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咕咚教案

发布 2020-10-19 14:32:28 阅读 6580

第20课《咕咚》(教案)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学会认读课文中的12个生字,能够正确书写“吓”、“羊”、“跟”、“都”、“怕”、“家”、“象”7个汉字。理解课文内容。21·cn·jy·com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思考、讨论,理解课文内容。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知道遇事要弄清事实真相,先问为什么,不要盲目地跟着别人跑的道理。

教学重点】通过比较朗读小动物“叫”的句子,体会小动物盲目听信和跟从他人,让事情越传越变。

样的道理。教学难点】

联系生活实际懂得遇到事情,不能光凭听到的就盲目地跟从,而应该做一个冷静思考。

的聪明人。教学方法】

合作、**、交流。

课前准备】多**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1.师: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游戏,老师说,你们一边模仿声音一边加上动作,看谁模仿得最像。那我们就试试看吧。

青蛙叫起来了?呱呱呱,呱呱呱。

苍蝇飞过来了?嗡嗡嗡,嗡嗡嗡。

大雨下起来了?哗哗哗,哗哗哗。

小孩哭起来了?呜呜呜,呜呜呜。

师:一个木桶中,装了满满的一桶水,假如你们把一块石子扔进水中,这时会发出什么。

声音呢?师:咚,咕咚。就是这声音,曾经吓跑过好几种动物呢!你们想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

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咕咚》。

2.板书课题“咕咚”。

3.指导朗读课题。

师:这篇课文到底讲了什么事呢?让我们一起去课文中看看吧!

二、初读感知。

1.初读课文,感知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圈出本课生字。

xià yáng gēn dōu pà jiā xiàng

吓羊跟都怕家象

2)说一说这些生字偏旁是什么?

跟”的偏旁是“足”;

都”的偏旁是“阝”;

家”的偏旁是“宀”。

3)交流识字方法:

通过熟字加偏旁识字:口——吓、者——都、白——怕。

4)你能读准下面的词语吗?

gū dōng shú diào lù táo mìng xiàng yě lán

咕咚熟了掉下小鹿逃命大象野牛拦住。

2.学习组词。小组内合作学习,扫除生字、词障碍,不能解决的,师生共同解决。

出示词语:a. 教师领读 b.男女生比读 c.同桌互读。

跟头跟上都会都是吓跑吓走

怕人可怕大家家人大象气象。

三、精读领悟。

师:认识了生字宝宝,再读课文就容易多了,请同学们快速的阅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全文共有 7 个自然段, 4 幅图,讲了兔子听到“咕咚”的声音,没有弄明白,拔腿就跑;后来小猴子、狐狸、山羊、小鹿、大象也跟着跑起来,只有野牛没有跟着跑,并帮助大伙儿弄清了真相的事。21教育网。

1.师:教师范读第自然段,学生跟读。

(1)兔子为什么跑呢?

它认为咕咚可怕极了。

从哪儿可以看出来?

兔子吓了一跳,拔腿就跑,一边跑一边叫。

(2)兔子一边跑一边叫,对谁叫?叫什么?

对小猴叫:“不好啦,‘咕咚’可怕极了!”

(3)思考:小兔子认为“咕咚”是谁发出来的声音吗?

不是。他认为“咕咚”是指一种可怕的东西。

(4)“不好啦,‘咕咚’可怕极了!”你们应该怎样朗读这句话呢?

注意停顿、重音、语气。

2.师:朗读第3自然段,小猴子为什么也跟着跑?

小猴子听了兔子的叫声,认为“咕咚”追他们来了。

从哪儿看出来的?

小猴子一边跑一边叫:“不好啦,不好啦,‘咕咚’来了,大家快跑哇!”

师:此时,小猴子心里是什么感觉?

害怕。应该怎样朗读这句话呢?

注意语气、停顿、重音。句中第二个“不好啦”和“快跑哇”音要读得重一些,调要拉得长一点。

3.师:小猴子那可怕的叫声,震动了整个森林。这一下森林里可热闹了。

1)第4自然段中讲到了哪些动物?他们是什么样的反应?

