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教案 《伊索寓言》解读

发布 2020-11-03 15:50:28 阅读 2472

五年级语文教案。

伊索寓言》,是以文章样式为主题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的类别与前三篇相似,都是通过故事,赞扬美好的东西,抨击丑恶的东西。课文的寓意,直接由最后一节揭示,有利于学生把故事与寓意联系起来,与关键词句对应起来理解。

狐狸与葡萄》,作者告诉我们:有些人无能为力,做不成事,却偏偏说时机还没有成熟。这种现象在现实中屡见不鲜,比比皆是。

当他们无能为力,做不成事时,多会为自己找借口。中国人最为直接的表现,是阿q的精神胜利法。课文中的狐狸,为什么会吃不到葡萄却说葡萄酸哪?

这是理解寓意的关键。我看有四条:一是狐狸特别想吃葡萄。

狐狸看到葡萄馋得直流口水,是最好的说明。二是狐狸,真是没有能力吃到葡萄。所以它想尽办法,也是白费劲。

三是狐狸非常失望。你看,它感到无望,不就是感到没有希望。狐狸没有吃到葡萄的难过、失望,尽出。

四是狐狸心存不甘。“只好转身离开中的”“只好”,活画出狐狸想吃吃不到,又不情愿、舍不得离开的窘态。在这种心里的作用下,狐狸才为自己找借口,自我嘲讽:

“这些葡萄肯定是酸的,不好吃。”虽是一篇小文章,用字炼句之精炼,令人折服。

牧童和狼》的寓意中,暗含了一个因果关系:因为一贯说谎,即使说了真话,也没有人会相信。一贯说慌的行为,导致了即使说了真话,也没有人相信。

故事的内容、寓意,学生一看即明。重点在于理解这种一贯说谎的危害。故事为了突出这种危害,采用对比的手法写一贯说谎时牧童与村民的表现:

哈哈大笑——惊慌失措,喊破喉咙——没人前来帮忙;用对比的手法写牧童狼来先后的神态变化:哈哈大笑——吓坏、慌忙、喊破喉咙。通过对比研读,学生明确牧童与村民前后的系列变化,都是由于牧童一贯说谎造成的。

且这些词语感**彩强烈,给读者震撼,给读者警醒。

蝉和狐狸》中的蝉,为什么能够从别人的灾难中吸取教训,因为它是一个聪明人。这是理解寓意的重点。故事。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伊索寓言》语文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 伊索寓言 语文教案。1.能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2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知道这则寓言的故事,理解寓意并能从中获得教益。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准确理解寓意。教学时间 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1 同学们,上节课咱们学习了第12课 伊索寓言 的前两。则寓...

五年级语文教案 《伊索寓言》教学反思

五年级语文教案。三则伊索寓言学完了,回想这课的教学轻松却不失深刻。三个短小的故事,深深地吸引着学生,让人情不自禁地要循着故事情节读下去。故事结尾,一句精炼的话语道出寓言的深刻内涵,引发学生去思考,去回味。为了使得教材的有效性得以更好的发挥,我在教学中进行了这样的尝试 1 填补文本空白。寓言故事的短小...

苏教版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伊索寓言

伊索寓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寓言的一般特点。能力目标 感受故事主人公形象,感悟寓意。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寓言的喜爱,从故事中学会做人。教学过程 一 复习。用简洁的语言说一说其中一两则故事的主要内容。二 精读课文。一 狐狸和葡萄 1 引导学生观察插图,抓住文中关键词语来体味葡萄的诱人。2 一只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