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位置》同步试题

发布 2020-11-10 08:41:28 阅读 1314

《位置》同步试题。

一、填空。1.刘强在教室里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4;1);表示坐在第4列、第1行的位置;王兵在教室里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2;7);表示坐在第()列、第()行的位置。

考查目的:巩固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的方法;数对中两个数代表的含义。

答案:2;7.

解析:学生通过建立的数对模型;在无座位图的情况下完成解题;培养空间想象能力;以此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对于数对的表示方法;第一个数表示第几列;第二个数表示第几行;加深理解和掌握。

2.如果电影票上的 “6排9号” 用数对记作(9;6);那么“20排11号”记作(; 7;10)表示电影院的位置是()排()号。

考查目的:用电影票上的几排几号与第几行第几列相对应;接着用数对来表示;以此巩固数对的表示方法;让学生感受到确定位置需要用到两个数。

答案:11;20;10;7.

解析:在无电影院座位图的基础上;通过对行、列的理解;加深对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的运用;巩固学生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熟练程度。6排表示第6行;9号表示第9列;因此要将电影票上的数据转化为数对的列数和行数;再来表示。

(7;10)表示第7列、第10行;转化成电影票上的描述就是10排7号。

3.下面是五(1)班部分学生的座位情况;请你用数对表示这些同学的位置。

刘方(;)李平(;)

罗兵(;)张强(;)

王艳(;)李敏(;)

黄伟( ;赵云(;)

考查目的:结合班级座位图;让学生用数对表示位置。尤其在表示同一行、同一列的位置时;感受数对的特点。

答案:刘方(1;5);李平(1;2);

罗兵(2;7);张强(3;4);

王艳(4;3);李敏(5;6);

黄伟(6;4);赵云(6;1).

解析:让学生观察图中座位所在的“列”与“行”;并且确定数对命名的规则;从而得到正确的答案。刘方和李平在同一列;那么表示他们位置的数对中第一个数是相同的;张强和黄伟在同一行;那么表示他们位置的数对中第二个数是相同的。

4.如图:a点用数对表示为(3;1);b点用数对表示为(;)c点用数对表示为(;)三角形abc是( )三角形。

考查目的:巩固在方格图上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并判断点的位置关系;从而确定三角形的特点。

答案:(6;4);(4;4);钝角。

解析:根据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数对中的第一个数表示列;第二个数表示行;可知b点用数对表示为(6;4);c点用数对表示为(4;4);角c大于90°;所以三角形abc是钝角三角形。

5.在图中写出三角形abc各个顶点的位置;三角形abc向下平移4个单位后得到图形三角形a′b′c′;三角形a′b′c′顶点的位置表示为a′(;b′( c′(

考查目的:此题综合考查学生对数对的表示方法及平移的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答案:a(3;6);b(6;8);c(2;8);a′(3;2);b′(6;4);c′(2;4).

解析:因为b在第6列第8行;所以用数对表示为(6;8);因为c在第2列第8行;所以用数对表示为(2;8).三角形abc向下平移4个单位后得到三角形a′b′c′;所以a′(3;2);b′(6;4);c′(2;4).

二、选择。1.如图:如果点x的位置表示为(2;3);则点y的位置可以表示为( )

a.(4;4) b.(4;5) c.(5;4) d.(3;3)

考查目的:这个图中没有原点;也没有标出横轴和纵轴对应的数;学生要结合点x的位置来判断点y的位置。此题考查了数对的写法;即先看在第几列;这个数就是数对中的第一个数;再看在第几行;这个数就是数对中的第二个数。

答案:c解析:根据x的位置为(2;3);知道2是指第2列;3是指第3行;再根据y在第5列;第4行;即可得出y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5;4).

2.如图:如果将△abc向左平移2格;则顶点a′的位置用数对表示为( )

a.(5;1) b.(1;1) c.(7;1) d.(3;3)

考查目的:此题综合考查了图形平移、写出表示点的位置的数对等相关知识。

答案:b解析:将△abc向左平移2格;顶点a′的位置如下图;即在第1列;第1行;由此得出a′的位置用数对表示为(1;1).

老师引导学生完成后;还可让学生说说b、c两点平移后的位置;并用数对表示。

3.**课上;聪聪坐在**教室的第4列第2行;用数对(4;2)表示;明明坐在聪聪正后方的第一个位置上;明明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

a.(5;2) b.(4;3) c.(3;2) d.(4;1)

考查目的:此题综合考查学生对位置及位置关系的理解;同时加深巩固表示同一列、同一行的点的数对的特点;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答案:b解析:聪聪坐在教室的第4列第2行;明明坐在聪聪正后方的第一个位置上;既然是正后方;表明明明和聪聪都在第4列;聪聪在第2行;则明明在第3行;根据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可得明明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4;3).

