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发布 2020-11-04 00:23:28 阅读 7616

课题。练习三分数除法。教时。

学习。目标。

1、巩固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及时分数运算方法的掌握。

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

求一个数的倒数及分数运算方法。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教师活动。一、 求一个数的倒数。

1、出示数据。

2、求出以上数的倒数。

1的倒数是它本身。

二、计算分数乘除法。

1、出示计算题。

2、计算以上各题。

三、解决方程

1/9x=2/3 2/3x=54

7/4x=35 8x=42

1.5x=28.5

四、解决问题:

1、练习三第4题。

2、练习三第5题可以用解方程的方法也可以用算术方法解决问题。

3、完成第6-9题。

方法同上。4、完成第10题。

学生可能有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根据分数除以整数的意义进行解答。

1/3÷3=1/9也可以列出方程进行。

学生活动。学生观察数据。

独立写出各数的倒数。

然后交流纠正。

学生看清乘除法,然后独立计算,进行交流,除以一个数是乘这个数的倒数。

学生独立解决。

指名板演。集体交流纠正。

学生认真审题,用方程解决问题。

说一说解设。

然后全班交流。

学生仔细审题,找出数量关系,列成计算然后进行交流。

同上。1÷1/9=9(天)

解答:1/3x=3

x=9板书设计练习三。

解:设:校园总面积为xm2

3/40x=660

x=8800答:校园总面积为8800 m2

教学反思。学生计算掌握的可以,但是把分数乘法、分数除法应用题防在一起,有时还是混淆。这大概是不十分理解吧!

课题。整理与复习一。教时。

学习。目标。

主要内容:分数乘法,长方体(一)和分数除法,让学生通过本次活动,整理与复习,加深对前面两个单位内容的理解与掌握。

学习。重点。

对已学的知识进行简单的整理。

将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归纳和反思。

过程与方法

一、整理知识。

1、对第一单元进行简单的整理:先让学生说。

学生自己整理在书要,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相同。即: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整理第二单元长方体。

1)长方体有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每条棱一样长。

2)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3)说一说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方法。

3、整理第三单元的分数除法。

让学生根据上两个单元整理的方法,进行整理的方法,进行整理,也可以采教师活动。

用列表的形式对本单无所学内容进行简单的整理。

板书:分数除法。

倒数的意义。

除法的计算方法,分数除法的应用。

二、提出问题尝试解决。

根据学到的这三个单元的知识,你能提出什么数字问题,尝试解决,并与同伴进行交流。

将学生提出的所学内容有关题。

板书在黑板上进行解决。

学生活动。师板书:分数乘法。

再在全班进行交流,指名说说“你学到了什么?”

一) 与学生共同整理。

师问-学生说-师再板书。

学生整理完,进行汇报。

学生根据前面三个单元的整理,提出问题。

然后根据提出的问题,独立解决后,再进行交流。

板书设计。整理与复习(一)

分数乘法长方体(一) 分数除法。

教学反思。课题。

整理与复习(一)教时。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自主地产针所学的知识进行整理,归纳和反思。

2、 指比较重要的或容易出错的,比较难理解的知识,用数字知识呈现出来。

学习。重点。

对已学识进行整理。

将现有知识进行归纳整理。

过程与方法

教师活动。一、复习:1、口算:

2、说倒数。

3、计算。2/7的1/2是多少?

把5/6米绳子平均分成3段,每段多少米?

把5/11千米的公路,每天修1/11千米,要修多少天?……

二、练习。1、练一练2、练一练2

这道题是复习分数乘法,要想知道买哪一种合算,打折后的价钱。

3、练一练3

复习长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4、练一练4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

5、练一练5

教动学生看懂图意。

分析图中的数量关系。

列出方程解决问题。

学生活动。学生个别口答。

说一说计算方法。

学生在练习本上计算。

1、学生独立解决。

2、说一说做这题时应注意什么?

学生独立计算。

集体反馈。分清长、宽、高。

学生独立解决。

集体反馈。学生尝试画图。

6、练一练6

教动学生理解题意。

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

学生独立解题。

7、练一练8

引导学生分析题中蕴涵的信息,选择其中有用的信息。

独立解决问题。

集体反馈。板书设计。

整理与复习(一)

分数乘法长方体分数除法。

正方体。教学反思。

通过学生提出疑惑的问题或进一步想要解决问题,与同学共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将比较重要的或容易出错的形式呈现出来,并在班级交流。

课题。第四单元长方体(二)

体积与容积。教时。

学习。目标。

1、通过具体的实验活动,了解体积和容积的实际含义,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2、在操作交流中,感受物体体积的大小,发展空间观念。

学习。重点。

了解体积和容积的实际含义,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

教师活动。一、创设情境。

1、师:(手中拿着两个铅笔盒),这两个铅笔盒哪个比较大,哪个比较小?

2、谁能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比较大?

哪些物体比较小呢?

3、生活中很多物体都是有大小的。

二、实验。1、“老师手中有两个学生进行猜测土豆,同学们看哪有的学生认为1号土豆,个大,哪个小?为了方便大家比较,我给土豆编个号码:1号、2号”。

2、出示 两个有刻度的量杯,里面盛的同样多的小。

将1号土豆放入水中,发生了什么变化?