狐狸、山羊、小鹿。

一个跟着一个跑起来,边跑边叫:“快逃命啊,‘咕咚’来了!”

2)它们为什么叫“快逃命啊”?

他们认为“咕咚”是一种可怕的东西,要来吃它们了。

师:朗读“兔子”“小猴子”“大伙”说的话。

兔子一边跑一边叫:“不好啦,‘咕咚’可怕极了!”

小猴子一边跑一边大叫:“不好啦,不好啦,‘咕咚’来了,大家快跑哇!”

大伙一边跑一边叫:“快逃命啊,‘咕咚’来了!”

师:它们讲的话相同吗?

不同。不同在**?

小兔子只是说“咕咚”可怕极了;

小猴子认为“咕咚”追他们来了;

其他的动物以为“咕咚”吃他们来了。

你明白了什么?

他们把“咕咚”越传越厉害。

师:就这样,很平常的一声“咕咚”声,由于动物们的误解、误传,它成了一种很怪的。

动物,吓坏了森林中的许多动物,他们一个跟一个跑起来,就连大象也怎样了?(也跟着跑起来。)

师:朗读第5自然段。

野牛为什么没有跑?他是怎样做的呢?

野牛想搞清楚“咕咚”是什么。他拦住大伙问。

师:你能演示野牛拦住大伙的动作吗?

4.师:齐读第自然段。

1)“咕咚”究竟是什么?

咕咚”是熟了的木瓜从树上掉进湖里所发出的声音。

2)知道了“咕咚”的真相后,他们都是什么样的表情呢?为什么会这样?

大伙儿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笑了。

他们知道了“咕咚”是熟了的木瓜掉进湖里发出的声音,弄清了事情的真相后,觉得自己刚才的行动十分可笑,所以笑了。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这时候,兔子等这些动物会想些什么呢?

我们以后要向野牛学习,不再瞎跟着别人跑,而要先问个为什么,弄清事情真相。

4)同学们以后遇到事情应该怎么办?

遇事先问个为什么,弄清事实真相。

四、巩固提升。

1.我会扩词。

家(大家)(家人)

怕(可怕)(怕人)

都(都会)(都是)

2.读一读。

大伙一边跑一边叫:“快逃命啊,‘咕咚’来了!”

一个木瓜从高高的树上掉进湖里。

五、课堂总结。

师:同学们,我们做什么事,不应该盲目地跟从别人,而要先问为什么,弄清事实真相。

六、作业布置。

1.把这故事讲给你的父母听。

2.完成课后习题。

板书设计】咕咚。

兔子:“不好啦,‘咕咚’可怕极了!”

狐狸、山羊、小鹿:“快逃命啊,‘咕咚’来了!”

大象:也跟着跑起来。

野牛:拦住大伙问。

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咕咚》备课教案

word打印版。咕咚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认识 咕 咚 突 传 腿 耍 慌 阴 吵 追 转 12个生字 会。写 看 着 兔 伙 松 玩 跟 7个汉字。过程与方法 朗读课文,并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凭借汉语拼音和插图读懂课文内容,懂得做什么事,不应该盲目地跟别人跑,而要...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20《咕咚》课时教学设计

咕咚 课时教学设计。教学要求。1 学会本课8个生字和9个词语,认识4个字。2 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无论做什么事,不应该盲目地跟着别人跑,而要问为什么,弄清事实真相。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理解课文内容,明白 咕咚 到底是什么东西,懂得课文说明的道理。难点是有些字音不容易读...

一年级语文下册《咕咚》教学设计

一年级语文下册 咕咚 教学设计。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一年级语文下册 咕咚 教学设计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教学目标 1 能借助拼音和插图,读懂课文。2 抓重点词句,品析感悟课文中动物们的不同表现,能大致体会 遇到任何事情,要动脑筋想想,多问几个为什么,才能了解事情的真相,不要盲目地跟从。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