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内容:教材练习二十六3--7题。
学习目标:我能运用找次品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我能在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的优化思想。
学习重点:进一步理解用天平测次品的方法。
学习难点:运用找次品的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学习过程:课前(独学)
复习 小明和爸爸现在年龄的和是34岁,3年后爸爸比小明大24岁。今年小明和爸爸各多少岁?
有5袋盐,其中4袋每袋500克,另一袋不是500克,但不知道比500克重还是轻.你如何用天平称出来?请写出过程。
妈妈买了500克毛线(10卷),其中有一卷不足50克,如果用天平称,至少要称几次才能保证找出那卷次品?
课中。基本练习。
小组合作完成练习二十六第5题。
独立完成练习二十六第6题。
完成练习二十六第7题。
拓展提升。小组合作完成137页“你知道吗?”
三、自我评价。
今天我学会了: 。
我在方面的表现很好,在
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
总体表现。第八单元总复习。
因数和倍数。
复习内容:教材第138页题,练习二十七第题。
复习目标:我能掌握质数与合数、公因数、公倍数、互质数等重要的概念,知道有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掌握 的倍数的特征。
我会求因数、倍数、最大公因数、最大公倍数的方法。
我能认真学习,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重点:自主梳理知识,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
难点:辨析和理解知识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复习过程:课前。
知识梳理。1、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 )最大因数是(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 )
2、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 )最大倍数,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 )
3、自然数中,( 叫做偶数,( 叫奇数。
2的倍数的特征( )
5的倍数的特征( )
3的倍数的特征( )
质数只有( )和( )两个因数;合数( )1和( )还有别的因数。
1既不是( )也不是( )
二、自主复习因数与倍数相关知识。
三、我的小问题:
课中。一、检查课前学习。
二、基本练习。
1、下面的数,哪些是2的倍数?哪些是3的倍数?哪些是5的倍数?说一说你是怎样判断的。
2、下面的数,哪些是质数?下面的数,哪些是合数?说一说你是怎样判断的。
3、判断。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 (
两个不同的质数的公因数只有1。 (
一个数的因数一定比它的倍数小。 (
两个数的乘积一定是它们的公倍数。 (
最小的质数是1. (
4、找出下面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4和5 6和16 15和25 21和63
5、小组展示,给于评价。
三、复习检测。
1、填空。在2,3,0,91,25,1,65和50中,( 是自然数,( 是整数,( 是奇数,( 是偶数,( 是质数,( 是合数。
同时是的倍数的最小三位数是( )
a与b是互质数,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2、判断。一个数的倍数都比它的因数大。 (
24÷6=4,我们说24是因数,6是倍数。 (
是互质数的两个数一定是质数。 (
3、找出下面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30和24 85和17 9和8
4、下面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
质数合数。四、自我评价:
今天我学会了: 。
我在方面的表现很好,在
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
总体表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复习内容。教材第138页题,练习二十七第题。
复习目标。通过整理复习,我能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及相关概念。
我能够熟练地进行分数的约分和通分,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我能在学习中养成认真细致的学习习惯。
重点: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理解与运用。
难点:自主复习与整理的意识和能力。
复习过程:课前。
一、梳理知识。
1、一个物体、一些物体等都可以看做一个整体,这个( )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 )把单位“1”( 分成若干份,这样的( )份或( )份都可以用分数表示。
2、分母不同的分数,它们的分数单位( )一个分数的分母越小,其分数单位越大;分母越大,其分数单位( )
4、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 )真分数小于( )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 )假分数大于或等于( )
5、分数的基本性质:
6、最简分数是:
二、我的小问题:
课中 一、基本练习。
1、①把4米长的绳子平均剪成5段,每段长( )米,每段绳子是全长的( )
②五(1)班有学生40人,其中13人参加了“春芽杯”书画比赛。参加比赛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 )
2、把不是最简分数的话称最简分数。
3、比较下面每组中两个分数的大小。
4组内互评。
三、课堂检测。
1、填空。1)分数的意义是( )2) 的分数单位是( )它含有(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3)7个是( )个是8。
4)20分=( 时(填分数)
5)54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填分数)
6)分母是5的真分数有( )
2、判断。(对的画“√”错的画“×”
1)假分数一定比1大。 (2)1米的和4米的一样长。 (3)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4)最简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一定都是质数。 (
5)把单位“1”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1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4、把下面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5、傅6小时加工35个零件,李师傅7小时加工46个同样的零件。他们两个谁的工作效率高?
