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教学过程

发布 2020-11-02 02:12:28 阅读 6770

将相和。

第二课时。一、指名说说第一个故事“完璧归赵”的前因后果。二、明确本课学习内容。阅读思考:(小黑板)1.你会提出什么问题?

2.弄清每个小故事的原因和结果。3.蔺相如、廉颇是怎样的人?三、学习第二段。

1.学生默读、思考。2.你会提出什么问题?

质疑解难:瑟——古时候的一种弹奏乐器。缶——瓦制的器皿。(瓦罐)

我们把大家提出的问题归纳为几个重点讨论。(1)谁为什么提出渑池会?(2)赵王决定怎样?

3)蔺相如为什么逼秦王击缶?

4)秦王击缶后,为什么“不敢把赵王怎么样?”3.逐问题讨论:

答(1):指名读11节,此时将相关系怎样?(和)答(2):

指名说(秦王叫赵王鼓瑟并叫人记录,表示秦赵地位不平等,以此侮辱赵国。蔺相。

如逼秦王击缶,也叫人记录,维护了赵国的尊严。)

答(3):指名读14节(蔺相如逼秦王击缶是为了维护赵国尊严。)答(4):(因为秦王知道了赵国文官蔺相如的厉害,所以他不敢把赵王怎么样。)4.弄清故事的原因和结果。

齐读第15节蔺相如立了什么功?(他维护了赵国的尊严)所以赵王封他为上卿。四、用同样的方法学习第三个故事。

1.学生小声自渎,思考总要求。2.

你会提出什么问题?(学生互问)归纳问题。

1)廉颇为什么不服气?

2)蔺相如是怎样做的?他为什么避着廉颇?(3)廉颇为什么负荆请罪?

3.小组讨论。4.

逐问题讨论。答(1):指名说读第16节(蔺相如职位比廉颇高。

)答(2):指名说(蔺相如避着廉颇)为什么?指导读蔺相如说的一段话,体会他是为了赵国,心胸开阔。

答(3):指名读第18节(诚意和好、勇于改过)。5.说一说故事的前因后果。

结果中哪个词点了题意?(同心协力)6.说说蔺相如、廉颇是怎样的人?(见板书)

蔺相如为什么会机智勇敢、心胸开阔?(爱国)廉颇为什么会勇于改过?(爱国)7.思想教育:家和万事兴。

五、练习:指名说原因、结果,然后同桌互说。板书设计:

将相和。廉颇蔺相如(齐心协力)爱国完璧归赵立功机智勇敢渑池会见再立功心胸开阔居功自傲负荆请罪勇于改过(原因)(结果)(品质)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教学过程

1 学习第一段。读一读 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是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出来的?1 作者吃过晚饭,黄昏时,在河边与朋友乘船出游。从 吃过晚饭 我们陆续跳上一只船 向河中心移去 可以体会到,当时环境十分幽静。从 没有波浪 平静地移动 听见了水声 体会到的。2 学习第二段 1 出示投影片 文中插图 看图用一个词或...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教学过程

爬山虎的脚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 了解爬山虎的叶子特点。2 背诵课文。教学重点 了解爬山虎的叶子特点。教学难点 把观察到的事物具体地 有顺序地写下来。教学过程 一 复习引入。1 出示课后生字,指名读。嫩茎一顺儿漾起波纹触着墙痕迹蛟龙 强调多音字及儿化音的读法。2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 段,知道...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山雨教学过程

二 初读课文,理清文脉。1 请同学们先自由地 放声地朗读课文,将好词佳句用横线划下来,多读几遍,并将课文读通读顺。2 交流同学们自主发现的好词,集体品读。3 这篇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写的?谁来简单地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归纳。教师板书 雨起 雨中 雨后 三 细读课文,了解内容。1 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