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土壤与植物。
8. 土壤的种类。
教学目的。1.使学生知道土壤有砂质土、粘质土、壤土三类,以及这三类土壤的性质。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会做说明三类土壤渗水性不同的对比实验)和分析综合能力。
3. 运用科学实验证明事实,热爱科学。
重点难点:学生的实验能力。
教具准备。1.演示实验材料:三类土壤,3个同样大的去底塑料瓶、特制的支架(或3个铁架台)、粗纱布、3个同样大的烧杯、水。
2.分组观察材料:三类土壤标本。
教学过程。(一)教学引入。
1.提问:1)什么是土壤?
2)土壤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2.谈话:课前,你们观察我们附近的土壤有什么不同?
3.讲述:土壤不完全相同,有不同的种类。这节课,我们学习“土壤的种类”。(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认识土壤的分类。
1)讲解:根据土壤中砂和黏土的含量不同,可以把土壤分为三类:含砂多、黏土少的,叫砂质土;含砂少、黏土多的,叫黏质土;含砂和黏土差不多的,叫壤土。
(在讲解的同时,板书三类土壤的名称及其砂和粘土的含量。)
2)提问:a. 刚才我们讲的,是根据什么给土壤分类?
b. 根据砂和黏土的含量,可以把土壤分为几类?(三类)哪三类?
c. 这三类土壤的砂和黏土的含量有什么不同?
2.指导学生认识三类土壤的性质。
1)比较三类土壤的外观(形态)
a.将三类土壤标本发给各组学生。
b.分组观察:看一看,摸一摸这三类土壤有什么不同?
c.汇报观察结果。(砂质土颗粒比较大,黏质土颗粒比较小,壤土颗粒大小居中。边听学生讲边板书。)
d.讨论:为什么砂质土颗粒比较大,黏质土颗粒比较小,壤土颗粒大小居中?
e.教师小结,通过观察比较可以知道,砂质土的颗粒比较大,黏质土颗粒比较小,壤土的颗粒大小居中。这三类土壤外观所以有这样的不同,是与它们的砂和黏土的含量有关系。
土壤中含砂越多,看起来颗粒越大;含砂量越少,颗粒越小。
2)比较三类土壤的渗水性和保水性。
a.讨论:根据你的经验说一说,这三类土壤的性质有什么不同?例如下雨以后,渗水快慢有什么不同?
b.讲述:为了知道这三类土壤的渗水性有什么不同,我们来做个实验。
c.演示实验:取3个去底的塑料瓶,将细纱布包在瓶口上,用线扎牢,在3个瓶内分别装进同样多的砂质土、黏质土、壤土;把3个瓶子放在支架上,取3个同样大的玻璃杯,分别放在3个瓶子的口的下面;在3个瓶内同时倒进同样多的水。
d.观察:哪种土渗水快?
3个瓶内的土停止渗水后,比一比,哪种土下面的杯内水多?
看一看,哪种土中剩下的(保存的)水多?
e.讨论:以上实验说明三类土壤的性质有什么不同?
土壤的渗水性与保水性有什么关系?
f.教师小结:
通过以上对比实验可以知道,砂质土渗水快,保水性差;黏质土渗水慢,保水性好;壤土的渗水性与保水性居中。
土壤的渗水性与保水性是相联系的,渗水快的保水性差;渗水慢的保水性好。
土壤的渗水性与保水性也是由土壤的颗粒大小决定的。土壤颗粒大的,渗水快,保水性差;土壤颗粒小的,相反。
3)比较三类土壤的透气性。
a.讨论:三类土壤中的空气多少是否相同?哪一类土壤中空气比较多,哪一类土壤中空气比较少?为什么?
b.出示挂图或投影片,说明三类土壤透气性好坏的示意图。
c.讲解:土壤的透气性是与土壤的渗水性、保水性密切相关的,土壤中的空气存在土壤的孔隙中,如果土壤的孔隙被水占据着,空气就不能占据。
d.讨论:根据以上道理,你再说说哪种土壤透气性好,哪种土壤透气性差,哪种土壤透气性居中?为什么?
e.教师小结:砂质土颗粒大,土壤孔隙大,渗水性好,保水性差,透气性好;黏质土颗粒小,土壤孔隙小,渗水性差,保水性好,透气性差;壤土颗粒大小居中,土壤孔隙大小居中,渗水性、保水性居中,透气性也居中。
4)综合比较三类土壤的性质。
三类土壤的颗粒大小有什么不同?三类土壤的渗水性有什么不同?三类土壤的保水性有什么不同?三类土壤的透气性有什么不同?
3.学习23页资料卡,了解我国土壤的分布特点。
青岛版四年级科学下册8课土壤的种类导学案
第三单元土壤与植物 8 土壤的种类。一 课前准备 不同地方采集的土壤样品 搜集 查阅土壤种类的资料。教师准备相关课件。二 谈话导入。师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大家对土壤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土壤。板书课题 三 检查预习 1 你都带来了哪些土壤?这些土壤都在什么地方采集到的?你有什么发现?...
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土壤的种类》教学设计
土壤的种类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 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和简单的器材作观察实验,并作实验记录 会查阅书刊及其他的信息源 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2 想知道,爱提问 能根据已有知识,进行大胆的猜测 尊重证据 土壤的种类 土壤的种类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 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和简单的器材作观察...
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土壤的种类》教学应用实录
土壤的种类 教学应用实录。一 导入 1 师 同学们从不同的地点采集土壤,都带来了吗?生 带来了!师 请各小组将采集到的土壤先在组内归类 整理,准备集体交流。看哪个小组采集的土壤种类多,对土壤观察地更全面 更细致。学生小组内展示交流采集的土壤以及活动发现,把采集到的土壤归类 整理 2 哪个小组先上台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