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一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教案

发布 2020-11-14 17:31:28 阅读 5964

青岛版一年级科学上册科学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课题:玩磁铁。

教学目标:1、 能够通过观察活动认识到生活中常见磁铁的形状;知道磁铁可以直接吸引铁,也可以隔着物体吸引铁。

2、 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利用多种感官直接感知、体验、观察;学会描述磁铁吸引铁的现象,学会做简单的表述和记录,并得出结论。

3、 学会合作、交流和分享,能在游戏中体验学习的快乐;关注科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4、 寻找生活中**用到了磁铁;知道与磁铁有关的科技产品给人类生活带来的便利。

教学重点: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利用多种感官直接感知、体验、观察;学会描述磁铁吸引铁的现象,学会做简单的表述和记录,并得出结论。

教学难点: 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利用多种感官直接感知、体验、观察;学会描述磁铁吸引铁的现象,学会做简单的表述和记录,并得出结论。

教学准备:曲别针、塑料尺、多**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

谈话导入引出“小猫钓鱼”的游戏。

教师请某组学生开展“钓鱼比赛”,发现有的学生能钓上来,有的学生钓不上来。

学生质疑,进行猜想,教师导入新课。

二、 **活动:

1、 认识磁铁。你们见过哪些形状的磁铁?(学生自由交流)

学生观察教师准备的磁铁,教师引导学生给不同形状的磁铁起名字。)

同学们起的名字真形象。为了方便统一,我们把长条形的磁铁叫做“条形磁铁”。把这种弯的、像动物蹄子形状的磁铁叫做“梯形磁铁”,把中间有孔的环形磁铁叫作“环形磁铁”。

还有这些方形、柱形、球形等形状的磁铁。

2、 **磁铁能否吸引铁。

同学们,我们来做个游戏---给磁铁找朋友,实验盒中有多种实验材料,教师把这些实验材料介绍给学生们。如果磁铁能和它吸在一起,磁铁就和它是好朋友;如果不能吸在一起就不是好朋友。把是朋友的材料放在实验盒外面,不是朋友的材料的仍然留在实验盒里面,看看哪个小组分得又快又准确。

学生做游戏,交流发现)

磁铁的朋友都是什么材料做成的?

学生回答)通过交流,我们发现磁铁可以吸引铁做成的物体。同学们把玩磁铁的发现与其他同学分享,就是在交流。其实,磁铁还能吸引镍、钴等金属。

谁能利用所学知识解释“小猫钓鱼”游戏中钓上鱼来或者钓不上来鱼的原因?

学生交流后回答)

3、 **磁铁能否隔着物体吸引铁。

我们继续做游戏。这个装水的烧杯里不小心掉进了一些曲别针,谁能想个办法在不接触水的情况下把它取出来?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找学生尝试操作。)

同学们,磁铁真是太神奇了,竟然能隔着玻璃把曲别针吸上来。想不想再来体验一下磁铁的这个神奇的功能呢?

学生隔着课本、练习本、木板、泡沫板等材料用磁铁去吸曲别针。)

师生共同小结:磁铁隔着物体可以吸引铁、镍等材料。

4、 找一找,磁铁还能吸引周围哪些物品。

既然磁铁和铁是好朋友,磁铁能吸引铁。那么,我们周围还有哪些物品是用铁制成的呢?咱们来找一找吧。

学生自由活动,交流。)

三、 拓展活动。

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到了磁铁?利用课余时间去认真寻找、仔细观察,说不定还能发现磁铁其他的神秘特点呢?