6、天鹅每小时飞行88千米,刺尾雨燕每小时能飞行170千米,天鹅的速度是刺尾雨燕的几分之几?刺尾雨燕的速度是天鹅的几倍?
四、自我评价:
今天我学会了: 。
我在方面的表现很好,在
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
总体表现。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复习内容:教材第139页6题,第练习二十七第题。
复习目标。我能进一步弄清分数加、减法的意义,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分数加、减法的计算。
2、我会运用加法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3、我能通过讨论与练习提高计算能力,并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重点:提高计算能力。
难点:应用简便算法的意识和能力。
复习过程:课前。
一、知识梳理。
1、分数加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加减法的意义有什么关系?
2、同分母分数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各应注意什么?
3、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是:
课中。一、基本练习。
2、食品店有70多个松花蛋,如果4个一排的蛋托中,正好装完。如果装进6个一排的蛋托中,也正好装完。你能求出有多少个松花蛋?
3、完成练习二十七第8题。
4、组际互评。
二、课堂检测。
1、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解方程。x-(+2x- =1-
3解决问题。
修一条公路,第一天千米,第二天修千米,还剩千米。这条公路长多少千米?
小明和爸爸、妈妈参加植树活动,小明种了4棵,爸爸种了9棵,妈妈种了7棵。三个人种树的棵树各占全家中暑总棵树的几分之几?
四、自我评价:
今天我学会了: 。
我在方面的表现很好,在
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
总体表现。空间与图形。
复习内容。教材第页题,练习二十七第题。
复习目标。我能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能够根据表面积和体积的含义正确地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我能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生活中的数学,养成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重点: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复习过程:课前。
一、梳理知识。
1、 长方体(一)
1) 长方体特点:( 个顶点,( 个面,( 条棱;棱分3组,每组棱长( )相对的面面积( )
2) 正方体特点:( 个顶点,( 个面,( 条棱;所有棱长都( )6个面的面积都( )
3)长方体棱长和 =(4
4)正方体棱长和 = 12
5)长方体表面积 = 2
6)正方体表面积 = 6
2、长方体(二)
1)常用体积与容积单位:(
2)1升= (立方分米 1毫升=( 立方厘米。
1升=( 毫升 1立方米 =(立方分米。
相邻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
3) 长方体体积=(
正方体体积=(
长方体(正方体)体积=(
2、 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
不规则物体的体积不能用公式直接求出,一般都是把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转化成可测量计算的水的体积,用“排水法”来测量。
二、自主复习图形的变换。
三、我的小问题:
课中。一、检查课前学习。
二、基本练习。
1、做教材139页第7题。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共同归纳概括。
做教材139页第8题。
引导学生完成,教师订正。
3、做教材140页第9题。
小组集体交流。
4、做教材140页第10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
5、组际交流,互相评价。
三、复习检测。
1、填空。1)物体旋转应抓住三点:( 和( )
2)长方体的长是5米,宽是4米,体积是60立方米,它的高是( )
3)要拼成一个稍大的正方体,至少要用( )个小正方体。
4)一个长方体的底面积是30平方米,高是6分米,体积是( )
5)正方体的棱长扩大到原来的5倍,它的表面积扩大到原来的( )倍,体积扩大到原来的( )倍,它的一个面的面积扩大到原来的( )倍。
2、填上适当的单位。
1)小明喝水杯子的容积约是0.3( )
2)一块香皂的体积约是40( )
XX年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导学案
1.1观察物体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认识从不同方向观察拼摆的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图形是不同的。根据三个方向观察到的形状摆小正方体,结果只有一种。学会通过从一个或多个方向观察到的图形来拼摆小立方体。学习过程 一 知识铺垫。用手中的4块积木搭一个你喜欢的形状。展示不同的摆法。二 自主 现在有四块积木,如果我...
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导学案含反思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 一是用4个或5个同样的正方体摆成从正面看形状相同的不同的立体图形,二是能根据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形状拼摆符合条件的立体图形。这部分内容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教材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出发,借助生活中的实物进行教学,使学生在观察 操...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导学案教学案大全
教学案大全。doc 五班级数学下册主备人 复备人 课型 课题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学生姓名 学习目标 1.通过操作,使学生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概念,并初步掌握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2.会用求长方体表面积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3.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同时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教学重点 长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