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四时田园杂兴》人教部编版

发布 2020-11-18 00:11:28 阅读 4631

《四时田园杂兴》优教教案。

1.了解诗词内容,感受古诗词中描绘的乡村风光,体会诗人在诗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2.自主识字,会读“杂、篱”两个字,会写“杂、稀、蜻、蜓、蝶”教学等5个生字。正确读写“杂兴”“菜花稀”“蜻蜓”等词语。目标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4.随机渗透学习古诗的方法,会借助注释理解古诗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主要意思。通过看插图、想象画面等方式帮助学生体验意境,感受田园生活带来的情趣,体会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教学随机渗透学习古诗的方法,会借助注释理解古诗的大意,并能用自己重难的话说出诗句的主要意思。通过看插图、想象画面等方式帮助学生体点教具。

课件准备。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设计意图。验意境,感受田园生活带来的情趣,体会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1.揭题。一年之中有哪几个季节?你能用一首诗来告诉同学们你喜欢哪个季节吗?导入。

学生交流)是呀!在一年级的时候我们就学习了有关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古诗,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古诗《四时田园杂兴》,板书课题:《四时田园杂兴》,注意“杂”字,下面的部分,不是“木”。

2.读诗题,解题意。

导入环节的设计,回顾旧知,引起新知,激发情感,为学习新。

请同学来读诗题。课做好准备。

四时”“兴”是什么意思?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题目的意思?并猜想一下诗文会写些什么内容?

(“四时田园杂兴”的“兴”,四声。“即兴”意思是:对眼前景物有所感触,临时发生兴致而创作。

这里的“兴”,兴致,兴趣,“四时田园杂兴”,从一年四季的田园风光引发的各种即兴作品。)

四时”在这儿表示的是——一年四季,那么整个题目的意思连起来说就是——诗人看到一年四季不同的田园景色而产生了很多的感想。

师:你看,抓住重点词突破,然后连起来用上自己的话来说就是题目的意思!带着自己的理解,再一起读读题目。

四时田园杂兴》共60首。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组。今天咱们所要学的只是这其中的一首。

2.简介作者以及写作背景。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郡(今江苏苏州)人,绍兴二十四年进士。其诗题材广泛,对农民的痛苦,官吏的残暴等都有反映,诗风清逸淡远。著有《石湖居士诗集》《石湖词》《吴湖录》等。

)新课。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教学1.认识生字:杂、稀、蜻、蜓、蝶。

训练学生自读课文,自行解决词语的。

注意读准平舌音“杂”,后鼻音“蜻、蜓”。2.指导书写。

能力,训练学生的理解能力,为学习古。

蜻、蜓、稀、蝶”都是左右结构,且左窄右宽,特别诗打下基础。是“蜓”字,右边不要写成“延”。

3.反复多读几遍这首诗,通过查字典,结合课文注释,想想词语的意思,想想这首诗大体写什么。把不理解的地方勾画出来,小组讨论。4.检查学习效果,相机指导。

1)梅子:梅树的果实,夏季成熟,可以吃。

2)麦花:荞麦花。荞麦是一种粮食作物,春秋都可以播种,生长期很短。花为白色或淡红色,果实磨成粉供食用。

3)蛱(jiá)蝶:蝴蝶的一种。

三、初读古诗,感知内容。

1.指导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1)个人自由朗读。

2)指名试读,评议。

2.读了这首诗,你能简要地说说诗歌写的什么情景吗?

3.小声自读,边想画:想想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田园风光?诗中都写了哪些景物?他们分别怎么样?

这首诗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诗中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

引导回答上面问题,并小结板书:

初夏江南景色: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齐读(正音,注意读出诗的节奏)四、学习诗文,**诗意1.交流学法。

整体感知,初读课文,整体把握,层层深入,下面的学习降低了难度。

同学们,古诗语言简练,但含义深远,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先要了解诗的大概意思,平时遇到一首新的古诗你是怎么学的?(交流学习方法)预设:可以借助课文注释理解。

预设:可以查字典,查资料理解。预设:

还可以问老师。

是的,这些都是学习古诗的方法。接下来,咱们就先借助诗句下面的注释,来读懂重点字词的意思,把这些词的意思串起来就是每行诗句的含义,再把每行诗的意思连起来,用上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整首诗的意思啦!2.

学生自学。

3.大概说说诗句的意思。(同桌说,指名说)(1)刚才,你读懂了哪句?

指点“惟有、日长”等重点词在诗句中的意思:惟有:只有;日长:天长了。)

2)知道了这些词在古诗中的意思,谁能把这首诗的意思连起来,再来说说?

3)教师随机点拨,注意语言表述上的流畅。照刚才他的说法,你觉得还缺少些什么?

逐词逐句概括句意,再用简练的语言。

借助注释,能把意思说完整了;借助工具书,读懂诗概括段意,并意,是一种学习方法,但在说的时候我们还要有自己的提炼成诗句,想法)

4.质疑:还有哪些地方不明白的?四、品词赏句,想象悟情。

1.赏析“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1)诗歌。

一、二句写了什么内容?(2)交流:

一树树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长越大了;荞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

2.赏析“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1)诗歌。

三、四句写了什么内容?

