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苏教版五年级上册阅读教学分析及教学建议

发布 2020-11-16 18:38:28 阅读 7910

本册教材阅读教学训练重点是根据《课标》的阶段性目标来确定的,仍采用“三维整合,统筹安排,因课设练,多次反复,螺旋上升”的编排方法。除了朗读、背诵等常规训练外,本阶段的训练重点主要有以下几个:

1.提高默读速度,学会浏览。

2.体会词句的感**彩和表达效果。

3.揣摩表达顺序,体会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

4.学会阅读叙事性作品、诗歌和说明性文章。

一、提高默读速度,学会浏览。

这是高年段阅读考评的重点。五年级上册教材作了这些安排:

一是善于把握文章重点段落的内容。如《变色龙》的“默读课文,说说哪一部分给你留下的印象深,为什么。”

二是善于积累文章的重点词句。如《高尔基和他的儿子》的“默读课文,摘抄你认为值得积累的词语或句子。”

三是善于把握课文的主旨内容。如《艾滋病小斗士》的“默读课文,说说为什么称恩科西是“艾滋病小斗士”。”

四是善于把握文章的表达方法。如《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的“默读课文,找几处这样的例子,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五是善于把握文章的细节描述。如《林冲棒打洪教头》的“默读课文,说说气势汹汹的洪教头为什么会被林冲打到在地。”

这些默读要求的提高,不但有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而且也有助于学生“潜心会文”、“瞻前顾后”、“思考发现”、“细心**”等良好默读习惯的形成。

怎样培养学生默读,养成默读的习惯与能力?

阅读教学的核心目标是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要达成这一目标,除了重视朗读、诵读外,默读同样不可忽视。与朗读、诵读一样,默读既是技能性目标,也是过程和手段。

但是它们之间也有不同之处:默读可以比朗读速度更快,也比朗读更有利于思考。朱自清先生说过,默读就是看书。

可见默读能力之重要。

我们正处于一个快节奏的讲究速度和效率的信息社会。置身这样的生存环境,人们没有时间也没有心境去浅斟低唱、轻吟慢诵。因此,作为为未来社会培养人才的语文教育,理应思考和调整自己的培养目标,对阅读表达的速度和效率提出更高的要求。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语文课程标准》不仅对默读予以了必要的重视,也对默读速度提出了具体要求:“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如何“抓好默读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默读习惯”呢?我觉得要注意几个方面:

1、强化默读意识。

从本学期起,学生进入高年级段,默读要由第二学段的“初步学会”变为“有一定的速度”,要求明显提高。既然默读是一种技能,而技能的掌握离不开训练,因此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一定要去除那些可有可无的环节,舍得时间、多给机会让学生默读,每篇课文、每堂阅读课都让学生受到默读训练。

2、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读书时间。

就一般情况而言,时间和效率是成正比的。因此,阅读教学的质量,往往决定于教师在课堂上安排学生读书时间的多少。《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默读的过程,是一个“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语文课程标准》)的心理活动过程。要完成这个心理活动过程,没有足够的读书时间是不行的。

默读训练,只有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时间,学生才能原原本本地读,平心静气地读,整体联系地读,步步深入地读。也只有这样读书,才能使学生有所思考,有所感悟,有所发现,有所启迪,从中获得读书的乐趣。也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语文课程标准》修改稿中强调指出的问题:

“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用集体讨论代替个人阅读,或远离文本进行过度发挥。”当然,从训练默读速度的角度来说,也并不是留给学生的时间越宽松越好,本册的默读训练应该予以适当的注意。但应注意的是,提高默读速度的前提是提高默读的质量。

3、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好习惯。

宋代大教育家朱熹强调,读书要做到“敛身正坐,缓视微吟,虚心涵泳,切己省察,”不要“意绪匆匆,常若有所奔走追逐”,逐步养成“三到”的好习惯:“眼到”──字字入目,词词过心,能够敏锐地扑捉到关键词句;“心到”──瞻前顾后,潜心会文,深入思考,**发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手到”──圈画截取,标记批注等。