四、 通过本课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课题:玩彩泥。

教学目标:1、 知道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

2、 了解生活中力改变物体形状的现象。

3、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能通过观察、比较提出与力有关的、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4、 能用感官观察力使物体形状改变的现象;能简要描述力改变物体形状的**过程与结论,并与学生交流。

5、 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彩泥的形变现象表现出**兴趣;愿意倾听、分享他人的信息;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观点;能按要求进行合作**。

6、 了解生活中常见物品形状的改变与生活的联系;初步了解力改变物体的形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能用感官观察力使物体形状改变的现象;能简要描述力改变物体形状的**过程与结论,并与学生交流。

教学难点:能用感官观察力使物体形状改变的现象;能简要描述力改变物体形状的**过程与结论,并与学生交流。

教学过程:一、 玩彩泥,初步发现彩泥的特点。

学生活动:玩彩泥。

同学们很善于观察,这么快就发现了彩泥的特点,彩泥又黏又软、容易变形,而且是五颜六色的。

二、 彩泥大变身。

既然彩泥这么容易变形,那请同学们再次来玩一玩,玩的时候要注意思考,彩泥到底有多少种变身的方法?或者说你们能找到多少方法让彩泥变身呢?

学生尽情地玩彩泥)

谁来说说有哪些方法可以让彩泥变形?

挤一挤、按一按、捏一捏、拉一拉。)

还有谁可以补充一下吗、

压一压、揉一揉、团一团、拍一拍。)

同学们都太聪明了,找到这么多可以让彩泥变身的方法。你们这些方法有什么相同之处呢?挤、按、捏、拉、压、揉、团、拍等都是对彩泥怎么样呢?

都是对彩泥用力)

还可以用什么可以使彩泥的形状发生改变?

力。力可以使彩泥的形状发生改变。这是咱们刚才玩彩泥的一个重大发现。

三、 做彩泥菠萝。

同学们,用你们的小巧手把彩泥做成多种多样的形状,如:水果、文具、玩具等。给大家5分钟,我们一起比赛做一个彩泥玻璃。

学生做,并且展示自己的作品。)

四、 试一试,它们的形状能不能改变。

刚才我们发现,力可以改变彩泥的形状。那么,对其他物体用力,它们的形状会不会发生改变呢?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师生共同小结:我们发现力可以改变彩泥的形状。对毛巾、皮筋、海绵、橡皮筋等物体用力时,它们的形状也会发生改变。所以,我们可以知道,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

板书: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

五、 课后拓展: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生活中,这样的现象很多,比如,我们用力拉绳就可以把窗帘卷起来,再向另一个方向拉,又把窗帘放下来。同学们课后再仔细观察力改变物体形状的现象,下节课汇报给大家,看谁发现的多。

课题:玩小车。

教学目标:1、 知道推和拉可以让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推和拉都用到了力;知道推力和拉力是生活中常见的力。

2、 意识到证据对科学**的重要性。

3、 在观察周围事物的基础上提出问题,通过动手操作寻找证据,并解释交流所获得的信息。

4、 了解生活中汽车等常见的科技产品给人类带来便利。

教学重点:意识到证据对科学**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意识到证据对科学**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多**课件、常见的玩具小车等。

教学过程:一、 游戏导入。

1、教师组织学生做游戏:一名学生站在某处不动,另外几名学生想办法让他离开原来的位置。

师生交流游戏规则。

2、交流反思。你们在游戏中发现了什么?

使劲地推他和拉他都能使他离开原来的位置。

推和拉的过程中,我们都用到了力,这位同学离开了原来的位置,我们也可以说他运动起来了。

3.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来研究推力和拉力。

二、**活动。

1、想办法让小车动起来。

同学们,你们有什么办法让小车动起来?

学生说出自己玩小车的方法。

教师组织学生在小组内尝试用多种方法使小车运动起来。

学生交流总结:玩小车时用到了推力或者拉力,推力或者拉力使小车运动起来了。

2、小游戏。

教师谈话:你们都是小司机,能驾驶好自己的车么?下面,我们做个游戏,看谁的小车能停在中心的园内,既然是游戏,就要有游戏规则,先小组内讨论一下游戏规则。

师生讨论游戏规则,教师巡视。

学生分组活动游戏中发现。

3、我们这样玩一玩。

推力和拉力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两种力,我们在游戏中也经常用到推力或者拉力,你们能举例说明吗?

学生说出自己玩的游戏,以及用到推力或者拉力的地方。

学生交流自己在游戏过程中感受到自己的推力或者拉力。

三、拓展活动:我们一起来找一找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推力或者拉力?

