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概念

发布 2020-11-17 08:11:28 阅读 3789

第二单元因数和倍数。

一、 因数、倍数。

1、如果2×6=12, 或÷6=2,那么我们就可以说:2和6是12的因数,12是2和6的倍数。

2、注意:本单元研究的因数和倍数,指的是整数(一般不包括0),即:非0的自然数。

3、找一个数的因数,最好是一对一对地找,这样可以做到既不重复也不遗漏。

如:36的因数有(6只写1个)。

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1,最大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4、找一个数的倍数,一般从它的1倍数(它本身)找起,最后面记得写省略号。

如:3的倍数有、…

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它本身,它没有最大的倍数。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是所有自然数的因数,所有自然数是1的倍数。

二的倍数的特征。

1、偶数、奇数。

1)、偶数和奇数是把自然数按照是否是2的倍数来分类的。在自然数中,不是偶数就是奇数。

2)、自然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0也是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

3)、最小的偶数是0,最小的奇数是1。没有最大的偶数和奇数。

4)、如果自然数用a表示,那么偶数就可以用2a表示,奇数就可以用2a+1(或2a-1)来表示。

5)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偶数,奇数-奇数=偶数奇数×奇数=奇数,奇数+偶数=奇数,奇数-偶数=奇数奇数×偶数=偶数。

2、 2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的数都是2的倍数。(0也是2的倍数。)

3、 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是5的倍数。如、…

4、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的数,它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如、…

5、 3的倍数的特征: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如、…

三、 质数和合数。

1、 质数和合数,是把非0的自然数,根据一个数的因数个数的多少来分类的。

2、 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2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如都是质数。

3、 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至少有3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如都是合数。

4、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5、 除了0外,自然数可以分为质数、合数、1。(注意:不要忘了1。)

6、 最小的质数是2,最小的合数是4。没有最大的质数和合数。

7、 所有的质数不一定都是奇数,如2;所有的奇数不一定都是质数,如15;

所有的合数不一定都是偶数,如9;所有的偶数不一定都是合数。如。

8、 100以内的质数表(20以内的质数必须记住。)

9、分解质因数。

1)每个合数都可以由几个质数相乘得到;(2)分解质因数就是把一个合数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

如:把30分解质因数。30=2×3×5。 注意:它的每个因数都必须是质数。

四、最大公因数。

1)16的因数有; 12的因数有.

在这里是16和12公有的因数,叫做它们的公因数。其中,4是最大的公因数,叫做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2)互质:只有公因数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1) 质数与互质数的区别。

质数是一个数,是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数;

互质数不是数,它指的是两个数的关系,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才可以称为互质数。

2) 判断互质数的方法。

1和任何自然数都是互质数关系;如1和和100.

2和任何奇数都是互质数关系;如2和和7.

相邻的两个自然数都是互质数关系;如2和和11.

相邻的两个奇数都是互质数关系;如3和和13.

不相同的两个质数都是互质数关系;如5和和23.

当一个数是合数,而另一个数是质数时,若合数不是质数的倍数时,一般情况下,这两个数也是互质数的关系。如8和和31.

注意:合数和合数也可能是互质数关系。如8和和35.

3) 求最大公因数的特殊情况。

如果较小数是较大数的因数,那么较小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如21和7,7就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如果这两个数都是质数、或是相邻的两个数、或是1和任何数,这三种情况,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就是1。如5和和和6。

五、最小公倍数。

1)2的倍数有、…

3的倍数有、…

在这里、…是2和3公有的倍数,叫做它们的公倍数。其中,6是最小的公倍数,叫做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2)求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特殊情况。

①两个数,如果较大数是较小数的倍数,那么较大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如12和24,24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②如果两个数是互质数,那么这两个数的积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如8和9,72(8×9=72)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23和5,115(23×5=115)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

一、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一)、长方体:

1、 长方体是由6个长方形(特殊情况下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也长度相等。

2、 棱:可分成3组,每组4条棱,每4条棱互相平行且相等;

面:可分成3组,每组2个面,每组中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3、 相交于一个顶点的3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4、 一个长方体,最少可以看到它的一个面,最多可以看到它的3个面。画长方体的立体图形,通常画成看到的3个面,其中前面的画成长方形,另外两个面画成平行四边形。看到的面通常画成实线,看不到的面通常画成虚线。