任何一种技能,必须通过训练达到熟练的程度才能成为习惯。默读与朗读的反应机制不同,默读时对文字符号的感知是眼脑直映,因此默读不能出声,不能以单个的字为认读的单位。正是基于此,在学生刚刚学习默读的低学年段,就提出了必须养成“不出声,不指读”的习惯。

到了高学年段,要提高默读速度,只有在继续保持这种习惯的基础上,在一次又一次的默读实践中,学会快速捕捉文本信息,最终形成技能和习惯。还有,提高默读效率。如果默读仅仅停留在“看”的层面上,那是远远不够的。

只有要求一边读一边思考,一边读一边圈注,学生才能在默读的过程中有所收获,才能实现与文本的真正对话。也只有这样,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阅读效能才能得到充分体现。

我觉得可以把培养学生读书作记号的能力与默读相结合。

另外,《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三学段浏览的要求提出“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如《在大海中永生》的“搜集***爷爷的一个故事,讲给同学们听。”及习作3中“搜集各种植物的落叶,把它们带回学校与大家一起观察、交流。

”这样编排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学会浏览。

浏览,一般采用扫描和跳读的方式,适用于博览和查找信息。浏览比较注意书名、作者、序、前言、目录、索引、大小标题、段落的起句结句、字体变化、参考文献、插图、图表等提示性信息。

有人说,一个人只有精读,而没有略读和浏览,就会影响思维的流畅和敏捷;如果长期只有浏览和略读,而没有精读,就会影响思维的严密和深刻。可见精读、略读、浏览是不可或缺的。

二、体会词句的感**彩和表达效果。

这是五上教材的一个重点训练项目。

词语的训练有:

1、理解词语的意思。如《师恩难忘》训练2(略)“结合上下文说说所填词语的意思”,《成语故事》训练5“查成语词典,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的意思”和《鼎湖山听泉》训练3等。

2、体会用词的准确。如《推敲》训练4“下面句子中带点的词语能换成括号里的词语吗?为什么?”,艾滋病小斗士》训练2和《黄果树瀑布》训练3。

3、体会用词的特点。如《嫦娥奔月》训练4“说说带点词语有什么特点”。

4、体会用词的不同情感。如《伊索寓言》训练3“读一读,体会牧童两次“大叫”的不同情感。”。

5、体会用词的表达效果。如《在大海中永生》训练4(略)和《黄鹤楼送别》训练4。

句子训练有:

1、能善于用词表达。如《陶校长的演讲》训练4(略)等等。

2、能善于结合文章的过程理解重点句子。如《师恩难忘》训练3(略)。

3、能善于结合文章的表达理解重点句子。如《金蝉脱壳》训练4(略)。

4、能把握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如《鼎湖山听泉》训练4(略)和《黄果树瀑布》训练4(略)。

5、能体会不同类型的句子的表达效果。如《滴水穿石的启示》训练3。

就词句训练提出如下参考建议:

1、 要引导学生认真读书,找到关键词句在文章中的出处。

不读书没办法理解。理解词句一定让学生有所感悟,避免教师以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2、 引导学生从把握文章的整体的角度理解关键词句。

汉语言学习的最突出特征,就是整体把握。“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 更需要对课文内容的整体联系和把握。

例如:《师恩难忘》必须在整体把握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体会到田老师教学的有趣引人,使“我”对文学产生兴趣,在此基础上才能让学生体会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3、引导学生抓住关键的词语理解深刻含义的句子。

例如:《金蝉脱壳》课后练习4“在金蝉脱壳的过程中,你认为哪种情景最‘奇特动人’?先将有关的语句圈画出来读一读,再与同学们交流一下阅读感受”。

首先要让学生理解金蝉脱壳的整个过程,再让学生读读感兴趣的地方,在学生熟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体会哪种情景最‘奇特动人’,最后交流自己阅读感受。其中“奇特”是句子的关键。

