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4 火把节

发布 2020-10-14 05:50:28 阅读 3953

段导读: 本段写日上三竿时,彝家人举行斗牛的情景。

摔跤场上也是人声鼎沸。[⑥人声鼎沸”一词表现了怎样的场面?]各路摔跤好手灵巧地抗击着对方,企盼着对手脊背着地不能翻身的那种欢愉,企盼着得胜奖励的红布披在身上的那种骄傲。

段导读: 本段写彝家人举行摔跤的情景。

夜幕降临了,天上刚刚露出几颗星星,年轻人就点着早已准备好的火把,跑出屋门,绕屋三圈,然后奔向田野,奔向山川。站在高处向下看,只见一条条“火龙”,在大地上穿行。冲天的火光,震天的喊声,让一个个山寨都沸腾了起来。

[⑦冲天的火光”“震天的喊声”“沸腾”表现了怎样的场面?]

段导读: 本段写夜幕降临的时候,人们点燃火把的壮观场面。

看,熊熊的篝(ɡōu)火燃烧起来了。山寨的人们都集中到一起来了。老人来了,弹着平日积满灰尘的月琴;小伙子来了,吹着很久没有摸了的笛子;姑娘们来了,手拉手脚碰脚地跳起了欢快的舞蹈;孩子们来了,围着火堆唱着,跳着,追逐着,嬉闹着……[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描写了怎样的场面?]火光照红了每个彝家人的脸,也照亮了每个彝家人的心。[⑨如何理解这句话表达的思想感情?

]听,那悦耳的歌声,唱出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赞美,唱出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企盼。[⑩如何理解这句话表达出的思想感情?]

段导读: 本段详细地描写了彝家人举行火把节的盛大、热闹的情景。

来吧,到我们大凉山来吧,来和我们彝家人一起庆祝这个极具纪念意义的节日。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天上的神仙嫉妒人间的幸福生活,向地上撒下数不胜数的蝗(huánɡ)虫。它们噬(shì)咬着庄稼,也噬咬着人们的心。[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但是,勇敢的彝家人并没有屈服于天神的淫(yín)威。[“勇敢的彝家人并没有屈服于天神的淫威”表现了彝族人民怎样的品德?]他们在英雄阿提拉巴的率领下,想出了用火来消灭蝗虫的办法。

人们点起了火把,日夜不停地到田间地头捕烧害虫。经过几天的艰苦奋战,人们终于灭掉了“天虫”,保护了庄稼。为了纪念这次用火把消灭“天虫”的胜利,庆贺五谷丰收,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人们就点**把游行,并举行各种各样的纪念活动。

段导读: 本段写了火把节的来历。

所以,火把节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节日,它更是我们彝家人勤劳勇敢、不屈不挠精神的象征。

段导读: 本段写火把节是彝家人勤劳勇敢、不屈不挠精神的象征。

怎么样?来吧,到大凉山来吧,来和我们彝家人一起欢度火把节!

段导读: 本段呼应了开头,表现出了彝家人的热情好客。

第三部分 (第11~14自然段):介绍了火把节的来历和它的象征——彝家人勤劳勇敢、不屈不挠的精神。

1.读通课文,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词语。

2.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的条理。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字词卡片。1.欣赏一组有关少数民族风情的**,如:有关民族服饰的,有关民族传统节日的。让学生简单说说感受。

2.在我们这个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里,有着丰富多彩、各种各样的文化,它们是那样的熠熠耀目。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彝族的《火把节》,去感受彝家人那特有的风情。板书课题。

3.简介彝族及火把节。

彝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四川、贵州、云南和广西。

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拉祜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一般于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举行。在火把节上一般要举行斗牛、赛马与摔跤等各种竞赛娱乐活动。

夜里点燃火把,穿行田间,驱除害虫,并喝酒、唱歌跳舞。

4.看到这个题目,你觉得文中会写什么内容?(让学生猜测,引起阅读期待。)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认读生字词。