5、 长方体的棱长总和=(长+宽+高)×4,长方体的长=棱长总和÷4-宽-高。

6、 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扩大或缩小a倍(a>1),它的棱长总和也扩大或缩小a倍。

二) 、正方体。

1、 正方体是由6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它的长、宽、高都相等,统称为棱。

2、 正方体的6个面完全相同,12条棱也长度相等。

3、 正方体可以看成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相交于一个顶点的3条棱相等的长方体,它一定是正方体。)

4、 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棱长×12,正方体的棱长=棱长总和÷12.

5、 正方体的棱长扩大或缩小a倍(a>1),它的棱长总和也扩大或缩小a倍。

6、 拼组与剪开:长方体或正方体,每拼组一次减少8条棱,棱长总和也减少每剪开一次,增加8条棱,棱长总和也增加。

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1、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2、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s=(ab+ah+bh)×2.

3、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s=6a2。

4、拼组与剪开:长方体或正方体,每拼组一次减少2个面,表面积也减少;每剪开一次,增加2个面,表面积也增加。

5、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扩大或缩小a倍(a>1),它的表面积就扩大或缩小a2倍。

6、正方体的棱长扩大或缩小a倍(a>1),它的表面积就扩大或缩小a2倍。

三、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1、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2、计量体积要用体积单位,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和立方米,可以写成cm3、dm3、m3。

3、棱长是1cm的正方体体积是1cm3;棱长是1dm的正方体体积是1dm3;棱长是1m的正方体体积是1m3。

练一练:一个西瓜的体积大约是4一块橡皮擦的体积大约是8( )一个***的体积大约是30一个运货集装箱的体积大约是40( )一本新华字典的体积大约是1一间教室所占空间大约是180( )一台电视机的体积大约是0.125( )一台冰箱的体积大约是2( )一本数学书的体积大约是300一个文具盒的体积大约是350( )

4、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v=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3。

5、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统一公式: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v=sh。

6、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横截面的面积×长,v=sa。)

7、体积相等的长方体,表面积不一定相等,形状也不一定相同。

表面积相等的长方体,体积不一定相等,形状也不一定相同。

表面积和体积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它们无法比较大小。

8、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扩大或缩小a倍(a>1),它的体积就扩大或缩小a3倍。

正方体的棱长扩大或缩小a倍(a>1),它的体积就扩大或缩小a3倍。

10001000进率。

9、 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高级单位低级单位。

10001000进率。

10、箱子、油桶、仓库等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通常叫做它们的容积。计量容积,一般就用体积单位。

11、计量液体的体积,如水、油等,常用容积单位:升和毫升,也可以写成l和ml。

升=1000毫升1升=1立方分米1毫升=1立方厘米。

1l=1000ml1l=1dl1ml=1cm3。

13、用较大容器盛装的液体,用容积单位升;用较小容器盛装的液体,用容积单位毫升。

计量容器能装固体的多少时,通常就用体积单位。

14、长方体或正方体容器容积的计算方法,跟体积计算方法相同。但要从里面量长、宽、高。

15、求形状不规则的物体体积时,可以用排水法:

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放入物体后的体积-水的体积。

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课题。练习三分数除法。教时。学习。目标。1 巩固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及时分数运算方法的掌握。2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重点。求一个数的倒数及分数运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 教师活动。一 求一个数的倒数。1 出示数据。2 求出以上数的倒数。1的倒数是它本身。二 计算分数乘除法。...

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第3单元长方体。长方体的认识教案。教学目标。1 初步建立 立体图形 的概念 2 基本掌握长方体的特征 3 认识长方体的长 宽 高 教学重点。掌握长方体的特征,认识长方体的长 宽 高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 立体图形 的概念,形成表象 教学步骤。一 复习导入。讲新课之前,我们先回忆...

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青岛版小学数学。单元备课 教学内容 一 中国的热极 认识负数。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自然数 小数和分数的基础上学习的,是对数的认识的一次拓展,在本单元将认识正 负数在生活中的意义,用正 负数表示生活中的现象。借助直观认识正 负数的大小。这是学生对数的认识的又一次扩展,为今后学习有理数及其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