4、善于抓住关键词句找到课文教学的“切入点”。

例如:《黄鹤楼送别》课后练习4(略),让学生在体会“看”在文中的差别,引导学生通过感受、把握、体味、领悟言语丰富的内涵的同时,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三、揣摩表达顺序,体会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

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是本册教材的另一个重点训练目标。目前,大家比较重视文章“表达了些什么”而忽视了文章“是怎样表达的”。教材中多处安排了让学生“揣摩表达顺序,体会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的训练设计。

例如:《天火之谜》的训练5“选用课文中的语句概括段意”,《莫高窟》的训练4“给课文编写段落提纲”等。

就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提出以下建议供参考:

1、以课后练习设计为“着眼点”体会文章情感。

课后练习设计(引导问题设计),都是以引导学生读书为着眼点的,编者在设计这类问题时,力求为老师们选择最佳的教学切入口,并能通过这个问题的提示,引领学生潜心会文,深刻地思考,在准确地“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深入地**课文的内涵,深刻地“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如:《嫦娥奔月》练习5“联系课文内容,说说乡亲们为什么非常想念嫦娥。” 学生可以围绕这一问题,精读文本,自己找到相应的语句去体味,当学生有个体思考、感悟后,教师再组织学生进行交流。

2、抓住动情点,真切地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文章不是无情物”。特别是入选进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叙事性课文,有一些是文质兼美、情真意切的美文。进行这类课文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扑捉课文中的动情点,走进文本,与文本进行深层的“对话”,真切地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课文中的主人公及其作者产生强烈的共鸣。

如《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描写谈迁心里活动的两段话“20多年的心血……下决心撰写这部史书”和“面对孤灯……”是这篇课文的动情点,教师如果能够引导学生从这两个动情点入手,读书思考,感悟体验,就会很快进入课文的意境,从而体会文章的情感。

四、学会阅读叙事性作品、诗歌和说明性文章。

就叙事性作品阅读,课标中指出“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 诗歌教学和说明文教学,课标中指出“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不同类型的课文能根据课文特点,抓住训练重点进行教学设计。

教学时,提出如下参考建议:

1) 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从题目提炼主线;②从文眼、关键句提炼主线;③从过渡处提炼主线;④从情节提炼主线;⑤从习题提炼主线;⑥从插图提炼主线;⑦从提纲提练主线;⑧从主旨提练主线;⑨从“比较”提炼主线;⑩从“反复”提练主线。

2) 关注文章的细节(重点)内容。

一节课只有短短的40分钟,如果老师多占一分钟,学生就失去了自主学习的一分钟。因此,我们总是牢记“惜时如金”四个字。课上紧紧围绕目标进行教学,内容要讲到点子上,力求精讲点拨。

充分利用本班的教情学情,做好教学流程的设计,立足课堂,提高效率。比如高年级的同学,大部分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且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根据这些特点,有的老师采用“五步教学法”——预习、精讲、精练、反馈、拓展。

五年级阅读教学设计

五年级 阅读 课程设计。一 课时设置。本课程现开设5课时。二 课程目标 全年目标 1 能用普通话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3 能借助词典理解词语的意义。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

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阅读教学目标

积累 知识。能力 技能。方法 策略 习惯。情感态度价值观。1.古诗词三首 中,1.这组教材,让学生并引导学生积累表达1.抓住重点词句体会 泊船瓜洲 写诗人通过读书体会作者对思乡之情的诗句,展作者思念家乡,思念在瓜洲随船停留时遥家乡的思恋 挚爱的示学生表达爱家乡的祖国的思想感情,揣望家乡不知何时能回思...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阅读教学建议要点

精读课的教学 一 全面预习,做好铺垫。1 三读四画 预习法 三读 预习时的朗读至少三遍,读书要实现三个层次的递进 一读 读准字音 二读 读熟课文 三读 读懂大意。四画 一画段儿,二画字词,三画好句,四画疑难。一画段儿 预习课文时,先在每个自然段前标出序号 二画字词 初读课文后,划出生字难词,自主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