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预习学案

发布 2020-11-18 06:39:28 阅读 4602

第一单元 1. 《沁园春雪》 第一课时

预习目标:1.通过朗读诗歌,理解诗词大意;

2. 通过朗读诗歌理解诗词写景和议论的特点;

预习重点: 理解上下阕的内容层次及艺术手法;

预习任务:1、给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注音。

分( )外妖娆( )成吉思汗( )数( )风流人物今朝( )

江山如此多jiāo( )一代天jiāo( )qìn( )园春惟余mng( )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惟余莽莽。

2)红装素裹。

3)风流人物。

3、填空:《沁园春雪》的作者是 ,“沁园春”是 , 雪”是 。

在上下阙之间起承上启下作用的句子是。

词的主旨句是。

预习诊断。1、.下列加线的字注音或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沁园春(qìn)上阕(jué) 惟余(只剩下)

b.莽莽(mǎnɡ)妖娆(ráo) 莽莽(无边无际)

c.折腰(zhé)稍逊(xùn) 略输(稍差)

d.滔滔(tāo)**(sāo) 俱往矣(都已经过去了)

2、"惟余莽莽"中"莽莽"和"顿失滔滔"中"滔滔"的意思是( )

a.无边无际河水流动 b.白雪波涛 c.白雪一片河水流动 d.无边无际波涛滚滚。

3、"惜秦皇汉武"中"惜"的意思是( )

a.爱惜 b.珍惜 c.叹息 d.可惜。

4、 怎样理解下阕中的“惜”字?

预习质疑:通过以上预习,把你阅读时的困难、疑惑写在下面,课堂交流。

第一单元 1. 《沁园春雪》 第二课时

预习目标:1. 通过朗读诗歌理解诗词写景和议论的特点;

2. 通过朗读诗歌理解上下阕的内容层次及艺术手法;

预习重点: 理解上下阕的内容层次及艺术手法;

预习任务:

1.自读课文,学生大声朗读课文思考:总写北国雪景的句子是?

2.合作**,分组讨论。

1)词的上阙中作者用“望”字领起了哪几句?

2)上阙中运用比喻、对偶化静为动的句子是哪句?

3)“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这句话在全文结构上起了什么作用?

3.再读课文,品味语言。

找出课文中三至五个你认为精彩的语句,品味它们的表达效果。

预习诊断:1、能揭示全词主旨的句子是。

2、指出下列各句所采用的修辞手法:

1)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

2)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3、下列关于《沁园春·雪》分析有错的一项是( )

.上阕对北国风光的描绘,表现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这首词表达了诗人作为革命领袖而创造空前历史业绩的信念和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必胜的信心。

.不论是上阕还是下阕,都把写景、抒情、议论三者融合在一起。

.这首词的上下阕各有一个领字,上阕是“望”,下阕是“惜”。

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预习提纲

第1课沁园春雪姓名第组。朗读品味 1 词的上阕主要写了什么?2 词的上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 词的下阕写什么?4 词的下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预习质疑 读了课文后你还有什么疑问,请写下来。第2课雨说。朗读品味 1 这首诗文题采用了拟人手法好在 2 副标题为什么取做 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

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预习学案

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9课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预习学案。宁阳九中张晓彬。预习目标 1.学习本文抓住 突破口 进行批驳的方法。2.学习本文通过驳论证来反驳论点的方法。3.学习本文直接反驳和间接反驳相结合的方法。4.体会本文精辟含蓄的语言特点。预习重点 l 学习本文直接反驳和间接反驳相结合的方法。...

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导学案

散文阅读方法。一 明确散文知识 一 散文界定 与 戏剧 诗歌并称的一种文学体裁。二 散文主要特点 形散而神不散 选材自由,形式灵活,主题明确集中。三 散文分类 根据表达方式的侧重点不同,散文可分为 叙事散文 抒情散文 和议论性散文 叙事散文 以写人叙事为主。抒情散文 以一定的事物或人物为写作对象,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