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反思 滑轮青岛版五年制

发布 2020-11-08 07:54:28 阅读 4660

学生在学习过滑轮以后,在知道滑轮有定滑轮和动滑轮,并了解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性质和作用以后的一个拓展,在学习这节课之前,学生已经知道滑轮分为定滑轮和动滑轮两种,并且还知道定滑轮不省力也不费力,但是它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可以省力但是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从课堂教学上来看学生基本能够利用教师提供的实验材料准确的操作实验,并能够得出准确的数据。这节课全体学生能够参与活动,体现了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使全班同学都能够学到知识。提高了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也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1,把课堂演示为主的实验改为学生**为主的实验。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点要求,为了让学生更确切的理解定滑轮,动滑轮及滑轮组的作用,单靠教师在课堂演示,学生很难体会到这一作用。因此,安排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亲自动手操作,通过读取数据,分析修正,让学生自己得出滑轮特点,在**中拓展了学生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和勇于探索精神。这比单纯教师演示效果要好些。。

2,对比演示,让学生一目了然。

在分析和区分动滑轮和定滑轮时,我先引导学生组装出两种滑轮使用方式,并进行对比演示工作过程,提出明确的观察目标,在学生认真分析观察的基础上给这两种滑轮命名。轻松地区分出定,动滑轮,并使学生体会到叫定滑轮或动滑轮并非是滑轮结构的区别,而是使用方式的不同,培养了学生观察能力和概括能力,暗示学生认识事物要抓本质,既要研究共性,又要重视差异性。

3,层层追问,使结论自然呈现。

滑轮组的省力情况是本课的难点之一,为了达到突破的目的,在得出动滑轮省力一半结论之后,不失时机的让学生分析提起重物及动滑轮的绳子段数,这为分析滑轮组的绳子段数做了铺垫。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组装由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分析得出由两段绳子承担物重及滑轮重,得出拉力f= ,此时我便抓住这一有利时机追问:"如果有3段绳子承担滑轮及物重呢 4段呢 ……n段呢 "学生很自然得出拉力f的表达式,继续追问到:

"如果忽略动滑轮重及磨擦,拉力f的表达式会是什么样呢 "通过这种由特殊到一般的思维过程,培养了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突破了教学难点。。

20滑轮教学设计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下册

20 滑轮。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认识滑轮,知道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2 在科学 中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自主 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增强注重科学事实,乐于合作与交流意识。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了解滑轮工作原理。教学准备 滑轮两个,铁梁台,细绳,钩码,测...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20《滑轮》教学反思

滑轮 一课是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三课。教材的活动部分编排了三个内容 1。认识滑轮 2。组装滑轮 3。滑轮的作用。从学生的认知能力看,第一个内容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对学生而言,不是难点,而组装滑轮和滑轮的作用比较抽象,学生 掌握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在刚开始的试讲过程中,在导课部分,我开始想了好多办法...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滑轮》教案

优选精品文档欢迎 使用。20 滑轮 教学目标 1.能利用提供的材料组装滑轮并进行实验,会设计实验记录表,并运用其采集 整理 分析和解读数据。2.学会合作与交流,体会到科学技术与社会 生活是密切联系的 培养乐于 大胆想象的意识,知道科学 可为进一步 提供新经验 新现象 新方法 新技术。3.知道利用滑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