”:冀州之南,河阳之北以君之力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京城氏之孀妻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操蛇之神。
②主谓间: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汝之不惠虽我之死汝心之固。
③代词:告之于帝(这件事) 跳往助之(愚公)
四、合作交流,解读**。
1.研读分析。
1)能用一句话概括这篇课文的意思吗?(本文写了愚公移山的故事)
2)你认为愚公是不是很“愚”呢?为什么?
点拨:①愚公是为了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而决心移山的——“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②下定了决心移山,就毫不动摇——“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③故事的结尾,终于感动了天帝,将山搬走。移山的成功也说明愚公不“愚”。
3)智叟的话似乎也有道理。他是不是很“聪明”呢?
点拨:表面看起来,智叟好像是聪明。因为愚公毕竟“年且九十”了,两座山又这样大,很难移走。
但是,他却没有看到愚公一家子子孙孙不断挖下去,“山不加增”,终于会成功的哲理。他讥讽、阻拦愚公移山,更说明他不是“智”,而是真正的“愚”。
4)叫愚公的做事并不“愚”,叫智叟的做事并不聪明。课文要告诉人们什么道理呢?
点拨:面对困难,要敢于斗争,坚持不懈地努力,终会取得成功。能够这样做的人,才是聪明的。
5)怎样理解课文的神话结尾?
点拨:这是对愚公移山巨大力量和伟大精神的肯定和歌颂。也表达了古代人民借助想象,寄托于神话,向自然斗争并取得胜利的愿望。
这个神话结尾,增强了故事的艺术效果,使“愚公移山”的形象更为高大、感人。
6)这是一篇古代寓言,它着重塑造了愚公的形象,通过愚公移山的成功,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呢?
点拨;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奋斗。
总结:这6个讨论题,旨在理解全文深刻的喻意。有两点注意:
①学生的回答,不必如教案所写参***一样,重要的是看他们的理解。②第5题,学生可能答出反映了“封建迷信”或“作者的思想局限”这一类内容,教师注意引导。
2. 细读理解。
同学自己细读课文,可分角色朗读。思考下面问题。
1.愚公之妻和智者对愚公移山的态度是否相同?
2.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这一细节有何作用?
3.愚公移山要而对哪些困难?
4.文中两个人物的名字以“愚”“智”对举,有什么深意?
5.讨论本文的寓意?
讨论归纳。提示:
愚公之妻是从献疑的角度说的,带有关心的语气,并提出了移山过程中必须解决的客观难题,但并不反对移。而智叟则是讥笑和责难,阻止其移山。
体现了愚公移山的决定得到众人的拥护。
两山非常大;人力有限;工具简陋,运土路途远。
愚——智——
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也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
写法点评。对比:愚公——智者京城氏之子——智者。
烘托:山之高大,运土路程远——移山不易;山神之惧,天帝之感——愚公决心之坚。
3. 反思收获。
方法指导:找出具体语句,通过品味来感悟。
1)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只要坚持不懈,成功终会属于我们。
2)任何事都要有坚定的信念,要有恒心。
3)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4)有志者事竟成。
五、课后作业。
读了这则寓言,有什么感想?就本文写一篇读后感。略。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6愚公移山教案苏教版
本文选自 列子 汤问 列子 这部书中保存不少古代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本文是古代寓言中的名篇,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又带有神话色彩,历来脍炙人口。列子,名寇,又名御寇,郑国人,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反复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文章的内涵,培养文言文自读能力 2.把握愚公这一人物...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作文
大部分教师忽视了九年级写作教学对结构化设计的需要,造成学生写作能力发展的瓶颈。下面是为您整理的关于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的作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作文一。戴上耳机,听着抒情的 我想这应该是现在最享受的时刻,歌声总是让人陶醉,忘乎一切,在这个世界中,似乎可以摆脱一切的烦恼,毕竟,...
九年级语文愚公
繁华初级中学初三语文练习题。课题 愚公移山 编制 王汝霞审核 王金秀 2015年11月23日。1 解释下列句中加粗词语的意思。杂然相许惩山北之塞。何苦而不平寒暑易节。而山不加增曾不能毁山之一毛。虽我之死子子孙孙无穷匮也。河曲智叟亡以应国恒亡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汝之不惠 越明年年且九十 且焉置土石始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