4.如果a点用数对表示为(1;5);b点用数对表示为(1;1);c点用数对表示为(3;1);那么三角形abc一定是( )三角形。

a.锐角 b.钝角 c.直角 d.等腰。

考查目的:考查学生对点的位置及相互关系的运用;同时融入直角三角形的特征的灵活应用。

答案:c解析: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是:第一个数表示列;第二个数表示行;由此可以利用方格图将a、b、c的位置标记出来;顺次连接即可得出三角形abc(如图所示):

根据方格图可以得出ab⊥bc;所以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而两条直角边不等长;因此不是等腰三角形。对于空间想象能力更强的学生;可以通过三个点的数对的特征进行判断:a、b两点(1;5)、(1;1);第一个数相同;表明这两点在同一列;b、c两点(1;1)、(3;1);第二个数相同;表明这两点在同一行。

因此ab⊥bc;判断出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而ab和bc不等长;所以不是等腰三角形。

5.李林家的位置是(2;2);学校的位置是(2;5).如果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表示100米;李林从家出发;经过学校到少年宫;至少要走( )米。

a.300米 b.400米 c.500米 d.600米。

考查目的:考查学生根据数对描出点后;确定物体的位置;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答案:c解析:如下图所示;因为题意是要经过学校再去少年宫;从李林家到学校的最短路程为3×100=300(米);从学校到少年宫的最短路程为2×100=200(米);所以总路程至少要走500米。

三、解答。1.描出下列各点并依次连成封闭图形;看看是什么图形。

a(5,9), b(6,6), c(9,5),d(6,4),e(5,1),f(4,4),g(1,5),h(4,6).

考查目的:考查学生通过数对确定物体的实际位置;在作图中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对与点一一对应的关系。

答案:图形是四角星(如图所示).

解析:“依次连成封闭图形”是这个解决问题的题眼;在引导学生理解题意时要重点理解。“依次”;是指按照a、b、c、d、e、f、g、h的顺序连接;“封闭图形”是指最后要将h点和a点连接起来形成封闭图形。

因此;作图时要按照描点──连线的顺序完成。

2.如图是五(1)班学生的座位图。明明原来在第3列最后一排;由于视力下降;老师把他的座位向前调了6行;但由于身高影响了后面同学的视线;老师又把他向右移了2列;请在方格纸上描出最后一次明明的位置;并用数对表示。

考查目的:根据运动的轨迹;结合数对的知识解决问题;充分感受到数对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

答案:解析:“明明原来在第3列最后一排”;根据题意;确定明明原来的位置为(3;8);“座位向前调了6行”说明列数3不变;行数变成8—6=2;此时他的位置为(3;2);“影响视线座位向右移了2列”说明行数2不变;列数变成3+2=5;所以表示最后一次明明的位置的数对为(5;2).

3.下面是沈娜家所住“利民”小区18号楼的平面示意图.图上“列”表示楼房的单元;“行”表示楼房的层数。按下面条件;标出各家所在的位置.

1)沈娜家住在(3;4);王华家和沈娜家住在同一楼层;从左往右数第二单元里。

2)李奶奶家住在起始单元;起始层;陈奶奶家和李奶奶家住同一单元;比李奶奶家高2层。

3)张叔叔家住在(5;2);和刘阿姨家住同一楼层;刘阿姨家和沈娜家住同一单元。

考查目的: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数对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答案:1)王华家(2;4);

2)陈奶奶家(1;3);

3)刘阿姨家(3;2).

解析:1)“同一楼层”即数对中第2个数相同;就确定了行数;再看清方向数出列数为2.

2)李奶奶在起始单元;起始层;就是(1;1)的位置;陈奶奶在同一单元;那就是列数为1;比李奶奶高2层;即行数为3;也就是(1;3)的位置。

3)刘阿姨家是通过与张叔叔和沈娜建立联系;获得两个数据从而确定位置。和张叔叔家住同一楼层;就是行数一样;与沈娜住同一单元;就是列数一样;因此位置为(3;2).

4.天鹅养殖基地一观测者测得一只麋鹿的位置在(1;5);一个半小时后;测得这只奔跑的麋鹿的位置已在(8;5)了。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位置检测

位置检测。一 想一想,填一填。20分 1 小玲和小明在同一教室上课,小玲的座位在第2列 第3行,简记为 2,3 小明的位置简记为 3,4 则小明在该教室的位置是。2 电影票上的 4排5号 记作 4,5 则5排4号记作。3 照样子写出右图中字母的位置。a 3,4 bc def 4 小芳买了一张电影票,...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位置教案

二 反馈练习。教师念出班上某个同学的名字,学生在练习本上写出他的准确位置。生活中还有哪些时候需要确定位置,说说它们确定位置的方法。三 教学例2 1.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在这样的一张示意图上,如何表示出图上的场馆所在的位置。2.依照例1的方法,全班一起讨论说出如何表示大门的位置。3,0 3.同桌讨论说出...

课题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位置

课题 用数对确定位置 二 主备人 一 同飞自学。自学目标 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发展空间观念。自学内容 一 知识回顾。数对 3,4 表示第 列第 行。第3列第5行用数对 表示。二 自主学习。自学p20例2,思考以下问题。1 方格纸上的竖线表示 横线表示 大门用数对 3,0 表示,说明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