1)出示生字、新词卡片。

头帕披毡宰山寨矫健摔跤熊熊嫉妒蝗虫。

2)理解词语的意思。

嫉妒:对才能、名誉、地位、境遇等比自己好的人心怀怨恨。

淫威:滥用的威力。 矫健:强壮而有力。

人声鼎沸:人**出的声音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形容人声嘈杂喧闹。

不屈不挠:屈、挠,弯曲。比喻在恶势力面前不屈服,表现十分顽强。

3)重点指导。

寨”最下面不是“小”,而是“”。

淫”最后一横为短横,“宰”倒数第二笔也是短横。

4)区分“矫”和“娇”。

矫:强壮,勇武。 组词:矫健矫若游龙。

娇:(女子、小孩儿、花朵等)柔嫩、美丽可爱。 组词:娇娆娇小娇气。

1.朗读课文。

2.指名分段读课文、正音。

3.各组派代表说一说课文写了哪几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欢迎人们到大凉山和彝家人一起欢度火把节。

第二部分(第5~10自然段):火把节是激情四溢的盛典。

第三部分(第11~14自然段):彝族火把节是彝家人勤劳勇敢、不屈不挠的象征,是极具纪念意义的节日。

4.引导学生了解并归纳课文主要内容。(课文主要写了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和火把节的来历。)

1.交流自己初读后的收获。

2.提出学生自己在阅读中不懂的问题,或者提出认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

3.梳理问题,解疑存疑。

1)引导学生利用掌握的阅读方法,解答部分问题。

2)存疑,期待解答。为什么作者称火把节是激情四溢的盛典?作者为什么在文中发出了四次邀请?

1.采取个人读、小组读、指名读等方式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朗读你最喜欢的段落,展示给大家听。

1.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描写的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感受彝族特有的民族风情。

2.了解彝族火把节的来历,理解火把节的纪念意义,交流关于火把节的传说的感想。

3.体会彝族人民的优良美德。

彝家火把节**。

1.快速浏览全文,重点品读第1~4自然段。

2.作者称火把节是激情四溢的盛典,谁理解“盛典”的“盛”和“典”各是什么意思?(盛:

盛大、隆重。典:郑重举行的仪式。

)教师要及**价学生理解词义的方法。那么,“盛”和“典”究竟体现在**?再次仔细读书,深入感受和体会。

一)感悟理解“盛典”的“盛”

1.默读第5~10自然段,思考:这一部分主要写了哪些场面?

课文描写了火把节人们穿上节日盛装,准备节日饭菜、斗牛、摔跤、点燃火把、围着篝火跳舞等五个场面。(教师板书。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并说说感受。)

1)人们穿上节日的盛装,准备节日饭菜。

从“兴高采烈”“都穿上了节日盛装”“忙着烧火宰鸡,准备节日饭菜”,体会到人们盼望、喜悦之情。

2)斗牛。斗牛场成了欢乐的海洋”“人们把斗牛场团团围住”写出人多、热闹、欢乐。“矫健的公牛,在主人的逗引下,在观众的助威声中,瞪着血红的双眼,顽强地顶着对方的犄角”写出了斗牛比赛的精彩。

3)摔跤。从“各路摔跤好手灵巧地抗击着对方,企盼着对手脊背着地不能翻身的那种欢愉,企盼着得胜奖励的红布披在身上的那种骄傲”体会摔跤手的欢愉和骄傲。

4)点燃火把。

从“站在高处向下看,只见一条条‘火龙’,在大地上穿行”想象这时壮观的场面。从“冲天的火光,震天的喊声,让一个个山寨都沸腾了起来”体会人们在节日里情绪高涨。

5)围着篝火跳舞。

老人来了,弹着平日积满灰尘的月琴;小伙子来了,吹着很久没有摸了的笛子;姑娘们来了,手拉手脚碰脚地跳起了欢快的舞蹈;孩子们来了,围着火堆唱着,跳着,追逐着,嬉闹着……”这段话是一句排比句,写出了山寨里所有的人围着篝火跳舞的欢乐场面,感受人们的欢乐与幸福。

2.学生自己再读,找出体现“盛”的依据。拿笔圈画,并在空白处写出自己的感受。

3.学生交流。教师提炼归纳总结。(准备充分,全员参与;活动多,场面热烈;范围广,时间长;内心欢乐,充满激情。)

4.这样的节日,每个人都会喜欢。请学生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场面,用心读一读,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景。

1)以“围着篝火,尽情狂欢”这个场面作为例子。指导读书,读出画面。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想象人物的表情、神态,加深理解。

从中能感受到什么?批注在文中空白处。(人们那欢乐的心情,尽情释放的激情。

)2)学生用上面的方法,阅读喜欢的其他场面。

5.这样学习,不仅真正理解了词语的意思,而且有了更深的感受,也就学会了阅读。那么,“典”是什么意思,又该如何理解呢?