学生分析、交流拖地与拉链的图。

打扫卫生与整理房间时,哪些地方用到了推力或者拉力?

学生交流。师生共同总结: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了推力或者拉力?大家找找,我们下节课继续交流。

课题:分一分。

教学目标;1、 能根据物体的外部特征对物体进行简单的分类。

2、 能把**过程中学到得到分类方法运用到新的情境中,对事物进行分类。

3、 尝试多角度、多种方法对事物进行分类。

4、 初步了解分类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尝试多角度、多种方法对事物进行分类。

教学难点:尝试多角度、多种方法对事物进行分类。

教学准备:不同颜色的积木、多**课件。

教学过程:一、 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有一位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它能帮助我们盛放学习用品,每天陪着我们上学、放学,你们能猜到它是谁么?

书包。你们的小书包是爸爸妈妈帮助你们整理的,还是自己整理呢?

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的事情学着做,自己的书包自己整理。)

二、**活动。

1、给积木分类,了解分类要按一定的标准。

同学们玩过积木吧?你们都用它们搭建过什么?

学生交流分享。)

大家的小手可真巧。今天,同学们带来了积木,咱们换一种玩法,怎么样?我们以小组为单位观察带来的积木,尝试把积木分一分,看看哪个小组的方法多?

小组活动)谁来说说你们小组是怎样分的?

教师引导学生意识到:可以按积木的颜色、大小、形状、厚薄等特征进行分一分。)

刚才同学们交流了这么多类分法,这说明在分积木之前,我们心中已有了一定的标准。像这样,根据积木的外部特征(如颜色)把特征相同的积木分在一起就是分类。

2、给铅笔分类,明确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可能不同。

同学们,我们现在写字用的工具主要是铅笔,大家用的铅笔都一样么?如果将铅笔分分类,你们有几种分法?

以小组为单位,观察组内同学带来的铅笔,想想可以按什么标准分类,说出分类的方法,动手将铅笔分一分。小组内的其他同学想想还可以按什么标准分类,再动手分分看。每个小组最终要记下你们小组有几种分类的方法。

小组活动)各小组汇报结果,教师依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板书:按颜色分、按有没有橡皮分、按有没有削过分、按笔杆的形状分、按铅笔的型号分、按笔杆的材质分。)

同学们,通过大家的认真观察,动手操作,我们将铅笔按不同的标准进行了分类。大家思考一下,每次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的结果怎么样。

学生认识到:标准不同,分的结果可能不同。)

同学们,你们文具盒中的铅笔通常是怎么样摆放的?

学生交流)为了方便削铅笔,我们通常铅笔按用过的没用过的、需要削的和不需要削的等分类方法进行摆放;为了方便寻找铅笔,我们也可以按颜色为标准进行分类摆放。

师生共同小结:

看来,选用什么标准对铅笔分类应根据实际的需要或者目的来确定。分类有不同的标准,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可能不同。

三、生活中分类的意义。

1、欣赏**,感受分类带来的便利。

青岛版一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案青岛版

一年级下册科学青岛版。第三单元和植物握个手。桃花红,梨花白,春天一来百花开。页有形,茎多态,要把植物辨明白。8 我们周围的植物。教学目标。1 在观察活动中,能够调动各种感官识别常见植物,描述常见植物的特征,会依据不同标准对不同植物进行简单的分类和比较 2 能说出周围常见植物的名字。3 知道植物的特征...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三单元

数学教案 青岛版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走进花果山。城南镇第一小学。一年级。贾宝伟。第三单元29 45页单元备课。本单元学生认识了10以内的数的基础上来学习的。它是学习20以内数加减法最直接的基础,也是今后学习更复杂的计算的重要基础。本单元主要内容是 10以内数的加法 0的加法10以内的减法,0的减法 ...

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作为一年级数学的第三单元,信息窗3中 和是 的加法 所用到的数字相对较小,很多小朋友在上辅导班时已经对这部分内容有了了解。看图说数学信息时,只要他们观察的够仔细,相信他们都能从图中找出所需要的数学信息,所以我感觉三单元信息窗3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让学生知道 交换两个数的位置和不变 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