这是教会学生抓住要点品读感悟的阅读方法。

2)交流:(天长了,农民忙着在地里干活,中午也不回家,门前没有人走动;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3)读诗思考:

诗人描绘了什么季节的景物?你是从**感受到的?这首诗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诗中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五、再读古诗,交流**。

1.整首诗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最喜欢哪一句?为。

先交流学习方法,再让学生自学,交流。

什么?宁静。第三句“日长篱落无人过”写正午时分的幽静的景象。第四句中写“蜻蜓蛱蝶飞”显得田野静悄悄的,以动写静。(板书:宁静以动写静)

总结:这首诗在写法上运用了动静相衬的写作手法。2.指导朗读:用轻柔、舒缓的语气朗读这首诗,体会意境。

3.尝试背诵:自由背——同桌背——全班背。

六、对比阅读,拓展延伸。

讨论,并提出质疑,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这首诗风格清新自然,语言亲切朴实,富有泥土气息。描写了安静闲适的田园生活。(板书:清新、田园、安逸闲适)

拓展《四时田园杂兴》之一。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过渡)师:刚才我们在学习这首诗的时候,除了借助注释、插图外,还通过发挥想象,(板书)读懂了、读。

好了这首诗。请大家再读读范成大的另一首《四时田园杂兴》,这首诗又是在写什么呢?现在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读读这首诗,说说大意,读后谈谈自己的感受。

你可以仿照刚才学诗的方法,借助注释,想象画面,来读懂整首诗的意思。2.学生交流,再全班交流。(1)指名读。

2)说诗句的意思,说说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风光?

3.比较两首诗。

1)这两首诗都是写田园风光,前一首呢,诗人重点在写什么呢?(写景),后一首,诗人着重描写了村庄里男女劳动时的场景,让我们感受到劳动的快乐,乡村生活的和谐,这么一种兴致。是呀,同样是写田园诗,但诗人观察的角度不一样,写作的侧重点也是不一样的。

有写劳动场面的,有写景物的。看来,这乡村的一草一木,一景一物,还有那各种各样的人,在诗人眼中都是充满生机、活力的。只有热爱生活的人才能捕捉到如此有生机和活力的场景。

诗人范成大就是这样的一个人,让我们把这种情感带进诗中来读读吧!(读)(2)看着这样喜人的景象,让我们不仅想起了村庄男女劳动时的场面“昼出……”

3)虽然只字不提劳动场面,但景物的描写同样让人感受到了那农村的勃勃生机,劳动的喜悦。来,让我们再一起读读这两首诗吧!

通过对比阅读,了解范成大田园诗歌的内容和表达的思想感情。

七、总结交流,拓展阅读课堂小结及拓。

1.说说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你从中体会到了什课堂延伸,训么乐趣?

练学生的概。

括能力和搜展延这首诗描写的是初夏农村的自然景色。让我们从中体会。

集资料的能。

伸到田园之美,自然之趣,劳动之乐。

2.搜集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的其他诗篇,阅读欣赏。力。

四时田园杂兴。

初夏江南景色: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

清新、田园、宁静、安逸、闲适。

教学反思。成功之处:

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自己认为成功之处有以下方面: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初读课文,并在此基础上,扫清字词障碍。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掌握生字词,能够读通课文,为理解课文打下基础。对整首诗歌有个整体感知,初步体会田园生活的美好。

二、研读品味,理解诗情。

这一教学环节是这节课的主体,通过理解词语,初步感知古诗内容,**诗意,了解诗情,步步深入,层层理解,通过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在教学时,首先让学生了解作者及诗题,然后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去品读、感悟。在熟读诗歌的基础上,梳理诗中的重点词句,抓住文中的。

板书内容。字眼,理解整首诗的诗意。通过自学、小组交流、全班反馈的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引导学生层层深入。

在此基础上,想象诗歌的意境,体悟作者表达的情感。三、对比阅读,拓展延伸。

本课选取了《四时田园杂兴》“春日”组和本课的“夏日组”对比阅读,通过对比阅读,既容易让学生体会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又拓展了学生的类文阅读,可谓一举两得,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教学效果不错。不足之处:

但教学永远是有缺憾的,在本课时的教学中,我认为还有不足的地方。存在的不足如下:

古诗的朗读力度还远远不够。今后应该在古诗朗读的节奏、韵律上下功夫。可以配乐朗读,教师范读带动,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入情入境地读,真正喜欢古诗,喜欢朗读。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四时田园杂兴》教学设计

四时田园杂兴。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2 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3 感受田园劳动生活,体会人们生产劳作的辛苦。教学重点 1.认识9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2 理解诗句,引导学生想象意境,感受田园生活和情趣。教学过程 一 激趣入诗。1.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我们学过的古...

小学四年级语文《四时田园杂兴》教学设计一

教学过程 一 导入。同学们,你们都学过哪些古诗呢?谁愿意背给大家听?今天,咱们再来共同学习一首,题目叫 四时田园杂兴 课文朗读录音。介绍作者。范成大 11261193 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郡 今江苏苏州 人,绍兴二十四年进士。其诗题材广泛,对农民的痛苦,官吏的残暴等都有反映,诗风清逸淡远。著有 石...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四时田园杂兴》导学案

四时田园杂兴 导学案。课题。1.知识与能力 1 识记本课生字。教学。2 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 四时田园杂兴 背诵课文。四时田园杂兴 目标 3 理解 四时田园杂兴 这首诗的大意,体会诗的意境。2.过程与方法 读诗 悟诗 品诗 诵诗。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欣赏夏日情景,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