二)感悟理解“盛典”的“典”

1. “典”既然是一种郑重举行的仪式,那么就一定有它产生的原因,谁知道火把节产生的原因?(纪念英雄,纪念胜利,庆贺丰收。)

2.朗读第12自然段,思考:你从这个传说中想到了什么?先和自己的同桌交流一下。然后,全班交流。

3.指导朗读。学生交流读书时的感受。

引导学生想象彝家人在英雄阿提拉巴的率领下,怎样与蝗虫作斗争的情景,想象他们在艰苦奋战时所面临的重重困难。我们从彝族人的身上,看到的更多的是一种勤劳勇敢,不屈不挠的精神。所以,他们举行斗牛、摔跤比赛,是为了让英雄和先人们的勇敢和不屈精神代代相传;举**把满山遍野地奔跑,是为了仿效先人烧蝗虫,庆贺五谷丰收;点起熊熊的篝火尽情狂欢,是为了纪念胜利,表达他们内心的欢乐。

这早就成了一种制度,一种礼仪。时代发展到了今天,火把节的盛典,被赋予了很多新的含义,也就变得越来越丰富多彩。许多外国游客不远万里,慕名而来。

)三)感悟理解“盛情”

1.作者作为一个彝家人,怎能不感到骄傲,感到自豪呢?所以,他向大家发出了四次邀请,这是一种什么情?(盛情。)

2.作者的这种情,还体现在所做的充分准备。齐读第2~4自然段,哪句话在文中重复出现?

从重复出现的“我为你”这个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热情、好客。)指导朗读。

注意读出作者的热情、好客和诚意。

3.难道这一部分的内容只能理解为作者为邀请客人所做的准备吗?同时,也是在告诉我们其实每个彝家人都在为自己做好参加火把节的准备,这是一种多么巧妙的写作方法呀!

4.从这些准备中,我们已经看到了作者的热情、好客,感受到了他的诚意。把这些准备和他的四次邀请联系在一起,尽情地读一读,你从中能体会到什么?

(这种充满诚意,让人难以拒绝的情意,我们可以称为“盛情”。)

5. “盛典”与课文中的“盛装”作比较。让学生体会到,相同的字,组成不同的词,它的意思就要发生改变。

学习了课文,我们不仅感受到彝家人火把节的盛况,而且感受到作者的盛情相约。让我们大家一起来读课文,让他们的激情点燃我们的激情,让他们的欢乐感染我们。以此结束我们的课堂。

语文 4《火把节》导学案 语文S版五年级下

4 火把节 导学案。学科 语文年级 五年级教者 陆明4a单元学习目标。第一单元。课4 火把节题。课时二课授课时。时。间。第2周月日。三维目标突出。1 认识和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积累 激情四溢 等词语。2 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描写的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了解彝家火把节的来历。3 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

五年级语文s版下册教学设计火把节

4 火把节。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1 指导学生能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帮助学生认识 蒿 寨 矫 犄 蝗 5个生字,会写 帕 披 毡 宰 寨 矫 跤 熊 嫉 妒 蝗 11个生字。3 引导学生掌握 头帕 披毡 山寨 矫健 摔跤 嫉妒 蝗虫 等词语。2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了解彝族火把节的...

小学语文 《火把节》教案 语文S版五年级下

教学设计。一 预习。1.根据需要查找资料 如有关彝族 火把节等情况 2.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默读思考 课文是分哪几部分写的,你是根据什么划分出来的?二 导入新课。谈话 1.同学们都喜欢哪些节日?说说过节的情况和心情。2.我国是有着五十六个民族的大家庭,除了全国人民共同的节日,很多民族还有自己特有的节...