学生活动。指名学生上来指出铅笔盒的大小。

生1:讲台比较大,课桌椅比较小。

生2:我的橡皮大,他的橡皮小。

生3:老师比家的小房间大。

学生进行猜测土豆,同学们看哪有的学生认为1号土豆,个大,哪个小?为了方便大家比较,我给土豆编个号码:1号、2号。

学生进行操作用两个有刻度的量杯,里面盛的同样多的水。

将1号土豆放入水中,合作的同学进行记录。

2号同样进行。

板书设计。四、长方体(二)

—体积与容积。

体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容积:容器所能容纳的物体的体积。

教学反思。课题。

体积和容积。教时。

学习。目标。

1、通过具体的实验活动,了解容积的实际盒义,初步理解容积的概念。

2、在操作、交流中,感受物体体积的大小,及发展观念。

学习。重点。

了解容积的含义,理解容积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

教师活动。一、创改情况,引入新知。

1、两个水杯哪个装的水多呢?

2、组织学生说说实验的方法。

a.用同样的一个小杯子装。

b.把另一个杯中的水倒入一个杯中看是否一样多。

二、揭示容积概念。

通过以上实验,再举几个例子,进行概念总结。

板书:容器所能容纳的物体的体积。

三、试一试。

判断“谁搭的长方体体积大”。

4×2×3=24(个)

5×2×2=20(个)

第一个体积大。

四、练习反馈。

1、 完成练一练第一题。

答案:一样大,因为橡皮泥的大小不变。

2、独立完成第题。

3、搭一搭,四人一组准备12个正方体、练习。

学生活动。请同学们想办法设计一个实验解决这个问题。

如:把两个不同形状的杯子装满水,然后将水倒入同样大小的小杯子中,看哪个杯子装的小杯数多。

学生举例说明容器的大小不同,所容纳的水的多少不同,就是容积的概念。

学生计算出小正方体的个数。

学生计算出结果。

学生可以拿来橡皮泥捏一捏。

学生可以将1元与1角硬币带来对比大小不同。

板书设计。体积和容积。

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作物体的体积。

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容器的容积。

教学反思。课题。

体积单位。教时。

学习。目标。

1、认识体积、容积单位(米3,分米3,厘米3、升、毫升)

2、在操作交流中,感受米3,分米3,厘米3、升、毫升的实际意义,发展空间观念。

学习。重点。

认识体积、容积单位。

感受体积、容积实际意义。

过程与方法

教师活动。一、认一认。

1、学习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

画出1厘米长线段和1厘米2的正方形积单位。

3、体积单位还有哪些呢?

厘米3、分米3、米3。

二、做一做。

三、说一说。

四、试一试。

1、介绍容积单位,容器内盛放液体的量一般用升(l)毫升(ml )作单位。

分米3的正方体,可以容纳1升的液体。

1升=1分米l=1dm3

五、量一量。

1、用滴管测量1毫升的水大约有几滴。

小水大约有多少毫升?

学生活动。组织学生开展操作活动。

学生先在小组内说一说,然后全班交流。

学生打开书。观察容器是分别装有多少容积的液体。

说一说:“哪种物体的体积,容积大约是1升?”

学生可以动手实验。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课题。长方体的体积。教时。

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情况和实践活动,操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

2、在观察、操作、操索的过程中,提高动手操作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学习。重点。

掌握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正确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

过程与方法

教师活动。一、导入:

1、出示长方体。

提问:长方形的面积和长和宽有关,长方体的体积可能与什么有关?

二、做一做。

1、用相同的小正方体摆出4个不同的长方体,记录它们的长、宽、高并完成下表( )

2、说一说:

学生反馈自己的数据,教师带领导学生逐一对数据进行分析。

三、说一说。

1、引导学生分板数据。

2、得出长方体体积公式。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v = a ×b×h

四、算一算。

1、测量自己的铅笔盒,找出长、宽、高。

2、计算铅盒的体积。

学生活动。引发学生进行思考,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发现长方体体积与长、宽高的关系。

2、 学生进行思考。

1学生体会“长、宽相高的时候,越高体积会怎样?”

2体会“长、高相等时候,越宽,体积会怎样?”

3体会“宽、高相等的时候,越长,体积会有什么变化?”

引导学生观察数据,观察长方体的体积,与它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

3、集体进行反馈,说一说。

自己的计算方法。

板书设计长方体体积。

长方体体积=长×宽×高。

v = a·b·h

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第3单元长方体。长方体的认识教案。教学目标。1 初步建立 立体图形 的概念 2 基本掌握长方体的特征 3 认识长方体的长 宽 高 教学重点。掌握长方体的特征,认识长方体的长 宽 高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 立体图形 的概念,形成表象 教学步骤。一 复习导入。讲新课之前,我们先回忆...

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青岛版小学数学。单元备课 教学内容 一 中国的热极 认识负数。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自然数 小数和分数的基础上学习的,是对数的认识的一次拓展,在本单元将认识正 负数在生活中的意义,用正 负数表示生活中的现象。借助直观认识正 负数的大小。这是学生对数的认识的又一次扩展,为今后学习有理数及其运算...

新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观察物体 三 主备教师 王小环。备课组成员 第1课时观察物体 1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为从不同方向观察简单物体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简单应用。教材要求学生通过本单元知识的学习,从观察比较的过程中,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通过观察实物和动手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